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李滟航 張佳怡 孔悅怡
我們正向一個數字化的、咨詢化的社會轉變。新工具、新媒體的發明和出現,對于設計來說,有著不言自明的重要意義。作為設計師,作為具有先進意識的群體,更應領風氣之先,保持對新鮮事物的高度敏感,尤其是對設計本身有著重要影響力的新工具、新媒體。在這個以互聯網絡技術為標志的嶄新的信息時代,設計師如何將網絡與設計、技術與藝術完美地結合,是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和研討的。
1 數字化生存和數字化設計
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互聯網的發明就是明證,稱之為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的最偉大的發明毫不過分。互聯網太強大了,它決不僅僅是PC的繼承或者僅僅將PC的地位取而代之。PC時代的數字化是個人的,互聯網時代的數字化則是全球的。互聯網使時空的距離成為零,大大地降低了信息的傳播費用,實現社會化,達到信息的迅速廣泛的傳播。與傳統的傳媒方式相比較,互聯網具有鮮明的優勢。以計算機二進制語言處理的數字化信息,構成了信息社會的最基本原子,在信息時代,人類的生存和生活,不可避免地建立在數字化信息之上。
2 “第四大眾傳媒”與視覺傳達設計
2.1 信息傳播革命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人類社會至少已經經歷了四次意義重大的信息傳播革命,每一次信息傳播革命都把人類文明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第一次信息傳播革命是語言傳播的誕生:提高了人類信息傳播的質量、速度與效率。第二次信息傳播革命是文字傳播的誕生:使得人類的信息傳播革命第一次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得以廣泛流傳和長期保存。第三次信息傳播革命是印刷傳播的誕生。報紙、雜志、書籍等印刷品大眾媒介迅速普及。第四次信息傳播革命是模擬式電子傳播的誕生。19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一系列模擬式電子傳播技術與媒介相繼出現,并迅速普及,使得人類信息傳播的速度空前迅疾,范圍空前廣泛,內容空前豐富,復制擴散和保存信息的能力空前增強。人類進入以模擬式電子傳播為代表的大眾傳播時代。
2.2 “第四大眾傳媒”
公認的大眾傳媒主要包括報紙、廣播、雜志、書籍和電影等六大媒介。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電腦硬件的更新換代,互聯網技術迅速普及和網站的大量建立,互聯網正成為一種新的媒體廣泛進入人們的生活。如今,國際上已把互聯網納入六大媒介中,并將其稱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大眾傳媒”。這說明,人們已經認同了互聯網的作用,能夠同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一樣,廣泛地傳遞新聞信息。
2.3 媒體與設計的互動效應
視覺傳達設計以信息傳達為目的,而傳達的最終表現界面則永遠也脫離不了媒體。媒體與視覺傳達設計之間的關系是互動的,媒體既體現了設計,又給設計帶來了局限性;設計既受制于媒體,又是新媒體產生的動力之一。
傳統的傳媒方式為我們所熟知,報紙、廣播、雜志、電視等等媒體依然在信息傳播領域中占主導地位。但是和互聯網絡相比較,它們具有比較單一的感官傳達功能,因此,它們的先天缺憾愈加明顯,同時,比較單一的傳達功能也使設計師受到限制。人類接受信息的途徑是多感官的,視、聽、觸、嗅、味的感官綜合使得我們更完善的了解其他事物。為達到信息的全面傳達,追求盡善盡美的設計師一直在尋找著嶄新的媒體來表達完善的設計。而今互聯網絡正是新生的、綜合感官的、充滿活力的新媒體,為設計師創造了以前所想象不到的信息傳達手段和途徑。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它極有可能成為最完善的媒體。這應該引起每一個視覺傳達設計師的關注。盡管現在互聯網離我們的生活還有一段距離,但網絡發展的速度和力量是驚人的。
