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棋
網絡安全一直是安全教育比較抽象的內容,維護網絡安全,不僅需要全體社會公民的參與,也離不開在校學生的積極行動。僅從說教的角度強化學生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不能對學生開展全面的網絡安全教育,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要讓學生樹立網絡安全意識,培養他們自覺抵制網絡不良因素的能力,讓學生養成健康文明上網、有效利用網絡的好習慣。當前中學生接觸網絡較多,部分學生缺乏一定的網絡安全意識,對網絡健康和安全的認知不夠,一些網絡不安全因素的隨機侵入,導致部分學生被騙。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學科,是與網絡直接聯系的信息化課程,因此化解網絡不安全風險,提高中學生網絡安全防范意識的重任,自然而然落在了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上。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成為開展網絡安全教育的主陣地。下面,筆者以自身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經驗為例,就信息技術課堂上培養中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方法和策略,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教學設計上突出網絡安全教育目標。信息技術課程不同于其他基礎學科,其動手操作性較強,課堂實施過程中要重點突出實踐性和操作性,采取講練結合的方式,以期實現學生學會操作的教學目標。要培養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在教學設計上要突出網絡安全教育的目標,必須對網絡安全的有關內容進行梳理和整合,讓學生認識到網絡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帶來的具體后果。教師可以采用假設或預設操作后果的方式,讓學生明確實施操作之后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可預見性后果,增強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實現網絡安全教育的教學目標。如對于軟件的下載安裝這一環節的教學,教學中必須讓學生知道軟件下載安裝中存在的網絡安全隱患和不安全因素,讓學生學會對軟件的性能進行必要的分析,盡可能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威脅,降低網絡不安全因素的影響。
教學環節中增強網絡安全防范思維。培養安全防范意識是所有安全教育中通用的一種方法,網絡安全教育也不例外。網絡安全防范思維是學生應對網絡不安全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培養學生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需要在整個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環節中引導和啟發學生。中學生對QQ、微信、博客等社交軟件的應用非常好奇,正是好奇心增加了他們的社交網絡安全風險,學生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虛擬的社交空間迷惑。在一次信息技術課堂上,我首先教會學生下載安裝了QQ軟件,然后通過教學主機控制,為學生演示了如何申請QQ號,一時間學生幾乎全部都申請了自己的賬號。這時我有意識地專門加了幾個學生的QQ號,以群發的形式,發了這樣一句話:“你好,很高興加你,跟你成為網友,今天中午我沒錢吃飯,你可以先借我10元錢嗎?明天就還。”這時,有的學生回復了,有的學生一臉疑惑,沒有吭聲。我剛要繼續群發消息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剛加的好友就問我借錢了,而且對話框上面還有謹防詐騙的提示。”我順著這位學生所說的,對使用社交軟件聊天時謹防詐騙作了專門的講解,強化學生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同時表明剛才的消息是我發的。這時,學生才恍然大悟,明白無法輕易辨別網絡聊天的真實性,需要提高安全意識,謹防上當受騙。
教學理念上滲透網絡安全維護素養。信息技術教學最終要服務于學生對信息化網絡平臺的使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理念重在強調對網絡技術的靈活應用和有效掌握,對于中學生而言,良好的行為習慣中,包括健康文明上網。教師的教學理念一定要滲透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在引導他們自覺形成健康上網習慣的同時,倡導他們做網絡安全的小衛士,拒絕網絡不健康的行為,及時舉報和投訴一些不健康、不安全的網站和信息,提高網絡安全意識,自覺維護網絡安全。
教學升華中培養網絡安全核心意識。教學形式的固定化,是信息技術課程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又一顯著特征。從平時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熱情度普遍較高,尤其是在課堂重點講授結束以后的自由練習環節,真正訓練操作方法的學生雖很多,也有些學生是用網絡查閱資料、玩游戲、聊天。針對這種情況,在距離下課還有三到五分鐘時,教師一定要對一節課的教學進行回顧與總結,通過總結升華課堂教學內容,延伸課堂廣度,融入情感內容,培養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如教學有效利用互聯網時,在課堂總結環節,我將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作了簡單的回顧講述,再闡述了教學中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最后介紹人類對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探索和取得的進步,提出互聯網技術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捷,教導學生一定要珍惜科技工作者研究的成果,時刻以一名合格的公民身份,自覺參與維護網絡安全的工作中,樹立網絡安全防范意識。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需要適時融入網絡安全教育內容,創新信息技術教學的形式,以理論知識為基礎,以實踐操作為依托,培養學生化解網絡安全風險的能力,提高學生網絡安全防范意識,為中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氛圍。
(作者單位系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窯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