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飛
摘要:小學生正處于成長時期,對事物認知思維還處于低級階段,沒有形成系統邏輯,進而導致對事物認識淺顯,無法做到深層次思考,會對數學學習產生一定的阻力。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通過教學策略的調整,注重啟發學生數學思維,并將培養數學思維能力作為數學學科教學重點展開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前言:
思維能力是學生學好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效果的基礎,貫穿于整個數學學科學習之中。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依據學生興趣,通過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拓展學生思維廣度,使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濃厚,并感受數學學科的魅力,提高學習效率。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教學、教學情境以及實踐操作等形式開展實踐教學,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一、生活化教學,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作為生活應用廣泛的學科,對生活的影響隨處可見。但數學學科抽象性,容易讓學生出現理解困難的現象,這給學生學習設置了障礙。如果教師教學過程中再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脫離,就會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增添屏障,使學生如同蒙上面紗看不懂,直接影響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影響數學思維形成。因此,為提高數學學習效率,使學生數學思維得到有效培養,教師應通過課堂生活化教學的融入,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調起學生數學知識與生活結合意識。
如,在《分數乘法》教學時,教師就可融入生活情境,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思考:“同學們,今天我們將要去博物館參觀,我們二年級一共有四個班級一同參與,其中一班33位同學,二班34位,三班32位,四班30位,每個班級有兩位教師帶隊,請同學們計算一下,每個班級和教師各占班級總數的幾分之幾呢?”學生通過這樣生活化的問題,思路清晰地進行計算:一班占四分之一,二班、三班、四班也是占四分之一,那么一班與二班加一起就是四分之二,以此類推,進入分數乘法的學習中。教師還可以繼續進行引導學生思維“那么同學們這次的參觀活動一共有多少位教師參加呢?”“一班和二班的學生加起來有多少呢?”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探究數學問題,將數學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達成教師教學工作中有效培養數學思維教學目標。
二、創設游戲情境,培養思維能力
小學階段數學學習,為調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達成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目標,教師可以通過數學教學中游戲情境的創設,來完成這一教學目標。同時,教師在游戲設計時,應依據學生年級特點、教學內容進行設計:高年級的學生,設計的游戲難度高一些,使學生產生探究欲望,進而樂于參與其中;還可以設計與高年級教學內容相貼近的游戲,使學生透過游戲,既鍛造了思維能力又對高一級數學學習產生想要學習的想法;并針對高年級學生愛好,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環環相扣、難度相對大一些的游戲,使學生在體驗游戲快樂的同時,思維能力得到培養。
如,高年級《位置》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設計一款與“位置”相關的游戲,進行高年級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讓學生以闖關的模式進行游戲,比比闖關的學生誰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這個過程中,完成教師指示牌中的數學運算題。針對這樣的挑戰,學生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其樂融融參與其中。還可以通過與位置相關的教學內容,設計以填數游戲,教師將與位置相關的計算列成豎式,每個豎式中,需要填上適合的數字,得出正確的結果,這樣的游戲不僅拓展學生數學思維培養視野,還為高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拓展奠定基礎。同時,針對高年級數學游戲,教師還可以依據學生年齡相對大一些的特點,根據教學內容位置教學時,通過“老鷹捉小雞”的游戲,讓學生完成對數字位置的辨別以及方位的理解,教師在游戲中可以提問“老鷹在什么方向位置?這只‘老鷹’都在哪個方位將‘小雞’捉走的?”學生頭透過游戲,清晰了解到位置對學習的重要性。既培養思考力又提高計算能力,達成思維能力提升的目標。
三、運用實踐操作,培養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應依據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的需要,通過引導學生動手實際操作,完成對教學重點以及難點問題的理解。數學教材中遵循小學生年齡特點,設計了很多適合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的教學內容,教師在引導學生過程中可以以此作為實踐操作的依據,允許學生在此基礎進行拓展操作,以此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同時,學生因為參與實踐活動,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使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被有效激發出來,積極融入到教學中,思考能力得到有效拓展,促進數學教學的有序發展。
如,在《多邊形的面積》教學時,教師在教學開始前,可以先進行指導學生通過親手制作圖形進行圖形知識的回顧,教師準備一些紙板以及小剪刀等制作圖形的工具,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模式,制作出學習過的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以及長方形、正方形等等,讓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完成教學知識回顧的同時思索本節課學習內容“多邊形面積”,提高學生分析理解以及運用能力,并使學生在以小組為單位的制作、研討實踐學習中,感受數學學習的快樂,進而饒有興趣參與學習活動中,提高數學學習能力,達成培養數學思維能力提升目標。同時,教師通過這樣的實踐操作教學,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作為指導者進行配合,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拓展,并有效融洽學生間的關系,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體驗學習樂趣,感受團隊學習的力量,提升溝通交流的能力,增強學生合作學習意識,為以后的學習做良好鋪墊,進而取得數學思維能力拓展的培養成效。
總結:
小學數學教學應注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并將培養數學思維作為數學教學重點,以此鍛造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做到數學知識的融會貫通。基于此,教師在數學教學實踐中通過生活化教學、創設游戲情境、運用實踐操作等教學模式,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并依據學生興趣設計數學教學活動,讓其感受數學學科魅力,進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歐陽有香.小學教學中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分析[J].讀與寫,2021,18(1):173.
[2]錢志慧.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2021(5):193.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柯橋小學 3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