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蘇威
摘要: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做好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至關重要。現在高校面臨著缺乏強有力的領導、缺乏專業人才、缺乏對新媒體平臺的充分運用三個主要問題。我們在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加強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主動權和管理權。
關鍵詞: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問題;可行性對策
高校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前沿陣地,要引領社會思潮,肩負著為誰培養人、怎么培養人、培養什么樣人的重要使命。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做好高校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關乎高等學校的辦學方向,關乎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深刻認識開展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挑戰,提出有效應對策略,牢牢掌握并不斷提升網絡意識形態的能力和水平,讓網絡成為傳播主流意識形態的堅強陣地。
一、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開展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誰掌握了互聯網,誰就把握住了時代主動權;誰輕視互聯網,誰就會被時代所拋棄。”“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 關。”在互聯網戰場上,能否頂得住、打的贏,關乎高等學校的辦學方向,關乎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高校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前沿陣地,既生產思想又消費思想,既生產輿論又消費輿論,既生產理論又消費理論,既生產文化又消費文化,始終處于各種思想觀點交流交融交鋒的最前沿,也是境內外敵對勢力滲透爭奪的重點。
學生對互聯網的依賴性越來越高,互聯網對學生的知識獲取方式、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青年學生思維活躍,易于接受新事物,網絡的虛擬性、開放性、信息傳達的及時性吸引著青年大學生。大學生正處于“拔節孕穗”期,他們在社會上的閱歷不足,獨立思維和判斷能力尚未成熟,西方國家打著所謂的“自由”“民主”“人權”的幌子,大力輸出西方價值觀念和制度模式。同時,國家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時期,社會上充斥的歷史虛無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社會思潮沖擊著主流意識形態。
二、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缺乏強有力的領導
一是各部門對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重視度不夠。有的部門認為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就是宣傳部、網信辦兩個部門的事情,與自己部門工作關系不大。有的部門認為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就是不出現網絡輿情即可,理解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范圍過窄。無法準確理解網絡意識形態的內涵和外延,在工作開展中肯定與上級要求存在落差。二是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負責人缺少系統的學習、培訓,工作能力水平有限,認為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高、大、空”,在落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時缺少有力招法。三是追責問責流于形式。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所涉部門較多,但在具體落實中,意識形態追責問責的權力卻很少被行使,不少負責人簡單的認為不出現網絡輿情就不會涉及到網絡意識形態追責問責的問題。
2.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缺乏專業人才
按上級規定,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歸屬黨委宣傳部,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歸屬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根據天津高校情況,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有的繼續歸屬宣傳部、有的歸屬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有的是兩個部門工作人員一起負責。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需進一步厘清歸屬部門。兩部門也是由工作人員兼職負責,專業性、理論水平不高。只能是推動日常工作,工作的前瞻性、設計性、創新性不足。現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進一步細化,但各學院(部門)網絡管理員多由工作人員兼任、兼職,有的部門認為網絡意識形態工作不重要,讓年齡較大的行政人員兼任,因年齡原因,在網絡意識形態開展過程中,效果欠佳。
3.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開展缺乏對新媒體平臺的充分運用
新媒體平臺不斷豐富,深刻影響著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根據2020年9月《第46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群體中學生最多,占比23.7%。現在青年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更喜歡從網絡上獲取“短平快”的碎片化信息,更喜歡幽默的表達方式。因網絡空間的虛擬性和開放性,學生更傾向于將新媒體作為表達訴求的重要渠道。在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離不開對新媒體平臺的熟練掌握和運用。但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缺乏對新媒體平臺的深入研究,更不可能充分利用,難以形成立體化、全方位、多應用的格局。高校網絡正面宣傳更傾向于照搬校園網的官方宣傳,政治意味較強,學生參與性、互動性不足。
三、解決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可行性對策
1.加強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建立權責明確的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體系
一是校院兩級領導要高度重視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高校黨組織書記要切實擔負起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充分發揮黨委在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中的核心領導作用,高校各級黨組織書記和行政“一把手”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率先垂范、勇于擔當,負責任、持續性推動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黨委(黨組)書記是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應帶頭抓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帶頭把方向、抓導向、管陣地、強隊伍,帶頭批駁錯誤觀點和錯誤傾向,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要問題親自過問、重大事件親自處置。二是建立務實高效的監督考核體系。黨委宣傳部或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作為綜合協調部門,要在校黨委的領導下厘清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問題清單、任務清單、目標清單,組織召開意識形態工作聯席會議,將責任切實分解到各相關職能部門和院系。把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考核與校內巡察、二級黨組織年度考核、中層干部考核、全面從嚴治黨考核緊密結合起來。三是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從不同的主體來講,高校黨委、分黨委(黨總支)、學院(系部)、職能部門、團學組織的領導班子的集體性責任和具體管理人員的個體性責任應該有相應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清單。高校的責任清單既包括正面清單,也包括負面清單,對符合正面清單的要鼓勵和提倡,對負面清單要規避和反對。在具體內容上則應包括具體的需要解決的問題、任務要求和完成目標等。
2.加強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管理權,建立強有力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
一是明確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統籌部門。現在很多高校只是成立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但有些高校具體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仍在宣傳部,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開展中存在統籌部門不專業,兼職部門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有些高校只是將工作職責劃歸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但沒有配備相應的人員職數,工作開展不夠順暢。二是建立各層級工作人員積極參與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現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有網絡管理員、網評員、核心網評員等,目前,各高校只是組建了一個基本隊伍,隊伍的戰斗力尚需提高。同時,要繼續配齊建強網評員隊伍,明確工作職責和相關的管理制度,加強業務培訓和實戰演練,建立激勵機制。要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制度建設,使網絡隊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三是加強專業培訓。高校學生對于現實中遇到的困惑,不會告訴老師,也不會告訴朋友,更傾向于通過網絡表達自身訴求。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人員要加強對新媒體發展趨勢、網絡輿情研判能力的調查研究,掌握輿情發展態勢,提高精準判斷輿情的能力,找準發力點,有的放矢的做好網絡輿情處置工作。要加強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輔導員隊伍建設,匯聚兩者合力,線上線下緊密配合,協同做好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引導、情感疏導等工作。
3.加強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話語權,增加網上宣傳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
提升網上宣傳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是開展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途徑。一是強化陣地建設,拓展網上宣傳渠道。要根據時代變化,師生喜好,不斷去拓展網上信息傳播的新型陣地。現在短視頻平臺不斷崛起,很多高校應在微信、微博外,積極發展視頻號、抖音號,搶占新的宣傳陣地。二是發布內容要緊密貼合師生實際。現在很多高校將校園網嚴肅、刻板的新聞內容轉移到微信公眾號,微信推送信息的點開率和到達率不高,影響了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巧用新媒體平臺,突破空間、時間的限制,用鮮活生動的實例,加強紅色教育,講好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講好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富起來、強起來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積極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獨特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獨特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引導師生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三是增強與學生的互動,切實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遇到的思想問題和生活問題。高校的網上宣傳內容要符合師生關注熱點、關注學生訴求,深入了解學生需要什么、想要什么。用豐富的內容吸引學生,增強高校網上正面宣傳工作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柏華. 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11)
天津商業大學 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