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葉波
本文遵循《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與高中體育新教材,實施體育核心素養。對學校原有的選項課程進行調整與新的構建,以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新的體育選項課程體系,探索高中體育選項課程內容,以及選項課程實施的途徑和方法,并從課程結構、選項方向、選項教學、教學評價四個方面來進行新的突破,肩負起體育學科人才培養的重任。
新教材在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提出培養高中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將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三個方面的學科核心素養體現與融合于健康教育知識、體能知識、體育文化,以及各運動技能中。同時新教材非常重視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以學習情境為切入點,將體育與健康的知識、技能、方法與實際運用相結合。深入挖掘各項教材內容的運動特點和育人價值。
1 立足學校實際,對高中體育選項課新構建
1.1在原有選項課程的基礎上,重建課程結構
《課程標準(2003版)》分為必修部分和選修部分,設置水平五和水平六兩級學習水平。要求學生修滿11學分,包含田徑類1學分、健康教育專題1學分,除此之外學生可選擇其他系列中的某些模塊進行學習。新的選項課程按照新課標新教材要求,學生需要修完12個模塊,獲是12學分。其中必修必學2學分,為體能模塊和健康教育模塊;另外10學分為必修選學,從球類運動、田徑類運動、體操類運動、水上或冰需類運動、武術與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類運動與新興體育類六類運動技能中選擇。根據我校實際情況,選項內容我們從球類、田徑、體操、武術與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新興體育五大運動技能中選擇。
1.2 遵循新課標新教材基礎上,重定選項方向
開設運動項目模塊,進行選項學習,是分班教學的第一步。首先要明確選項的目的。針對必修必學的內容是對全體學生學習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共同要求,而必修選學則是為了學生能夠形成運動愛好和專長以及個性發展的需要。在此基礎上,確定開設選項的依據。
設置選項項目,充分考慮不同運動項目對體能和技戰術水平等要求,以學生的實際運動能力與身體機能狀況為基礎,從而使選擇的運動項目,能達到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其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設置選項項目,需要依據學校實際,整合學校體育資源,是合理確定選項項目的基礎與前提。根據我校現有的場地,田徑場、籃球館、足球場、形體房、乒乓球館與攀巖墻,并結合現有10位體育教師專長與學校對重點體育特色項目的發展,最終確定選項項目:傳統體育項目(傳統健身)、新興體育項目(攀巖)、球類項目(籃球、足球、乒乓球)、體操類項目(健美操)。
1.3 落實體育核心素養基礎上,重構選項教學
選項分班教學,是目前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行之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根據課程結構的重構與選項方向的新確定,建立相應地新的選項教學。
原選項教學是打破五個行政班級并按五個運動項目重新組建五個新的選項班級(籃球班、健美操班、乒乓球班、羽毛球班、足球班),現將五個行政班級按七個運動項目組建七個新選項班級(籃球班男、籃球班女、形體·健美操班、乒乓球班、足球班、攀巖班、傳統體育班)。擴大選項范圍,縮小選項班級人數,更好地照顧學生的運動喜愛,與滿足選項教學場地與器材的需要。
進行選項教學,一般需要經歷選項學習動員、學生填報志愿、根據志愿分班、合理安排課表等幾個步驟。原選項分班主要依據學生的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實施,現選項分班根據學生的體質健康標準成績、運動項目與選項志愿三者的結合實施。首先按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成績的高低排序進行先后順序進行選項;其次當選項班級規定人數額滿時,該班級不再選項,只能選擇額未滿班級。采取這種分班操作方式,體現公平性,也促進學生重視體質健康標準,同時也讓學生珍惜所選的選項班級與熱愛所選的運動項目。
遵循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結構化、情境化,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因此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作為重點,將知識點的教學置于復雜情境之中,努力讓學生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引導學生用結構化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體育與健康實踐中的問題。例如乒乓球教學中,設置教學小組團體賽,圍繞賽制,分組參與比賽與裁判工作,制定比賽分組表、比賽積分表及戰術安排和實際比賽情況為重點設計學習情境。努力讓學生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發展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從而提高學科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寧波市五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