3 互聯網的力量
以互聯網為代表技術的信息時代,為視覺傳達設計師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自由發揮空間。視覺傳達設計與新媒體的結合必將產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數字化設計成為未來設計師的主要表現手段。雖然對許多人來說,互聯網還象一個夢幻般的故事,其實仔細一看,視覺傳達設計與互聯網相結合所產生的真實的力量已經畢現無遺。
3.1 無限制的傳播
國際互聯網的優勢之一就是全球傳播,不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只要計算機連入網絡,那么你就可以將信息傳送給他,或是獲取他的信息。商家在互聯網絡上只花極少量的廣告費用,就可以將他的產品在全球宣傳;設計師可以與遠在天邊異國同行交流設計心得……
3.2信息極大豐富
有上網經驗的人都有這種體會,即當你在網沖浪的時候,會真切地感受到互聯網絡這個信息海洋的廣博無邊。目前全球網民數量已超過1.5億,網上主機數量約3000萬臺,可檢索的網頁數約50億頁,真正稱得上“信息海洋”。另外,網上信息量可擴充,幾乎不受限制。
3.3傳達形態多樣
由于網絡對多媒體技術的支持,所以在視覺傳達的手段上豐富多樣。多媒體技術是將傳統的、相互分離的各種信息傳播形式(如語言、文字、聲音、圖象和影象等)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進行各種信息的處理、傳輸和顯示。這樣,視覺傳達設計的表現手段和表現范圍得到了大大的擴展,未來的視覺傳達設計是綜合性的,涵蓋了人類全部感官的全面設計。這已經超越了現有視覺傳達設計的概念。
3.4 時效性強
雖然許多人都在抱怨網絡的傳輸速度太慢,但相比較傳統的傳播媒介來說,互聯網在信息傳輸的迅速及時上依然具有明顯的優勢,實效性強是其一大優勢,當報紙、雜志還在制版印刷,當廣播、電視還在后期制作時,退過互聯網發布的信息早已傳到受眾的身邊。互聯網的迅速快捷為視覺傳達提供丁前所未有的信息傳播捷徑。
3.5 交互傳達
互聯網是有史以來的影響我們生活面最廣、最容易產生互動的新科技,它改變了人們的思考方式,從以前的線形思考到現今的網狀思考,由一體通用到量身定做,從單向溝通到雙向溝通,從實體到虛擬,這皆是互聯網的互動特性所帶來的新特性。互動的設計更會引起受眾的興趣,滿足人們的參與感。受眾不再僅僅是信息的接受者,他們擁有更大的選擇自由和參與機會,例如可以對網上的某些信息作出自己的反應,并將其加入到網絡媒體當中,反過來又成為互聯網信息的一部分。
3.6 自由性
媒介、印刷、出版社、發行等環節不再成為視覺傳達設計的障礙,任何人都可以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以文字、聲音、圖象、影視等任何形式發表他們創造出來的作品,供全球億萬人人機交互,共同欣賞和相互切磋。在網絡時代,優秀的設計者不必再為沒有機會和條件展示自己的才華而擔憂,而且,發布者可以對網絡上的信息進行隨時隨地的修改,而這一點正是其他媒體所不具備的。例如,如果已經印刷的內容房要臨時調整,那批印刷品只好報廢,而網上信息的修改則是輕而易舉。
4結束語——整合時代的來臨
電腦、互聯網絡、信息高速公路……種種新技術、新媒體的發展速度,幾乎超過了我們心靈的成長。電腦的誕生和使用,已經使得大多數的設計師棄筆從“電”.而就在十幾年以前,這是誰都沒能想到的,不管你接不接受,電腦已經成為當代設計師的必要工具。同樣,互聯網絡作為嶄新的大眾信息傳達媒體,也必將在不久的將來成長為第一大眾傳媒,這是與傳媒須臾不可分的視覺傳達設計師們所必須面對的現狀。21世紀,是整合的世紀,是富于包容力的世紀。就傳播媒體而言,21世紀是媒體整合的世紀,是媒體創意的世紀。視覺傳達設計師為迎接新的世紀,需要把握多種傳播媒體和多種傳播方法、傳播技能,需要在“網絡思維”的關照下重新反省,給予網絡以更多的關注。
大連工業大學 遼寧 11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