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翠琴

為有效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首先要了解高效生物課堂的內涵及教學效率的影響因素,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及課堂組織形式,優化教學設計,多渠道、多方面地提高教學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初中生物教學要站在提升教學質量及學生學習效果的高度上,采用更靈活開放的教學手段,逐步提高教學效率。
高效生物課堂內涵
高效課堂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間內利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的課堂。一般而言,高效率的生物課堂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單位課堂教學時間內學生接受知識最多;二是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也就是在單位課堂教學時間內,學生學習興趣、習慣養成、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生物綜合素養的提升最大。初中生物高效課堂必須包含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
高效生物課堂特征
高效生物課堂上,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熟練運用教輔手段完成教學目標,重點講易混點、講易錯點、講易漏點,并選擇恰當工具讓學生實現課堂實踐。高效生物課堂上,應讓學生把自己放到學習主體地位,自主探究完成新知的學習,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敢問、敢說、敢做,主動學習。
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有利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搭建知識框架,有利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示學習成果,有利于學生生物綜合素養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具體的教學方案不可少,學生的預習方案及預習評估不可少,當堂測試和課后練習內容也不可少。
提高初中生物課教學效率的方法
首先,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縱觀整個生物教材,知識點雖然瑣碎,但環環相扣,并且具有比較強的開放性,這就為教師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供了條件。教師良好的教學能夠挖掘出學生的學習潛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在合作討論、自主探究中輕松愉悅地學習到生物知識。教師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時刻關注學生的表現,分層次把握學生的學習進度,既要有合理的設問,又要有科學的課堂進度把控,可以把生物研究史中有趣的故事和經典案例講給學生,增加師生互動的頻次,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習慣。初中生物知識點瑣碎,需要學生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從預習到課堂實踐,再到課后鞏固,科學的學習方法能讓課堂教學事半功倍。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查找資料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自主的思考,這樣才能在課堂交流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其次,教師要培養學生敢說的習慣。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言,說明認真思考了所學內容。在學生發言后,教師要積極評價,引導其歸納發言內容,實現自主學習,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后,教師需培養學生課后鞏固的習慣。課后鞏固和練習是對課堂所學的歸納,是查漏補缺的過程。教師要傳授學生正確的做法,讓學生自我完善,實現高效生物學習。
最后,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其一,問題情境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就在身邊,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設問串起整堂課,讓學生結合情境自主地探索答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考慮為學生預留充足的時間去思考,按照學習目標去設計問題,逐步把學生引向最終的目的地。其二,小組合作學習。如果教師單純地灌輸著生物知識,不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就會嚴重束縛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小組合作學習能為學生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學習,一起解決困難的問題,形成學習興趣和探索創新精神。同時,學生之間的交流能進一步加深了他們之間的友誼,能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共同進步。另外,初中生好勝的心理,也讓他們會下功夫琢磨生物知識。
第三,分層教學法。初中學生因為學習環境、生活環境的不同,學習狀態、習慣、能力都是不同的,再加上初中生正處于叛逆期,教師就更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變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針對不同個性、不同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不同學習特點把學生分為幾層,因材施教,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教師的關心,都能在生物課堂上學到知識。
為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率,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尤其是專業知識和教學方式方面,需不斷改進教學模式,提升對生物課堂的把控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與學生良好互動,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從而提升初中生物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系甘肅省隴南市徽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