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瑩瑩 張旭蕾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在迅猛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旅游型鄉村建設以其產業發展成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方式,契合了產業興旺對鄉村振興的支撐作用。在此基礎上,借助大數據與物聯網等現代技術,鄉村旅游日趨智慧化和信息化。同時,智慧旅游的發展也對鄉村旅游產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卻存在著產品單一、營銷不暢、人力資源缺乏等問題,需要借助智慧旅游理念與技術,彌補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短板,促進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現。
關鍵詞:鄉村振興;旅游產業;智慧旅游;產業發展
引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三農”工作重心將全面轉向鄉村振興。隨著大眾旅游和休閑度假時代的到來,鄉村旅游迎來了持續高增長階段。當前,鄉村旅游人次已經占到旅游總人次的一半,鄉村旅游日益成為推動鄉村發展的重要力量。實踐證明,在我國長期開展扶貧工作過程中,以規劃開發鄉村旅游產業為典型的旅游扶貧作為部分地區產業扶貧的重要舉措,有效促進了區域扶貧脫貧進程,為決勝全面脫貧攻堅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未來鄉村全面振興進程中,鄉村旅游發展有無用武之地,可否成為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有效路徑?在即將進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時期,探討該問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1旅游驅動鄉村振興的意義
通過加快鄉村旅游的發展步伐,能夠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創造有利條件,村民也能從中獲得更大的收入,也能積極參與到旅游業中。如此一來,將有利于促進農村GDP增長,實現對農村勞動力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并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發揮重要作用。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也促使農村現代化建設速度加快,不斷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從整體上帶動了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于樹立鄉風文明,讓原本農村道路、水電、垃圾處理等設施建設逐步加強。在此背景下,農民將掌握更多文化知識,自身的行業意識、經營能力等逐步增強,為鄉村振興夯實了基礎。鄉村旅游屬于新型產業,在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良好機遇,推動著農村現代化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
2智慧旅游對旅游型鄉村振興發展的影響作用與實現路徑
2.1樹立政府引導,突出聯合經營樹立品牌
面對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政府有必要也有義務在政策制定、資金以及技術方面給予農村旅游發展以支持。第一,轉變現有發展模式,以政府引導型替代現有的農戶自發型。就農村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而言,想要形成規模,做出品牌,做大做強,這些都需要政府的介入,在政策、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給予扶持和引導。另外,加大統籌規劃力度,做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出行難、土地利用難、利用不充分等制約農村旅游產業發展的瓶頸因素,進一步加大對農村旅游業發展的資金投入力度。第二,梳理旅游管理體制,建立科學高效的農村旅游管理體系。從現狀分析來看,在旅游管理過程仍存在著一些不規范、不全面的問題。同時,對農村旅游建設與發展也存在著粗放式管理的問題。政府要充分發揮自身統籌兼顧的重要作用,站在更高的角度,樹立全域化、全局化的工作理念,積極推動相關公共領域向旅游服務行業的延伸,擴大自己的責任與范圍,科學設計農村旅游的發展路線。第三,豐富資金來源,開發更多更好的旅游項目。從現狀分析來看,資金成為制約農村旅游健康良性發展的瓶頸之一。政府要采取多種舉措,進一步豐富資金來源,可以通過小額貸款的形式支持農村旅游建設發展,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通過吸引民間資本、外資等形式,進一步拓展資金渠道和融資方式,解決農村景區建設融資難的問題,為其建設發展提供強力的經濟后盾。
2.2引領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根本途徑,也是鄉村旅游發展的產業基礎。鄉村旅游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立足地方特色產業和資源稟賦,充分挖掘放大自身比較優勢,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依托村莊聚落、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載體,打造特色民宿、特色餐飲、旅游購物、休閑農業、自然教育等新業態;擁抱互聯網時代,大力發展農村電商。以鄉村旅游為紐帶,帶動農村產業化發展,通過旅游體驗,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口碑,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農村、留給農民,以鄉村旅游為引領,實現農村產業更強、生態更美、農民更富,最終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2.3應用智慧旅游技術,實現鄉村景觀與傳統文化的可持續利用
在振興鄉村、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必然有大量的基礎設施改造與產業開發。為避免建設與開發中對原有鄉村景觀與文化傳統的破壞,可以借助智慧旅游技術實現可持續利用,例如:利用智慧旅游中的測繪與定位技術,應用衛星遙感測繪、無人機測繪、傾斜攝影技術以及北斗精確定位技術,在大到區域項目實施監測、國土資源保護與利用,小到鄉村村落環境保護、古建民居修復等方面,均可以實現在基本不改變原有鄉村景觀條件下的旅游開發利用,盡量保護旅游資源的本真性。對于鄉村廣泛傳承的無形文化遺產,主要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則可以利用智慧旅游中的大數據技術如數據庫、知識圖譜、區塊鏈等技術,實現對傳統鄉村文化的可持續利用。比如可以應用知識圖譜技術整理掌握某個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體系,應用馬爾科夫鏈對體系中各個單項遺產進行開發概率評估,選擇最合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開發利用,在實現相關遺產高水平利用的同時避免了對其他文化遺產的破壞。應用智慧旅游相關技術,可以實現鄉村振興而又避免對自然景觀環境與人文環境產生較大的影響,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2.4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讓鄉村交通保持通暢
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較好的交通條件,這也是鄉村振興中的重要內容。然而分析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可知,很多村民未意識到建立完善的交通體系在促進鄉村發展中的作用,導致交通建設緩慢,運輸網絡也有待今后進行完善。要想推動鄉村旅游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必須對交通發展提高重視程度,全面掌握當地地理環境情況,從現有交通發展水平出發,充分考慮到地理條件、氣候環境等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交通開發方案。在交通建設前需要到實地做好考察工作,對鐵路、公路和水路等交通規劃路線進行確定,目的在于最大化利用已有的交通運輸建設資源。針對路線不符合當地交通建設條件的情況,需要盡快改善,如路線過窄,隨著客流量的增加,極易發生堵塞現象。通過對當地交通運輸線路的細致考察,對公路采取改造、拓寬等措施,確保城市和農村建設要求都得到滿足,為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打牢基礎,也是鄉村振興的必經之路。
結語
我國智慧旅游的發展目前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如何借助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鄉村旅游轉型升級,提升鄉村旅游品質,保障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實現鄉村產業興旺,助力鄉村振興,需要我們率先去實踐探索。
參考文獻:
[1]常倩,李瑾.鄉村振興背景下智慧鄉村的實踐與評價[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
[2]周曉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人才瓶頸及對策建議[J].世界農業,2019(4).
[3]段蕾.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智慧休閑產業提升研究——以岳家湖濕地公園為例[J].決策探索,2019(9).
柳州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