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
摘要:現如今,新課程標準指引著具體的教學實踐,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因此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的弊端在這種形勢下變得更加凸顯,所以數學教學方法和策略的轉型、創新和升級勢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將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依據,從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利用合作教學模式、強化數學實踐教學,這三個維度出發,系統地分析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組織開展的基本方法和具體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組織;開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轉變落后的課程知識傾向,主動對課堂教學結構進行調整,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狀態得到優化,促進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真正做到有效教學,引領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廣大的小學數學教師,要把握新課標的理念和精神,主動轉變觀念,推進課堂教學策略、方法的創新,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因此新課程改革強調,要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然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目前仍有部分教師,占據著課堂的主導地位,一味地向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致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幾乎沒有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機會。針對這種情況,小學數學教師應,遵照新課標的精神,主動轉變陳舊落后的課堂教學觀念,不再局限于應試教育之中,而是堅持并落實,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全新教學思想,真正地肯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學習空間和探究機會,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地發表觀點、提出問題和質疑,實現主動、全面地課堂參與,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教授《小數乘法》時,本節課程的內容是在掌握了整數四則運算的基礎上,展開的新的教學內容,課程需要學生們經歷探索小數乘法的計算過程,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很少給學生們留有探索的機會,因此,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會受到影響。給予此問題,筆者在課堂中設置了學生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們利用這段時間,自由學習本節課程的知識,在這段時間里,筆者會鼓勵學生們提出自己的問題,讓學生們感受到自由平等的學習氛圍。這樣,筆者通過轉變傳統教學理念,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利用合作教學模式
新課程標準中,也強調了學生合作學習的重要性,這也就充分表明了,合作教學這一創新方法運用的必要性。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革新傳統的班級授課模式,嘗試利用合作教學的方法。首先,教師要做好調研工作,基于對班級內學生的認知和了解,來進行合理地小組分配,明確每個小組的人數以及組內的具體職責分工;其次,教師應發揮自身引導作用,設置問題或者任務,來激發學生合作欲望,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展開組內的溝通、討論、互動與交流,實現思維的碰撞和交匯, 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在合作中,解決問題、理解與掌握知識,從而實現共同發展和進步。
例如,在教授《小數的意義和加減法》時,本節課程是學生們第一次接觸小數,面對新的知識時,學生們總會表現出高漲的熱情,基于此,筆者讓學生們共同參與討論,通過相互討論交流的方法來展開教學。上課后,筆者將學生們分成了多個小組,小組分配好后,筆者再根據本節課程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們布置探究任務。隨后,筆者會給予學生們充足的討論時間,讓學生們圍繞任務進行討論。同時,筆者會在這個過程中,在各小組中進行巡回觀察,監督學生們的討論情況。這樣,筆者通過利用合作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三、強化數學實踐教學
新課程標準突出了,實踐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提出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轉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觀念,提高對實踐教學的關注和重視,增大實踐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比重,依據數學課程理論知識,來設計、開展探究性的實踐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地利用所學知識,去展開實踐操作,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做到邊動手、邊動腦、邊思考,在手腦并用中,體會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從中強化理論和實踐的關聯,逐步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不斷形成嚴謹的學習態度與實踐操作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時,筆者結合生活元素展開本節課程的教學,讓學生們在生活情境中學習知識。課程開始后,筆者先通過學生們熟悉的現象展開教學,進而提升學生們對本節課程的掌握,隨后,筆者再將課程內容與我們的生活進行融合,促進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這樣,筆者通過強化數學實踐教學,強化了學生的應用意識。
總的來說,在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和實施下,各個學科課堂教學,都應當進行適應性的改革和創新,以滿足全新的教學要求,有效展現出應有的教育功能和價值效用。所以說,作為合格且優秀的教師,我們必須要充分地認識到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承擔的職責和使命,端正教學的態度、思想和觀念,時刻關注教育教學的發展和變化,直面傳統教學的缺陷和不足,讓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利用合作教學模式、強化數學實踐教學等創新策略,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巧妙地實施和運用,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升教學的實效,讓學生能夠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實現能力的提升,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龐敏芳.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探討[J].福建茶葉,2019,41(12):139.
[2]林素娟.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9(12):26.
[3]姚春燕.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