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張海華
摘要:本文從全新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建設,多樣先進的教學方法,適應產業鏈的新型教師隊伍建設四個方面進行闡述,根據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設的標準,基于汽車產業鏈的行業需求,對學校現有的專業進行重新劃分,打造全新的適應汽車產業鏈發展的專業集群,之后配以相應的課程體系,利用模擬仿真實訓基地,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緊跟汽車產業鏈的前沿技術。進行新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雙師成為教學的主力軍,兼職教師、企業師傅加入到教師隊伍,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院校教學模式打好師資基礎。
關鍵詞:特色高水平;專業課程;汽車產業鏈;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34?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14-0253-02
0? 引言
特色高水平院校是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提出的,啟動中國特色高水平院校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堅持扶優扶強與提升整體保障水平相結合,建設一批當地離不開、業內都認同、國際可交流的高職學校。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旨在通過高水平的專業建設,高技能的人才培養,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建設,適應產業鏈發展的需求。而作為與汽車產業密切相關的高職院校,隨著產業結構升級,汽車產業向高端、數字化、智能化邁進,高等職業教育也應從規模增長向提高育人質量發展,從單一教學授課走向多元化職業教育,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育人機制改革,破解職業教育培養和產業發展存在“兩張皮”的問題,就要與科技發展接軌,與市場需求結合,就要以汽車產業鏈為基礎,結合汽車產業鏈中前市場和后市場合理構建教學模式。
1? 全新專業建設
1.1 打破傳統,打造全新的專業集群
社會服務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的重要職能之一,也是高職院校服務國家整體戰略,融入區域發展的重要途徑。當前,高職院校現有的科學技術創新和為企業服務的能力普遍薄弱,要想從普通的高職院校中脫穎而出,就要適應產業鏈的發展,突破傳統,打破現有的專業劃分,重新打造全新的專業集群,根據汽車全產業鏈上各個不同崗位所設置的專業,形成完整的汽車全產業鏈包括汽車造型、裝配制造、檢測與維修及售后服務等。專業間相互助力,協同發展,形成汽車產業鏈中按照就業需求的全新專業集群。汽車產業鏈可以分為前市場和后市場,其中前市場以汽車制造為主,涵蓋了汽車四大工藝,即汽車沖壓、焊裝、涂裝、總裝,還有品檢五方面,后市場如汽車維修、汽車營銷、保險、二手車鑒定與評估等。高職院校進行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設就要立足于汽車市場。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坐落于汽車產業基地:美麗的長春市。中國汽車產業的搖籃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就坐落在這里,濃厚的產業氛圍中,便利的產業資源優勢,為我校的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設提供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因此,我校以一汽作為汽車產業為依托,不斷探索基于汽車產業鏈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的專業劃分,打造全新的專業集群,形成了獨特的優勢和特色。
1.2 校企融合,打造訂單專業
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設,就是要打造當地離不開,業內都認可的高職院校。打造特色高水平院校,要了解我們的用戶需要什么?有知識、有技術、有能力,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適應大數據時代的技術工人。深入校企融合,打造訂單專業正是為滿足客戶需求而設置的。我們能為用戶做些什么?提高學生的能力,加強針對性訓練。近幾年來,我校培養的學生就業形勢很好,很多學生被分配到一汽大眾從事汽車裝配工作。我們的畢業生擁有鉗工操作證、電工操作證、汽車維修工證,無論是專業理論知識,還是實際操作技能都達到了中級工的水平。如果我們了解了用戶的需求,學生在校加強訓練,就會超出客戶的需求,何樂而不為。訂單專業進行校企融合,精準打造,有的針對各大品牌汽車,如:豐田、東風本田、捷豹路虎、途虎、奧迪;有的針對合作企業:如一汽解放、紅旗、一汽大眾等,針對各種裝配崗位,為學生制定訓練項目,師生共同制定訓練計劃,學生加強訓練,最后由教師進行指導和總結評價。這樣,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加強了,學校的聲譽自然提高,從而獲得教與學的雙贏。
2? 課程體系建設
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設高職院校在課程體系建設中要以能力為本位,以行動為導向構建具有“產教融合,工學結合”鮮明特色的課程體系,在現有傳統課程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基于汽車產業鏈的新型課程開發,同時打造平臺專業基礎課程。
2.1 平臺專業基礎課程的設立
平臺專業課程,針對培養對象:我們的學生將來是準備為汽車產業服務,在平臺專業基礎課建立中專門結合汽車產業鏈生產方面要求進行打造,如汽車機械基礎、汽車機械識圖、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汽車營銷、汽車構造等。
2.2 專業課程的開發
基于汽車產業鏈的專業課程,如先后開發了“汽車舒適與安全系統檢”、“汽車電氣、電子系統故障診斷與修理”、“汽車維修發動機檢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總線系統檢修”、“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網聯技術課程”等課程。
2.3 訂單課程的開發
當學生進入專業課學習時,依據各品牌有針對性的設立訂單課程,進而增加學生與崗位的契合度,如針對大眾系列品牌的大眾車系電氣系統維修課程,針對豐田車系的豐田技術員訓練、豐田專業技術員訓練課程、本田訂單專業的東風本田RT課程、捷豹路虎專業的捷豹路虎一級、二級培訓課程。
2.4 “1+X”證書課程的設置
