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媛
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家庭和幼兒園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家庭和幼兒園需要共同參與教育,進而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家庭是幼兒的生活棲息地,也是開展教育的場所之一,而幼兒園是幼兒接受教育的主陣地,二者必須緊密結合,相互合作。但是目前家園共育存在少許問題,面對問題,要有效解決,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
當今家園共育已成為一種主流趨勢。家園共育的效果影響幼兒教育效果。因此,家園共育備受各方關注。家園共育指幼兒的教育由家庭和幼兒園共同完成。如今,個別家庭忽視了幼兒的家庭教育。幼兒的教育不能單靠學校完成,也要有家庭的教育、家長的配合,而家庭教育不能體現在口頭上,更要落實到實踐中。面對家園共育出現的問題,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積極解決,共同促進幼兒的學習與成長。
部分幼兒園家園共育的問題
部分幼兒園與家庭溝通不夠。家園共育是家庭與幼兒園的共同責任,家長與教師的溝通是家園共育的重要環節。有的家長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關注幼兒在園生活,個別家長甚至不在意與教師的溝通;有的教師對與家長的溝通不夠重視,認為只要關心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即可。這是家園共育的主要問題。
個別教師沒有將家長放在與自己同等的地位上。在幼兒教育中,有的教師混淆與家長合作的關系,以為家園共育中家長必須聽從教師的建議,他們將與家長的溝通當作是對家長的教育,認為自己處于較高地位;而有的教師過于強調對家長的服務,處于較低的地位,沒有建立平等關系。例如,對幼兒沒有完成作業的情況,有的教師會將教育責任強加在家長身上;有的教師將溝通當作匯報,時刻向家長匯報幼兒情況。
部分幼兒園與家庭的責任不明確。有的教師和家長沒有家園合作的意識,沒有分清自己在幼兒教育中擔任的角色。家園共育是指家園合作,相互聯系,部分家長和教師沒有明確自己的責任。例如,有些家長認為幼兒的教育應由幼兒園完成,而一些教師僅關注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情況,忽視了幼兒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
家園共育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首先,加強溝通,建立線上線下的溝通途徑。幼兒園和家庭都是幼兒接受教育的場所。教育是由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完成的,尤其是家庭與學校,必須加強兩者的聯系。教師與家長必須建立共同的目標,相互合作,相互溝通,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可以開展一些線下線上的活動讓教師與家長進行溝通。
例如,教師可以建立微信群與家長進行線上溝通。家長可以在微信群里暢所欲言,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議;教師可以在群里發送幼兒在幼兒園日常生活的圖片,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教師也可以在微信群里給家長一些開展家庭教育的建議。通過互聯網,教師可以及時反饋幼兒在家及在校情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對幼兒采取教育措施。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家長會的方式與家長進行交流。在家長會上,教師可以展示幼兒的精彩瞬間,與家長共同討論幼兒的興趣愛好,共同分析幼兒的情況,加強對幼兒的了解。
其次,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形成平等意識。平等是有效溝通的條件,只有雙方處在平等的地位,教師和家長的溝通才會達到最大的效果。為了充分發揮家園共育的效果,首先必須加強教師的平等意識。
例如,幼兒園可以開展以家園共育為主題的教育講座,在講座中突出平等的重要性。幼兒園首先可以找出一些存在的不平等現象進行分析,并分析現象的成因,讓教師反思這些現象是否出現在自己身上,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然后幼兒園再讓教師針對現象提出一些相對性的建議,引導教師擺脫不平等意識的束縛,促進他們成為家長的朋友,與家長進行平等的溝通,共同促進幼兒的成長。
最后,明確家長在家園共育中的作用,強化家長的育兒知識。家庭是幼兒接受教育的場所之一,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關系幼兒的一生。現在有的家長缺乏育兒知識,缺少家園共育的觀念。為此,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幫助家長。
例如,教師可以以家長沙龍的形式對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征集家長在育兒方面的困難,引導家長結合家庭教育的困難進行經驗分享,然后請專家講授專業知識,提高家長沙龍的權威性,積極宣傳育兒觀念。幼兒園還可以利用閑暇時間開展一些活動,引導家長積極參與育兒工作,增加對幼兒的認識。此外,幼兒園可以請一些教育觀念較先進的家長在家長沙龍上分析自己的經驗,促進教師和家長的共同進步。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家園共育已是一種主流趨勢,幼兒教育是家園共育體現的關鍵時期。家園共育強調家庭和幼兒園的共同作用,家庭和幼兒園的教育都是幼兒健康發展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家園共育不是一種表面化、形式化的教育,要落到實處,共同促進幼兒的發展。
(作者單位系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保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