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雪晴 劉永



摘要:目的:探究CT增強掃描生成圖像對直腸癌術后復發患者的診斷效果。方法:選取山東省濟南市某醫院2020年6月到2021年3月期間入院治療的40例直腸癌術后復發患者,分別進行CT平掃及造影劑增強掃描,將患者手術及病理結果作為檢驗金標準,對平掃和增強的“淋巴結轉移患者、侵及周圍臟器患者、腸壁增厚患者”檢出率進行比較。結果:CT增強掃描在直腸癌術后復發淋巴結增厚、侵及周圍臟器、腸管壁增厚中的檢出率均顯著高于平掃(P<0.05)。結論:CT增強掃描在直腸癌術后各診斷指標中的檢出率均大于平掃,有利于臨床醫生準確評估直腸癌患者的預后情況、病變狀態,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CT增強掃描;直腸癌術后復發;應用價值
全球范圍內有多種惡性腫瘤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結直腸癌便是其中之一。從美國近些年的惡性腫瘤發病及病死率來看,結直腸癌位列第三 ,在我國,結直腸癌在全部惡性腫瘤排名中占據第3~5位。直腸癌發病病因尚不明確,社會、生活、遺傳等綜合因素都可以導致其發病。
直腸癌術后復發是指直腸癌患者在進行手術根治性治療后,在多于兩年的復查期間,在之前的原發病灶或術區周圍發現與該患者第一次手術后病理結果一樣的病灶。在這些復發中,最常見的部位為吻合口區、周圍的淋巴結及手術野內周圍組織器官的復發[1]。直腸癌患者術后復發的檢查及效果評估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話題。CT增強掃描具有操作簡便、無創、可重復掃描,且密度分辨率高等優勢,一直作為影像輔助檢查應用于臨床。
1 研究對象
1.1 一般資料
選取山東省濟南市某醫院2020年6月到2021年3月期間收治的40例直腸癌行手術治療后患者,均由手術及病理證實為直腸癌術后復發,對其進行回顧性研究分析。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30~80歲,平均(52±1.25)歲。
1.2 納入標準
(1)30歲~80歲間的原發直腸癌腫瘤患者;
(2)行根治性手術治療術后者;
(3)術后由手術及病理證實為術后復發患者;
(4)臨床資料完整者。
1.3 排除標準
(1)患有肝腎等嚴重器質性障礙,存在血液循環障礙,生命體征穩定性差,對碘造影劑過敏;
(2)正在接受甲亢治療;
(3)肺和心臟患有嚴重疾病;
(4)患有癲癇或其他急性神經疾病;
(5)骨髓瘤和副球蛋白血癥;
(6)高胱氨酸尿;
(7)有其他腫瘤發生史,即非原發直腸癌。
2 研究方法
2.1 檢查方法
對40例患者先進行平掃檢查,后行CT三期動態增強掃描。
2.2 觀察指標
圖像掃描完成后上傳到PACS系統,按照層厚1mm的標準對這些圖像進行重建。 將影像診斷醫生在CT平掃和增強掃描中診斷出的直腸癌復發淋巴結轉移、侵及周圍臟器、腸壁增厚患者的結果在手術及病理結果基礎上計算檢出率,其計算方法為:檢出率=直腸癌特征復發例數/手術及病理例數×100% ,并進行比較。
2.3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2.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使用χ2檢驗,認為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研究結果
3.1 直腸癌術后復發淋巴結轉移檢查結果對比
患者經手術及病理檢查證實有30例患者出現淋巴結轉移,CT增強掃描檢出27例、漏診3例,檢出率為90.00%,CT平掃檢出21例、漏診9例,檢出率為70.00%。CT增強掃描檢出率明顯高于平掃(P<0.05)。見表1。
3.2 直腸癌術后復發侵及周圍臟器檢查結果對比
患者經手術及病理檢查證實有28例患者出現直腸周圍組織臟器被侵及情況,CT增強掃描檢出26例、漏診2例,檢出率為92.86%,CT平掃檢出23例、漏診5例,檢出率為82.14%。CT增強掃描檢出率明顯高于平掃(P<0.05)。見表2。
3.3 直腸癌術后復發腸管壁增厚檢查結果對比
患者經手術及病理檢查證實有38例患者出現腸管壁增厚現象,CT增強掃描檢出35例、漏診3例,檢出率為92.11%,CT平掃檢出31例、漏診7例,檢出率為81.57%。CT增強掃描檢出率明顯高于平掃(P<0.05)。見表3。
4 討論
直腸癌術后復發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幸福指數取決于對復發病灶的及早檢出和準確治療,早期腫瘤患者的臨床癥狀多不明顯,因此對這類病人的診斷相對局限。在直腸癌術后復發患者中,進行手術根治性治療的患者,其直腸和肛門都已切除,無從進行指檢,定時復查便是他們及早發現病灶及早治療的必不可少的手段,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再次出現臨床癥狀。本研究發現,CT檢查快速且操作方便,病灶區會出現環形強化或不規則性強化,能在圖像上準確的顯示手術區及周圍區域的病變。
綜上所述,CT增強掃描在直腸癌術后復發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高于平掃,可以更準確反映患者的身體狀況、病變大小形態和位置,對直腸癌預后可進行有效評估,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林琪煌.直腸癌根治術后局部復發的相關因素及再治療的效果分析[D].福建醫科大學,2018.
通訊作者簡介:
劉永(1982-),男,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醫治則治法理論與臨床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