“1+X”證書制度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在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設中日益受到重視。而“X”證書的關鍵是職業技能標準與專業教學標準的對接,做到課程不重復設置,彌補高職院校學歷教育中對學生職業訓練能力培養的薄弱環節,拓寬學生的職業行為能力。特色高水平院校基于汽車產業鏈的專業課程設置,可以設置實訓課程,如:汽車綜合故障診斷、汽車維修職業技能訓練、鉗工實習、電工實習、焊接實習等;相應的理論課程,如汽車構造、鉗工工藝學、電工工藝學、焊工工藝學等,這樣為學生獲取汽車維修工、鉗工、電工、焊工等職業資格證創造有利條件,使學生成為行業的多面手,將來成為企業的生力軍。
3? 多樣先進的教學方法
大數據時代,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慕課、微課等先進的數字化教學手段,為傳統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如以小見大的用微課堂,這種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充分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微課利用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
針對汽車產業生產的四大工藝: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建立設備先進、體系完善的實訓基地。針對汽車各部件及系統的發動機、底盤、電氣、綜合實訓基地,針對各大品牌的品DEP、豐田、東風本田、捷豹路虎等實訓區,而針對智能制造打造的模擬仿真實訓室,教學時更貼近產業鏈生產,更接近于前沿技術。采用理論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教學錦上添花。
4? 適應產業鏈的新型教師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專兼結合、數量足夠、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職業教育教師隊伍,是高職院校進行特色高水平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職業教育發展和改革的奮斗目標,使職業教育的規模和質量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根本保證,因此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高職院校在建設過程中師資隊伍的建設尤為重要。
4.1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的教師由于其教育領域的不同,對教師的要求與普通的高等教育的教師有所不同。基于汽車產業鏈的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對教師的要求,不論是教學能力,還是技能水平都更高,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成為“雙師型”教師。雙師型教師是高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特色和重點,大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已經成為社會和教育界的共同呼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關鍵,職業院校教師要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和實踐指導水平。
4.2 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將企業的能工巧匠請進校園,建立名師工作室。將企業的文化、技能、融入教學中,使學生能夠有目標有針對性地去學習,從而適應相應企業的需求。
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要依托于汽車產業鏈,在企業中聘請高技能人才作為兼職教師,是軟實力的提升。尤其作為國家汽車龍頭企業的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更是大國工匠匯聚的地方,聘請大國工匠李凱軍、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得者、吉林省長白山技能名師王洪軍作為專業帶頭人參與專業建設,同時,以校企合作為契機,聘請一汽大眾、捷豹路虎、東風本田等企業專業技術人才作為專業兼職教師參與教學及專業建設工作中來,為專業發展注入持久的活力。
4.3 企業師傅隊伍建設
特色高水平院校在建設中基于汽車產業鏈,就要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主動聘請企業專家和技術能手以及4S店的技師參與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企業師傅隊伍具有不脫離行業企業情境、緊隨技術發展、真實工作環境中指導的優勢特點。國務院頒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建立健全職業院校自主聘任兼職教師的辦法,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但只在學校這種教學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有時還會與實際工作崗位不相匹配,學生到工作環境還是需要有適應熟悉的過程,這就引入了新的理念“現代學徒制”,讓學生在理論學習一段時間后進入企業,跟隨企業的師傅學習實際工作崗位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使之融入到企業的實際生產中,在真實工作情境與工作過程中培養職業技術人員的職業實踐知識。這也是將企業師傅作為高職院校教師隊伍中的不可或缺的新群體結構,是新時代職教教師隊伍建設的直接訴求,也是未來我國職業教育由單純學校教育模式轉向深度產教融合的必然選擇。
5? 結束語
特色高水平院校基于汽車產業鏈的教學模式構建,使培養的學生更加適應企業需求,為企業輸送需要的人才。培養技能精湛,高素養的畢業生,才能在同行業中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也會使高職院校得到業內認可,提升辦學的知名度,為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謝莉花,陳慧梅.“新時代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雙師“結構+素質”建設——基于德國經驗”[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8(02).
[2]劉奎武,花勇.“高職院校對接企業崗位標準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職業技術,2021(5).
[3]胡紅斐,陽林,劉延偉.面向汽車產業鏈的車輛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探究[J].時代汽車,2018(1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