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構建學習型、服務型與創新型大學生黨支部是高校提升自身學習能力、服務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重要路徑,同時也是新時期黨的重要建設方針。“三型”黨支部建設能夠確保高校在社會主義形勢下掌握正確辦學方向,并有效培養高質量人才。在“三型”黨支部建設中存在著問題與阻力,例如大學生思想覺悟不夠、三型黨支部建設模式單一等,因此必須就這些問題引起重視,打破困境,解放思想,以提升高校大學生三型黨支部建設水平。本文就構建學習型、服務型與創新型大學生黨支部建設與實踐進行分析與探討,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三型;黨支部建設;實踐研究
引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點是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以上是十九大報告中的內容。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夠打破困境、突破阻礙、取得進步,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榮事業。所以新時期高校需要不斷創新,順應發展形勢,構建一支學習型、服務型與創新型的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為中國共產黨注入鮮活力,同時也能為中國共產黨的持續引導貢獻新生力量。高校在三型黨支部建設中需要發揮自身的教育職能,將黨建思想有效滲透在大學生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增強高校的辦學優勢,同時也促進大學生“三型”黨支部建設的順利進行。
1學習型、服務型與創新型的大學生黨支部建設涵義
“三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黨的重要建設方針,以下是具體分析:
學習型大學生黨支部建設要求大學生在不斷學習、會學習的基礎上創新學習思想以及計劃,從而制定出完善的學習機制,實現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的黨內學習,以提升黨支部全員的學習力[1];
服務型大學生黨支部建設是以黨的基本理論為根本,結合學校師生以及社會需求,拓展服務路徑、完善服務機制、提升服務水平,以加強黨支部的服務意識,提升黨支部的凝聚力;
創新型大學生黨支部建設則需要黨支部順應國家、黨內、校園等的形勢變化,對工作思想、工作機制、工作內容、工作氛圍等作出有效創新,以提升自身的創新水平,促進增強大學生黨支部的鮮活性[2]。
構建學習型、服務型與創新型的大學生黨支部建設是一項整體的體系建設,是以學習為根本,以服務為宗旨,以創新為動能的全面黨支部建設路徑,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是“三型”黨支部建設的核心內容。
2 構建“三型”黨支部建設所面臨的阻礙
2.1學習觀念較為落后
高校黨支部在學習黨內知識時缺少科學先進的學習觀念,不能有效落實終生學習、全面學習、積極學習、活學活用的學習理念,大學生也缺少積極的學習動力。另外,黨內學習內容較為單一,以政治理論知識為主,內容較為零散,不具備全面性以及系統性,并且也缺少明確的學習制度、激勵政策以及考評機制。
2.2服務認知不夠
在大學生黨支部,對大學生只注重管理,缺失服務意識的培養,導致大學生欠缺對服務的認知能力。另外,學校針對大學生黨支部的服務平臺僅限于志愿活動,缺少黨內鼓勵、幫扶、心理教育以及就業指導的多元化服務平臺,也欠缺符合社會發展形勢以及用人需求的服務培訓機制。另外,缺少完善的監管評估機制,難以有效提升大學生黨員的服務能力[3]。
2.3創新思想不夠
大學生黨支部在長久的工作中一直沿用傳統的思想以及方式,在工作開展流程中缺少創新精神,同時也缺少創新環境以及創新模式,以至于在開展黨建工作時,不能根據形勢改變而做出正確的工作調整,造成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缺少凝聚力。
3構建“三型”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實踐措施
3.1創新大學生黨支部建設思想
思想是行動落實的前提條件也是必要基礎,如果欠缺創新的思想觀念,那么就不會產生新思路、新想法、新措施,這需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認識。
首先需要積極引入先進的學習觀念。支部要摒棄傳統的大學生學習觀念,大力提倡應用學習與實踐有機融合的觀念輔助學生加強實踐學習以及深入群眾學習,以此才能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其次需要加強服務認識。要以為人民服務作為基本宗旨,需要支部積極培養并強化服務認識,進而作為核心目標開展相關工作。除此以外,還需要科學定位自身角色,需要由管理型轉變為服務型,端正服務態度,在為師生服務基礎上將服務內容擴展到社會,并且完善服務平臺,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不斷強化服務認識;最后需要加強創新思維。創新是組織積極發展的內在動力。支部需要以創新作為驅動力,重視大學生黨員創新思維以及改革精神的落實,需要具備強大的意志力以及自制力和自覺性。
3.2拓寬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學習內容
社會在不斷地向前發展,支部建設工作需要與時俱進,順應社會發展趨勢。
首先需要積極完善學習內容,學習內容不但要包括共產黨黨史、相關理論以及方針政策,而且還需要掌握專業技能,加強聯系政策以及專業知識,加強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可以提升思想觀念認識;其次還要拓展服務范圍。支部不但要提升服務質量,而且還要深入社會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和作用,貢獻自己的力量,推動社會發展,從而才可以實現支部服務工作的可持續性。
3.3拓展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服務平臺
高等院校黨支部建設要滿足社會發展需要,依據時代發展需求,在此基礎上探索新思路、新路徑。當下社會是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先進的技術被積極廣泛地應用到了各個行業領域的發展工作中去,因此需要積極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將當下應用比較廣泛的微信、微博、QQ等工具引入到支部建設工作中,進而可以有效地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能夠彌補傳統工作模式的缺陷,從而可以深入社會、深入生活、深入學生,加強線上線下模式的有機融合,可以拓展并完善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服務平臺[4]。
3.4優化并完善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管理機制
科學完善的管理機制是黨支部建設工作開展的積極保障條件,支部建設需要重視健全學習制度,需要明確學習目標,科學地設計學習規劃,積極開展學習活動,以確保學習工作能夠正常有序地進行。完善支部建設的管理機制,走進學生,獲取學生對于學習以及生活的具體意見和建議,還需要掌握學生身心健康以及實踐活動方面的需求,在能夠提供良好的服務的基礎上,優化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管理機制。在這個過程中,黨部黨支部建設的新思路、新想法得到積極廣泛地普及,從而可以營造良好的改革創新建設工作氛圍,確保具備良好的工作動力。
結語:綜上所述,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大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是當下極其關鍵和重要的工作內容,同時也是一項長久性的黨建工作,這需要秉持學習服務創新觀念,順應社會發展趨勢,滿足高等院校發展需求,依據學生的具體特點,積極深入探索并完善,從而培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服務認識,創新觀念認識等,進而可以增強支部在高等院校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動力。
參考文獻:
[1]張一鳴:《高校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建設研究》,《山西青年》2018年第 9期
[2]湯振華,陳秀純,吳夢:《民辦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以廣州商學院為例》,《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年第 10期
[3]賈飛,李龍翔.創建學院“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學生黨組織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7(25)
[4]杜云,洪霞,姚寧.“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基層黨組織建設:以淮海工學院圖書館第一黨支部為例[J].領導科學論壇,2018 (111)
作者簡介:
劉亮(1980.4~),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湖南省益陽市),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職稱:政工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