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京明
舉重是力量速度性項目,不僅要求有很好的速度和很強的爆發力,而且要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協調能力。在近些年的少年舉重業余訓練中,我們始終堅持這種指導思想:就是要在抓好全面身體訓練的基礎上,注重突出專項能力的訓練,循序漸進,為運動員將來的發展打下較好的基礎。隨著新時期發展,為了培養更多專業性舉重人才,作為教練員,要重視加強舉重運動的啟蒙訓練的研究能力,通過開展啟蒙訓練,提高了舉重訓練效率,利于全面推進舉重運動發展。本文總結了舉重啟蒙訓練的基本內容,探索了具體的訓練措施。
啟蒙訓練是提高訓練者學習興趣的關鍵,通過開展啟蒙訓練加強了訓練者基礎水平,利于全面培養訓練者綜合能力。在實踐研究過程,要深入結合舉重訓練內容,有效的制定更加完善的啟蒙訓練方案,從而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專業性舉重人才。
1 舉重訓練啟蒙基本原則
1.1 啟蒙訓練的思想教育
兒童舉重訓練啟蒙在10-11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兒童身體和心理尚未發育成熟,思想上缺少團體意識,因此,在啟蒙階段除了教育運動員學習和掌握基本的舉重理論知識、基本技術要領和運動保健常識外,還要引導他們養成遵守紀律、服從指揮、關心集體、團結友愛、培養勇攀高峰、頑強拼搏的意志和良好的體育道德作風。啟蒙訓練重在以人為主體,其更加重視加強訓練者的思想引導與教育。
1.2 啟蒙訓練的教學手段
舉重是以力量為基礎的競技體育項目,運動員的力量大小,直接影響比賽成績。但是,如果忽視了兒童生長發育特點,只強調力量素質,按照成人訓練模式,進行大運動量或片面的力量訓練,那么其結果是得不償失,事與愿違,不僅不能穩步地提高運動成績,甚至可能斷送運動員的運動壽命。兒童舉重啟蒙訓練,應十分注重運動員身體發育規律與特點,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采取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不會到會的教學方法,科學地實施訓練手段,發展受訓對象的力量、速度、協調、靈敏等身體素質,并使他們隨著身體素質的提高,逐步地適應以后的運動訓練。
2 舉重啟蒙訓練基本內容
10-11歲的兒童最為適合展開舉重啟蒙訓練,時間長度大約為一年。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展開運動員選材、訓練等內容的工作。
2.1 運動員選材
運動員選材對于業余訓練而言十分重要,選好適當的兒童能夠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針對兒童舉重運動員展開的選材,由于兒童年齡較小,處于較低的受教育階段,自身的理解能力還不夠完善。因此,教練員在進行操作時必須有針對的進行展開,進而更好的展開選材。
2.1.1 觀察目測
在運動員選材的過程中,第一個環節就是觀察目測,這也是基層選材所最為常見的一種選材方式,通過觀察能夠為教練員建立對運動員的第一印象。這一方式的開展主要是訓練員走到校園當中,和校園內部的體育教師、班主任進行溝通,通過校園中開展的體育課、課外活動、運動會等方式,針對適齡兒童展開觀察,了解兒童的實際情況,進而發現其中適當的人員,之后,教練員需要跟這部分兒童展開溝通,咨詢一下是否自愿加入集中訓練,以及兒童家庭情況的內容。這樣的選材方式具備教練員的視野寬闊、覆蓋面廣、人數眾多,工作效率較高,容易發現目標的特點,但是這樣的選材方式對于教練員的選材知識的儲備和實際經驗的積累要求較高,具備一定的主觀性和局限性。因此,這一環節所涉及到人員數量較多,需要通過之后的環節展開更為科學的檢測和篩選。
2.1.2 體檢
