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順發
本文旨在通過調查研究,反映中小學籃球運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對今后中小學體育課教學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從而對于籃球運動在校園中的開展起到積極地作用。
籃球運動是一項綜合的對抗性集體娛樂運動項目,在運動訓練學角度屬于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項群的運動項目。籃球運動因其群眾的參與性強、場地要求較低、技術的多樣性和對抗性強,深受學生的喜愛。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中國籃球改革的不斷深入,籃球運動為終身體育和全民健身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有利的條件。籃球運動同樣也是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作為學校體育課的主要表現形式,也肩負著青少年體魄健康的重任,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籃球教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學校開展籃球運動課程,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籃球運動技能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進而達到終身體育的目標。
中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國家的棟梁,是國家發展的后備人才。所以,他們應該是健康朝氣的,然而恰恰相反的是現在的中學生身體素質不容樂觀,很多學校為了抓升學率,很少開展體育活動,忽視了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籃球項目則是學生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籃球運動進入學校課堂鍛煉青少年的靈敏、柔韌和協調性等身體素質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1 中小學籃球課的課時較少,教學內容不系統
通過走訪調查以及對教師的訪問得知,大部分學校都會開設籃球課程,但是沒有系統的籃球教學,教學內容也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改變。大多是上課拿球自己玩,沒有實質的教學內容,更談不上形成有效及時的教學反饋。
教師在籃球教學過程中起著主持和主導的作用。尤其在籃球技術動作的認知和自動化階段,教師的正確指導和訓練,對學生的籃球基礎技術的正確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課程標準提倡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在籃球運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教會學生的不僅僅是基礎的籃球理論知識,而且還要使學生在認知上對籃球基礎理論有一個宏觀的了解,培養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建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2 中小學籃球教師隊伍缺少具有碩士學歷的教師和高級教師的帶領,同時教師的專業技能有待提升
籃球教師隊伍的建設直接影響到籃球教學訓練的質量。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或運動員。因此,一支教師隊伍的素質、作風和業務能力對學校籃球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學校應當多提供給教師培訓和學習的機會,保持和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培養教師的科研能力,學習優秀的教學方法和訓練經驗。
3 中小學籃球教學場地資源、器材短缺
體育課的教學形式與其他課程不同,需要師生在室外的場地上進行教和學,因此,教學場地也是制約籃球課程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籃球場地對于籃球教學的意義至關重要,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于體育教師也是一樣的道理,技術水平和理論水平再高的教師,沒有教學場地和器材,也不會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完善的體育教學場地不僅可以緩解教師教學的壓力,而且可以讓學生在緊張的課業學習之余進行體育鍛煉,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現有情況下,每個教師之間應當合理調配現有的器材設施,對其充分利用。與此同時,學校方面應該盡快補充關于場地器材的問題,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不能因為硬件設施的問題阻礙學生的發展。
4 中小學籃球課外活動形式主要是學生自發的,學校的文體活動較少
當今社會提倡的是人的全面發展,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教育的功利化、目標化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長期高壓學習下取得的“好成績”,但是學生的心理會變得僵化、脆弱,健康水平也會嚴重下降。而體育活動有著能夠促進人體大腦的發育、提高體質健康水平、改善體型、緩解壓力的作用。學校方面應該豐富學生的課外鍛煉活動,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使學生進一步的了解籃球、領會籃球的魅力。學生在學校不僅僅只有學習,還應該養成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勞逸結合才能使學習效率最大化。
綜上所述,中小學籃球課程開展過程中仍存在許多的主客觀問題,并沒有實現體育課預期的教學效果。在今后,體育課程更應該與其他課程教學一樣,被重視起來,而不是可有可無的課外活動課;學校要做好充足的保障工作,保障教師的素質和教學場地資源的充足;教師作為體育教學一線工作者,要把教與學有機結合起來,以此提高教學質量,與此同時,要對學生進行耐心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天津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