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赟
摘要:永州地處湖南南部,擁有寶貴的黨史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本文是基于游客感知方面進行的調查及研究,以提高游客對于紅色文化的感知度以及重游率,為當地紅色旅游景區提出意見和建議,改善景區環境、提高景區知名度、加強紅色文化的傳播、提升當地文化產業建設
關鍵詞:游客感知;紅色旅游;發展路徑
一、永州紅色旅游概述
紅色旅游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實踐中所形成的紀念地、歷史遺跡、標志物為載體,以傳承革命史實、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而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其重心在于傳承紅色文化,力圖使游客在輕松休閑游覽過程中,體會紅色精神,了解歷史,感知文化,樹立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紅色旅游資源內涵獨特深遠。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人民性和時代教育性,是近代中華民族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特性,符合人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彰顯中國近代史主旋律,體現出歷史發展的時代脈絡。紅色文化在精神和行動方面具有強大的導向性和規范性,紅色旅游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合法性的重要見證。紅色旅游資源是保證黨永葆先進性的重要載體,同時也蘊含著國民教育的巨大正能量。紅色旅游資源中所凝聚的各種精神財富,對全體人民進行時代精神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效用。
(一)永州紅色旅游特點和發展現狀
一是整合紅色資源。永州的紅色文化資源進行了深入挖掘、研究和解讀,從永州紅色人文歷史、時代背景和現實意義等方面對紅色文化陣地進行深度整理和提升,將紅色教育與理論武裝、黨員信仰、產業發展、群團建設、網絡教育、自身建設、中心工作結合起來,使紅色因子融入到黨的建設和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
二是打造品牌基地。以紅六軍團途徑線作為聯動線,將永州區域內豐富的紅色資源串成線、連成片,更好地傳承保護現有紅色教育資源,按照“一縣(區)一示范黨性教育基地”的要求,在各縣區打造具有示范帶動作用和較強輻射能力的紅色教育“龍頭”基地,打造了陳樹湘黨性教育基地、紅六軍團指揮部舊址和中國工農紅軍新村渡口等一批紅色教育品牌基地,建成了李達故居、陶鑄故居、江華故居、潘市紅軍學校、紅六軍團在龍凼、樂天宇事跡陳列館等一批紅色教育現場教學點。
三是推動陣地覆蓋。在現有硬件設施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維修,配齊電教設施設備,構筑了縱向到底的紅色教育陣地。永州地處湖南南部,是紅軍長征經過的重要地區,尤其是先遣部隊紅六軍團途徑全境十個縣區,在永州留下大量的遺址遺跡,是寶貴的黨史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
二、游客對紅色文化的感知差異分析
(一)年齡層次的差異
因為游客年齡和成長時代背景的不同,對于革命歲月和革命精神的接受程度不同,經歷過艱難歲月的游客對于紅色文化的感知會與其自身的經歷相結合,加深其對于紅色文化的感知度與認可度。
(二)教育程度的差異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對于紅色文化的感知有明顯的作用。受教育程度高的游客,對于紅色文化內涵的理解和感受越深刻,對于紅色景區展示的紅色文化渲染體會更深。尤其是青少年正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是否能充分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對于整個社會群體對紅色文化的感知以和互動都有重要影響。
(三)游覽預期的差異
在游客游覽紅色景區之前,對當地紅色文化已有一定了解,或者主動了解紅色景區相關革命歷史背景的游客,在游覽過程中預期較高的感知度更好。被動了解并產生一定預期的游客感知度有所降低,而其他來的目的并非感受紅色文化的游客感知度則最低,提升一定的前期了解和旅游預期對感知度提高有重要作用。
(四)展示方式的差異
