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摘要:當前的高中生物課程,無論在內容結構上還是知識本身的難度上,都有明顯的提升,教師如果仍采用傳統的教學策略,將無法滿足現階段高中生物教學的需求,也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高效課堂構建的過程,也是學生的自主性、參與性不斷加深的一個過程。本文通過對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和探究,提出了幾點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科學探究素養; 高中生物; 高效課堂構建
生物作為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包含著豐富的知識體系,旨在培養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探究能力。然而,在高中生物學習中,很多高中生迷失在繁雜的知識點背誦中,以致逐漸失去探究的興趣和能力。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針對這一問題,高中生物教師要轉變觀念,打破傳統單一的知識傳輸現狀,基于教材,緊扣其中關鍵點進行啟發引導,開展探究式教學,為學生創設趣味情境,使其在關注理論知識的同時深入思考,體悟學科內涵,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完善認知,提升素養。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探究式教學的有效實施進行探討。
一、高中生物教學的基本原則
生物課程是帶領學生認識生命、自然及人與自然關系等多維度內容的重要課程,這門課程的教學對學生的個人成長和認知維度的形成與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到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一)合理規劃原則
多種不同教學策略的應用意味著教師需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在教學組織方式和教學方法上進行調整和轉變。對于生物教師來說,這種調整和轉變是其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全新嘗試。無論從什么維度入手,教學目標都是提高教學效率,而且運用的教學模式應具有一定的創新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前要對新教學模式的運用做好規劃,必要時可具體到對不同的教學環節和教學工具進行篩選和運用。
(二)尊重學生的主觀需求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從本質上來說,這一要求需要學生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因此,教師在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開展高中生物教學時,要將學生的主觀需求納入教學目標中,結合學生的主觀需求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有滿足其學習需求,才能進一步增強其學習的積極性和持續學習的動力。
二、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的具體運用
(一)做好備課,情景融入內容
備課,是老師教學的基礎。不同的時期,老師的備課內容也不相同。例如,在新課標背景下,老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會在備課的內容中加入學生參與的環節,通過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以及學生對于生物課堂的參與性,提高了學生的科學探究素養。同時,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到圖書館借閱與生物有關的書籍,并且可以將疑慮點留到課上和老師同學一起分享、探究,這部分也可以作為老師備課的一部分。借助全新的生物知識,激發學生探究實驗過程的自主性,有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對于生物課程的興趣。
老師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將課上的內容和教學方法準備充分,提高課堂效率:老師在備課時準備了情景融入(方法)+《生長素》(內容)。情景融入,是在構建高效課堂中比較常用的方法。通過對情景的設定,將學生從課堂帶入到情景中,激發學生對于情景問題的探討性和互動性,營造活躍、主動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借助敏銳的觀察和高效的思考,總結和歸納當中的知識點。
例如,老師在講《生長素》這節課程時:“這株蒜苗,已經有些枯萎了,那么,造成枯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而補救的方法又有哪些呢?”學生:“一定是用生長素超標的肥料造成的”,有的學生:“缺水”,部分學生說:“緩解的方法,減少生長素的使用或者等枯萎現象緩解后,再加入適度的生長素,改善當下的情況”。通過師生課堂討論,帶動學生自主思考,幫助學生牢牢掌握生長素的特點和作用。
(二)創設探究情境,激發探究思維
有效的生物教學需要依托一定的情境,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學習情境,由此展開探究。為此,教師設計教學時,要基于教材、結合現實,設計探究情境,幫助學生降低理解難度,激發學生的探究思維,引導學生在不斷思考中高效完成學習任務。
設計探究情境時,教師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從學生認知角度出發,設計有情趣、有針對性的課堂情境,確保學生在專注聽講與思考中掌握要點。這樣,就能充分展現學科魅力,讓學生在探究中發散思維,提升認知能力。例如,教學“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呈現生活中常見的基因突變現象,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教師在此情境下引導學生思考:請同學們總結以上現象的共同點。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就能被充分調動起來,渴望探究新知。這時教師就可以導入新課,并隨時插入生活素材,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基因突變的意義是什么?這時,學生就會仔細研讀教材。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大問題拆分成小問題,以便學生思考:第一,基因突變發生的時間是什么?第二,基因突變發生的原因是什么?第三,基因突變的特點是什么?可見,情境的創設,能夠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多途徑,使學生深入理解新知識,在直觀認知中獲得更多感悟。久而久之,就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思維,使其對生物探究產生興趣,由被動接納轉變為主動求知,從而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高效課堂的構建和科學探究素養的養成,都是圍繞著“生本理念”而進行的。在構建高效課堂的同時還要注重發展科學探究素養,這樣才能在提高高效課堂構建的同時,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素養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淑萍.利用情境導入法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林區教學,2019(05):94-95.
[2]喬志華.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打造生物高效課堂[J].數字通信世界,2019(03):192.
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喀左一高中 1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