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娟
摘要: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推進,信息化環境下傳統課程和模式正在進行改變,校園里,由教師、學生、課程構成傳統的三維課程結構正在轉變為新的由學生、數字化學習環境、數字化學習資源和教學支持服務組成的四維課程結構,教師將成為基于數字化環境、資源的學生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和服務者、信息化資源的整合者,課堂信息化教學的組織者。初中數學學科的老師們也在要順應時代潮流,為教育信息化2.0行動做著自己的努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信息技術;融合實驗
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目前我國的教育信息化進一步落實,教育信息化進入融合創新階段,各類機構加速布局競爭激烈,在線教育行業更好地促進教育公平。學校網絡基礎環境基本實現全覆蓋,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和教學應用水平大幅提升,大規模在線教育活動順利開展。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推進,信息化環境下傳統課程和模式正在進行改變,校園里,由教師、學生、課程構成傳統的三維課程結構正在轉變為新的由學生、數字化學習環境、數字化學習資源和教學支持服務組成的四維課程結構,教師將成為基于數字化環境、資源的學生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和服務者、信息化資源的整合者,課堂信息化教學的組織者。初中數學學科的老師們也在要順應時代潮流,為教育信息化2.0行動做著自己的努力。
一、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部分合現狀
理想和現實之間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一線城市的信息技術和初中數學教學和三四線城市的初中數學教學現狀有很大差距,不同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自覺性與自主性的要求以及考試評價等方面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融合效果。
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初中數學的學科特點是具有嚴謹的符號體系,獨特的公式結構,形象的圖像語言,它有三個顯著的特點:高度抽象,邏輯嚴密,廣泛應用。這些特點導致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有這些困難點:
二、初中數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困難點
(1)基礎編輯方面的問題。初中數學學科符號公式、圖像、圖表等編輯困難,初中數學課上應用信息技術,需要老師花費不少時間學習新型軟件的操作,比較耗費時間。例如繪圖軟件《幾何畫板》是一款對數學教學應用及其廣泛的軟件,網上的教程也很多,幾乎所有的初中數學老師都知道它功能強大,對初中教學教學很有幫助,但是很少有老師專門的進行《幾何畫板》的系統操作與學習。
(2)課程資源問題,缺少針對講解重難點知識的優秀資源少,大量豐富的信息技術資源,未能對口師生實際需要,其設計與開發容易忽視特定數學內容和教學理論與規律,質量參差不齊,教師和學生使用起來并不方便,未能充分提升教育生產力。
(3)自主探究問題。缺少支撐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學習工具方法。學生的預習需要適合他們的導學案或記筆記的方法。不少老師不知道這些方法。例如康奈爾筆記法,這種記筆記的方法廣泛運用于上課、讀書、復習、記憶、會議記錄等地方。三四線城市的初中數學教師應用的它的老師并不多。
三、初中數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對策
1.附帶初中數學基礎編輯功能。日常初中數學教學軟件中提供數學常用的基本圖形和表格,數學符號圖表,公式圖像方便教師備課時插入編輯調用。提供滿足教師備課授課的教學資源,例如教學中常用生活中情景圖,數學模型圖,支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動畫等媒體素材。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輔助軟件中函數圖像繪制工具、尺規作圖工具、驗算畫板等,課堂上,初中數學老師根據需要可以隨時點擊使用,方便快捷,效果直觀明了。
2.進行專業工具軟件的培訓學習。很好的滿足教師的個性化教育需求,為老師構建講解,探究訓練環境,積累教學活動經驗提供幫助,還有教師進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及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輔助工具,如常用的測量、計算工具、函數繪圖工具、幾何體繪制工具等。例如電子交互白板的軟件中就有很多專門為初中數學課堂設置的基礎知識課堂和幾何原理的驗證視頻,需要老師在備課加入到教學設計中。借助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探究中考數學中的動態幾何問題和驗證幾何定理等;GeoGebra用于數學教學,與幾何畫板對比,其代數功能更為突出,更容易操作,而且是免費軟件,方便易學。
3.篩選重組網上信息化數學資源。學習資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基礎。面對海量的各種優質的教學視頻(如名師教學、精品課程等)、交互媒體資源等學習資源,教師不僅要掌握基本的研發信息化初中數學資源的技能,更需要的是結合自身及學生的特點,在堅守集結了眾多專家、學者智慧的教材之外,用創新的理念和眼光,拓寬視野,甄選、挖掘、整合優質的學習資源,優化其呈現方式、組織形式,有目的地推送給適合的學生,加以詳細具體的管理制度,會有很收好教學效果。例如,“洋蔥學院”平臺線下和不少學校合作,實施課前視頻預習+康奈爾筆記,課上學生展示反饋疑問+物理課堂師生答疑,課后拓展練習+個性化的作業推送,很好的構建了線上與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另外,還兼備了多元化追求,如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互融合、在線測評與線下紙筆測試相融合等特點。
4.精準評價學生學習和行為。對學習結果的評價反饋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好的激勵和引導功能,是初中數學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這也是一項非常細致煩瑣、體現精準化和個性化的工作。教師通常很難通過課堂教學同步的提問與觀察來完成,需要借助課后的作業、階段性測試及其批改、分析才能完成。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學習平臺的在線測評及輔導功能,更有針對性地完成教學評價與反饋。例如,班級優化大師里提供的豐富的測試題目、靈活的測試方式、多樣的學生行為評價與統計分析、精準化和個性化的問題診斷,可促成更高效的教學評價與反饋。
結束語: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教育的融合正如火如荼,“融合”的核心不是用技術去強化傳統教學,而是用技術去創新教學。要做到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真正發揮作用的不僅是靠技術本身,還更要有智慧的老師,智慧的教法和學法。融合創新,智能引領,啟迪學生的智慧火花。
參考文獻:
[1]王建芳.信息化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及反思[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7) :27-28
河南省濮陽縣第二中學 河南 濮陽 4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