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婷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與寫字教學是一項基本任務,線上教學也要把識字寫字教學貫穿于每個學段。學生在家線上學習,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線上識字寫字的教學效果,以減少學生寫錯別字的現象, “易錯字活動”是新的教學嘗試。
關鍵詞:線上教學;易錯字活動;策略
2020年注定不平凡,新冠肺炎的突然肆虐,暫停了人們的新年拜訪活動,也打亂了師生們新學期正常的課堂教學活動。但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在黨和國家的正確帶領下,居家開展有序的生活、學習、工作。我們小學生也不例外,都乖乖待在家里,利用網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線上學習。
新課標實施建議里提到“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與寫字教學是一項基本任務,線上教學也要把識字寫字教學貫穿于每個學段。在家線上學習如何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提高線上識字寫字的教學效果,我決定從“易錯字活動”這塊入手。以下是我和同事們針對不同學段的教學嘗試:
一、基于低年級學生直觀形象思維占主導的情況,開展制作生字卡片,配對生字的居家活動,加深他們對字形的識記
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觀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體,他們的思維主要憑借具體形象的材料進行。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最初的文字就是象形文字,雖然現在的漢字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多有變化,但仍保留了不少象形文字。這時我們從漢字本身入手,抓住象形文字的圖畫特點,并根據學生的年齡及思維特點加強記憶練習,就能使學生加深對字形的識記,從而減少寫錯別字。
讓學生制作生字卡片,讓他們在對應的象形字圖片旁邊工整地寫下現代漢字字形并剪下,這樣不僅鍛煉了低年級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了他們的識字興趣,還幫助他們溯源理解了字義、牢固地識記生字。將生字和其對應的象形字進行配對連線,則進一步加深學生形象思維上對生字的記憶。字形的印象加深了,自然就不容易寫錯別字了。
二、利用中年級學生已學習生字造字規律的實際,開展微視頻教學及制作生字轉盤活動,幫助他們區分同音字、形近字
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其中包含著許多構字規律。中年級的學生已初步了解了漢字的六種構字法,還特別學習了形聲字,這有利于他們區分漢字,避免寫錯別字。另外,漢字的同音字、一字多音,一字多義,形近字多,這既是學生的學習難點,也是導致學生寫錯別字的一個重要原因。學生掌握了有關的構字規律,實際運用中錯別字就會大大減少。
微視頻教學,即教師錄制或發布十分鐘以內的形近字辨析視頻,學生觀看后完成相應練習的教學活動。這一形近字辨析教學,針對性更強,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線上教學期間發布了區分“的”“地”“得”的微視頻,同學們在家認真做筆記學習,我從他們的作業中就明顯感覺出他們對這三個別字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生字轉盤,則是利用不同的偏旁部首和同一漢字組合成不同的生字這一特點進行制作。例如“青”可以和蟲字旁、三點水、日字旁、目字旁、豎心旁、言字旁等組成“蜻”、 “清”、“晴”、“睛”、 “情”、“請”等字。學生可以通過這一活動,利用形旁表意這一規律理解生字,區分形近字,學會在不同語境中選擇正確的生字。
三、發揮高年級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展“我來找茬”畫報制作活動,培養他們主動識錯的能力
高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識字量,對造字規律也有認識,可是作業中為何還有錯別字現象?這多和他們的學習習慣有關,當一些同學寫字追求速度而不求甚解時,容易寫錯同音字或“張冠李戴”。 通過讓學生自己找錯別字或幫助伙伴找錯別字的活動,進行生字的正誤對比,可以使學生對錯別字理解得更深刻,也可使學生鞏固正確的認識。
“我來找茬”的生字活動就是將主動糾錯這一理念和當下學生喜歡的活動形式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豐富了高年級生字活動的形式,而且老師還可以把他們主動識錯的能力遷徙到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
創新生字教學活動的形式不是目的,減少學生寫錯別字的現象才是。多樣的親子互動、學生動手、利用網路資源等易錯字教學活動的開展,不但給予學生新鮮感,而且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生字的理解,為以后減少寫錯別字夯實了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芳.小學低年級語文易錯生字歸因及對策的研究[D],2016.
[2]趙進.減少小學低年級學生錯別字的策略研究[R]
[3]翟芳原.淺談小學中年級易錯字歸因及相關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
(作者單位:惠州市第七小學,廣東? ?惠州? ?5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