游客更傾向的展示方式對游客的感知度也具有明顯的影響,游客對于較為直觀并具有一定參與性的方式感知度較高,而對于文獻文字等方式感知度較低,更為直觀的展示方式可以對游客產生更加強烈的刺激,產生的強烈的印象,使人感同身受的程度更高,感知度更好。
三、基于游客感知的紅色旅游發展困境
(一) 紅色旅游產業發展不充分
永州大多紅色旅游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經濟水平都較為薄弱,經濟發展相對滯緩,產業結構不夠豐富,缺乏資金投入,運營管理能力不足。因此,基礎設施跟不上紅色旅游發展的需要,景區的接待能力和服務項目達不到游客的要求,極大地制約了紅色旅游經濟的發展。
(二)對紅色資源的利用不足
永州革命老區大多都處于經濟落后,交通閉塞的地區,自我發展和自我更新能力較弱。為了盡快吸引游客,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大多地區在對景區的開發過程中,缺乏規劃,急功近利,不顧環境的重負,大肆興建土木,重復建設,破壞原有的自然景觀以及革命遺址的原有面貌。對于具有深厚歷史價值的革命紀念地遺址、舊址的保護意識不夠。
(三)紅色文化的感染度較弱
永州紅色文化的時代性使得紅色文化在年青一代游客中的的感染力相對較弱,這與紅色文化產生的時代背景密不可分,其自身的感染性的強弱很大程度上受到游客自身經歷的影響,所以游客想要感受較高的紅色文化感知,就要正確的了解領會歷史過程,重溫歷史回憶,同時,紅色文化本身也要不斷完善自身,在保持原有文化精髓的基礎上,豐富自身內涵,使紅色文化歷久彌新,對每一位游客都有較強的感染力。
(四)景區的基礎設施不完善
景區內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極大地影響了游客的游覽意向,游覽意向的減弱影響著游客在景區內的整體文化感知的完整度,使得有可獲得的紅色文化感知度較低。而景點本身的基礎設施不完善也導致了游客無法獲得完整的歷史傳承以及舒適的游覽體驗,這再次削弱了游客對于景區的紅色文化的感知度。
四、永州紅色旅游游客感知滿意度優化對策
(一)豐富紅色文化內涵
豐富永州紅色文化內涵可以從兩方面入手,既要完善豐富戰爭時期老一輩革命工作者戰斗生活的歷史證據,豐富館藏,利用珍貴文物,老舊照片以及聲光結合的全景圖,全方位立體的將那段珍貴的歷史展現給游客,使得游客可以通過這些來回顧歷史,感受紅色文化,又要通過現代技術以及大量真實案例和實物,表現永州紅色文化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新時代的體現,用更接近現代生活的實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游客能都更加清晰地感受到紅色文化的歷史感、時代感和真實感,同時利用虛擬仿真數字技術,增強紅色文化在青年一代中的感染力,最終獲得較高的文化感知。
(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永州在紅色旅游這一方面應該結合自身優勢,把自身置于全省、全國紅色旅游的大發展中,充分發揮紅色景區運營、管理等機構的品牌傳播作用。加強紅色旅游與湖南省特有的湖湘文化之間的深度融合發展,展現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特點的品牌形象;同時,借助重大節日組織一系列以紅色旅游為主題的旅游文化營銷,有效提升當地紅色旅游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積極推進“紅色旅游+”和“互聯網紅色旅游”,利用民眾好評較高的旅游平臺,將文化和旅游產品相結合,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紅色旅游風格,促進當地經濟的全面發展。
(三)加強永州紅色旅游文化傳播與推廣
永州紅色旅游的健康持續發展,一方面依靠本身具有的紅色文化對游客進行的精神教育以及愛國主義精神的傳播,另一方面也要提升景區本身的建設度,提高游客對該景區的認同感與感知度,游客對于紅色景區旅游產品處于一種被動消費的地位,如果永州紅色景區自身能夠從供給方進行一系列的調整與改革,使景區本身對更多游客產生吸引力,優質的游客體驗是高效的宣傳廣告,提升景區自身的基礎建設方面,不僅可以提高游客的感知滿意度,又可以擴大宣傳,帶來更高的重游率。
參考文獻:
[1]楊洪,鄒家紅,朱湖英.湖南省紅色旅游優化升級研究[J].經濟地理,2010,(12)
[2] 李文兵, 張宏梅. 古村落游客感知價值概念模型與實證研究—以張谷英村為例[J].旅游科學, 2010, 4(24)
[3] 顏雯娟. 游客感知價值的維度及其與購后行為意向的關系研究—以南靖土樓為例[D].華僑大學, 2011.
基金項目:永州市指導性科技計劃項目(2019-yzkj-54)
湖南科技學院 湖南 永州 42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