體檢環節對于運動員選材而言十分重要,體檢資料也是運動員檔案的重要內容之一。體檢應當到正規的醫院進行展開,在體檢過程中應當重視運動員是否存在心血管系統疾病以及其他與運動方面有關的問題,還應當進行家族重大疾病史的調查,如果運動員存在不適合運動的缺陷或疾病,應當及時處理,避免發生事故。
2.2 兒童舉重訓練的生理需求
由于孩子剛剛接觸舉重訓練,因此,訓練員應當具備充足的耐心,細心引導兒童,當兒童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遇到挫折時,因當避免外界的因素對兒童造成相應的影響,根據兒童的實際情況展開適當的啟蒙教育。
3 舉重運動的啟蒙訓練措施
舉重訓練的啟蒙階段就如同孩子剛剛接觸走路一樣,需要耐心的幫助及指導,當然途中一定也會經歷挫折,如果要想使外界因素不會影響兒童在成長時期對舉重的看法,就要求針對兒童的生理特點進行啟蒙教育設定?,F如今,為了全面加強舉重運動啟蒙訓練水平,要重視結合具體訓練內容,科學的采取更加完善的訓練模式,從而全面制定更加高效的啟蒙訓練方式,以加強舉重運動啟蒙訓練效率。
3.1 重量感訓練
當兒童剛剛接觸舉重訓練時,訓練員應當根據兒童的實際情況以及身體承受范圍確定適當的訓練量,訓練員可以引導兒童運用杠鈴展開重量感的練習,進而更好的幫助兒童獲得適當的鍛煉。在進行啟蒙教學過程中,訓練員需要根據兒童的實際能力進行科學的課程安排,引導兒童運用木棍和杠鈴相結合的方式展開訓練,進而更好的感受力量,還應當展開反復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而獲得穩步提升。
3.2 身體重心控制的訓練
舉重運動中身體重心的控制相當重要,所以要在兒童時期對運動員進行合理的身體重心控制能力的訓練。在進行前一項重量感訓練的同時,要配合身體的重心控制訓練,這樣才能保證在完成姿勢的過程中提升訓練效率,并且保證動作的成功率。主要的預備姿勢訓練是采用靜力性牽拉不離地,在此基礎上完成杠鈴的上下配合及同膝部姿勢的配合。
3.3 技術規范化的訓練
隨著現代舉重技術要求的不斷提升,舉重不再僅僅只是依靠誰的力氣大,而具備了一定的技巧性。因此,針對兒童展開的啟蒙集中訓練,需要針對兒童的舉重技術進行培養,避免兒童在舉重過程中出現錯誤的動作,訓練員在訓練過程中應當提升自身對于兒童啟蒙訓練中的技術規范話訓練的重視程度,嚴格要求兒童展開動作訓練,無論是分解動作還是完整動作,都需要符合規范。
由于兒童運動員的年齡較小,為了更好的保證自身的動作能夠符合規范,訓練員應當根據學生的特點展開針對性訓練,幫助兒童掌握動作的結構以及具體的用力點,由淺到深的展開講解。訓練員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采用分解教學的教學模式,先將復雜的動作分解開來進行講解,當學生掌握分解動作后,再將分解動作組合起來。訓練員應當注意,對于初學者,在展開力量、技術訓練的過程中,因當采用小負荷,多數量的練習模式。訓練員在展開啟蒙訓練時,應當明確,雖然進行的是分解教學,但是動作是一個技術整體,應當一環連接一環的進行展開,學生在訓練時應當保證每一個動作都要到位,不然就會對動作的整體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訓練員在展開訓練時必須嚴格按照動作的要領引導學生展開規范練習,進而更好的幫助學生從部分掌握整體。
4 結束語
舉重比賽是要求運動員身體和心理承受多重壓力的一種特殊體育運動項目,必須對運動員進行科學的啟蒙訓練,賽前做好充分心理準備,學會及時調節和克服各種心理不良狀況,從而使運動員練就過硬的心理素質,為贏取比賽提供保障??傊?,通過開展啟蒙訓練分析,提高了對于啟蒙訓練的認識,在開展舉重訓練過程中,要結合訓練者實際,有效的采取更加完善的訓練體系,加強啟蒙訓練水平,進一步為舉重訓練水平提高奠定基礎。希望通過以上闡述,能進一步提高舉重運動啟蒙訓練實踐研究能力。
(作者單位:穆棱市體育運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