寇長余
摘要:隨著各行各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然而對中小河流的污染也有所了解,因此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雖然人們已經意識到中小河流治理的重要性,但是在治理的過程中仍舊存在問題。
關鍵詞:中小河流治理;存在問題;治理措施
引言
河流治理,不單是為了應對自然災害,更是對人民生命安全的負責,對人類生產生活的保障。因此,能否高效系統地進行河流治理,使河道工程設施發揮長效作用,考驗著一個國家的河流治理能力。尤其是中小河流治理問題,亟需系統工程理論這樣的科學理論作指導,加強中小河流的創新治理,以求河流治理新出路。
1中小河流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中小河流治理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①缺乏有關生態治理的相關理念,在實際的治理過程中并未采取有效的生態護坡方式,導致水土流失現象嚴重,難以進行防洪工作;②治理方式不當且資源投入不足。治理部門對于中小河流治理的重視強度較低,因而未能將其與先進的治水理念進行融合;③缺乏有關中小河流防洪治理的能力。根據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減災研究所提供的信息可知:當前,在中小河流防洪治理方面存在更多的壓力,中小河流數量多、分布廣且缺少相關的防護措施,是洪災多發重發的高風險區域。在對中小河流治理的過程中,治理部門因中小河流的規模小而時常會忽視對防洪工程進行系統且全面的規劃,致使防洪標準相對較低。河流自身本就會進行河岸沖刷、河床淤積與河流采砂等活動,而河流周邊的某些工業部門或者居民直接將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倒入河流,再加上有時會進行“攔河設障”活動,導致中小河流河道的過水能力日漸降低,水土流失問題嚴重,無法有效進行防洪,從而導致洪水災害頻發。除此之外,中小河流治理難度較大。對中小河流進行治理時,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慮各方因素,如河流的基本特征、群眾合理訴求、生態環境等。針對治理部門而言,有關中小河流治理的資源與資料相對匱乏,缺少政策支持,致使在治理時沒有相關的基礎設施支撐,技術水平不高。從河流周邊居民的角度看,水資源浪費問題突出,根據2020年水資源調查報告顯示,2/3的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狀況,水資源浪費對中小河流的治理效果產生不利影響。而中小河流周邊絕大多數的工業企業肆意排放工業廢水,還有部分居民隨意丟棄生活垃圾,使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受到污染,水污染現象日益嚴重,從而增加了中小河流的治理難度。
2中小河流治理的具體措施
2.1聯鎖塊護坡
聯鎖塊是一種高強混凝土砌塊,密實度大,強度高,抗擊性能好,安裝方便快捷,且適應地基沉降能力墻,翻修方便??紤]到親水與生態的因素,目前用于河流治理的聯鎖塊都是做成開孔結構,不會阻斷水土交換,因此聯鎖塊在河流治理中也是推廣使用。
2.2生態箱護坡結構
根據相關資料表明,生態箱護坡結構設計是所有生態護坡結構設計中最有效的治理方式,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①生態箱護坡具有靈活性,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的工程需求進行相應的拆卸管理,延長生態箱當中植物的壽命。在采用生態箱護坡時應當注意生態箱當中植物的繁殖情況,只有確保箱內植物進行了合理繁殖才能使其發揮真正的價值。然而,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工作量較大且無法精準控制植物繁殖的情況,這就會導致工作人員難以得到準確的透氣性數據與滲水性數據,減小整體的管理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中小河流的治理進程;②由于在進行植物移栽過程中,植株的成活率對于整體的生態箱護坡結構設計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此提高注意力,全面且系統地了解土工格式與生態格式相關的設計知識,從而建立有效且合理的網箱護坡結構設計體系。
2.3中小河流治理需要引入新的科學理論
中小河流治理問題復雜,治理任務重,是需要科學理論來指導的。當下的河流治理,明顯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對河流的治理,都是問題來了再解決,哪里發生問題就解決哪里。這種應急性處理方式,仍然普遍存在于中小河流治理中。目前,關于河流治理的研究不少,但缺乏整體視角和理論高度。因此,很有必要為中小河流治理引入系統工程理論,爭取取得更大成效,為人類生活發揮更大的作用。
2.4更正治理方式,加大資源投入
治理部門在設計治理方案時應當統籌兼顧,并進行深入的實踐活動,與當地相關部門進行充分溝通,而后根據河流全流域的實際情況與具體特征并結合國家規定與相關法律條文規定進行全面、系統的規劃,使項目具有可行性。在充分考慮項目設計時,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確保生態效益的基礎上,考量經濟效益,注重保護生態與水土保持的同時盡力保證人水和諧。除此之外,認為還應當采用如下兩種解決措施:①選擇有關河流治理方面的專業、有經驗的綜合性人才。中小河流的治理過程較為復雜,涉及的知識面較廣,選取經驗豐富、具有綜合素質的專業人才可以注意到一些在治理過程中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出現問題的概率;②加大資金的投入。針對地方政府對于河流治理的不同態度問題,應當在治理工程開始前,進行全面的溝通交流,達成一致,合理分配資金與人力、物力資源,同時合理布局中小河流治理規劃,從而高效治理中小河流,使后續工作的進程得到保障。
2.5加強監管,建立長效運行管護機制
通過水利工程稽查、暗訪、督導檢查等方式加大對項目的監管力度,指導項目法人和參建單位提高工程建設管理水平,最大程度發揮工程的效益。工程竣工驗收后,切實加強對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鼓勵各地市探索建立長效運行管護機制,確保工程長期有效運行并發揮效益
結語
如若對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中存在問題,及時采用相應的治理措施將會有效改善問題,使治理過程更具意義,從而維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張樹鵬.北方地區中小河流生物護岸及固灘新模式及示范研究[J].水利規劃與設計,2020(06).
[2]周偉,于勉.做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前期工作的思考[J].水利技術監督,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