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和良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高中階段的教育對學生學習的要求、家庭對學生的期望越來越高,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心理焦慮甚至抑郁,這樣也就要求班主任需要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心理教育。本文結合當前高中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提出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開展個性化以及多樣化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健康的心理。
關鍵詞:高中;班級管理;心理健康
目前高中學生信息的來源趨于多樣化:有來源于社會信息,也有網絡信息,還有家庭教育信息。對于高中學生,他們的心智并不成熟,對社會的認識也非常膚淺,這樣導致成長過程中,就必然會出現很多的心理問題,因此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高中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這也就要求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都需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但目前看來,大部分的班主任可能更多圍繞班級的學習情況展開,而忽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沒有更多的技巧。因此本文結合當前高中班級管理的現狀,分析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高中學生心理問題成因
(一)心理焦慮問題
高中生心里焦慮主要表現為緊張、焦急、憂慮、恐懼等,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情緒。這些焦慮情緒主要表現為:1.睡眠狀態非常的糟糕,每天的睡眠時間一般都只有3-4個小時。2.莫名其妙的身體不舒服,例如說靠前的肚子疼痛、平時經常感覺到胸悶和氣喘,但醫院檢查不出任何問題。3.經常找借口,不愿來參加學校的活動等等。這些焦慮情緒的主要來源:一個是學生理想和實際的不對等;二是家長的期望值和實際值不對等,三是成績的攀比;四是部分教師的過度期盼。當學生在高中階段成績出現問題時,自信心就會受到挫折,這時候就容易在家愛發脾氣,學生之間生悶氣,做事不專注,容易發呆這實質就是心理焦慮問題。
(二)自卑、抑郁問題
自卑、抑郁則是學生心理問題更高呈現。自卑是學生對認知出現偏差,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抑郁是學生情緒上存在心理障礙,主要是學生還是處于一個半封閉的狀態,還未形成正確的認知觀,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自我容易形成評價偏差,導致學生對消極事務的不能及時得到處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高中出現抑郁癥狀,不僅會影響學習,甚至會影響到身心健康,記憶力下降、精神渙散,甚至會產生自殺的念頭。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造積極、良好的班級環境,使學生的心理及時得到疏解
良好的班級環境,積極的生活態度,都可以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徹底的釋放。怎樣才能營造一個好的舒適的環境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注意:1.作為班主任一定注重師生平等,相互尊重,讓每一位學生在班級找到存在感。2.在班級管理中通過班委會利用在唱班歌、講班級口號、黑板報等模式來影響學生的心理狀況。3.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上,教會學生使用統一辯證的觀念來分析生活中的現象和事物,加強心理教育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的聯系,實現自我調控。 4.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教師和學生保持一定的默契,構建人性化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主管理,通過輪流制或者量化的方式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從而增強學生的心理素養教育。
(二)利用多種方式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學生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態度。為了能夠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在高中教學中全面覆蓋,特提出以下幾點策略:一是整體化教學模式,平時教學就開展心里健康教育課程。二是開展心理健康專題講座。經歷某場大型考試后,必須可以開展高中生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引導學生通過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來面對當前存在的學習問題。三是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讓學士去親近大自然;體育課上,讓學生充分得到舒展,郁悶情緒得到及時排放;社團活動中,引入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調節。
(三)進行個性化心理指導,鞏固提升管理效果
綜合性的活動雖然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心里健康水平,但很多的方面我們可能還只是形成一個良好的環境,但對于個體而言,可能他的成長環境不一樣,這時候不僅需要我們及時關注他的學習,還更需要關注他心理的健康發展。高中階段的學生,每個學生的差異性十分明顯,這就需要教師子開展個性化輔導時,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在道德、心理等層面可能出現的矛盾和偏差,并通過有效的教育和引導,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找到學生情感上的突破口,和學生開展近距離的交流,找出心理問題的成因,并且有效解決學生存在的生活、學習、社交等方面的問題,全面鞏固和提升班級管理的效果。筆者所在的班級也存在過類似問題,某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受到過家庭環境的影響,家里的父親和爺爺重男輕女的思想非常嚴重,因此這個女孩從小就由媽媽帶著離開家里在外求學,媽媽灌輸的就是孩子一定要發奮圖強,不斷努力,達到什么名次,因此無形之中給了孩子非常大的壓力,但孩子存在的問題一直得不到釋放,有過自殺的傾向,作為班主任了解她生活的來龍去脈后,給了她很多生活的上的關心,學習上的問題也及時幫她解決,每次考試完畢后一定進行一次單獨的交流,分析她考試過程中的心理怎樣,得失如何,這樣使她無論碰到什么樣的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最后也得嘗所愿考上北京大學。
小結:綜上所述,在高中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需要肩負自己的責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全面素質。
參考文獻:
[1]喬玉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J].新校園(學習),2020,000(012):229-229.
[2]劉希慶.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J].北京教育(德育),2019(10):49-50.
[3]雷偉東.談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0,000(005):7-8.
(作者單位:長沙市長郡中學,湖南? ?長沙? ?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