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體育教學是從近幾年才開始被社會大眾所關注,所以各大高校在開始將體育教學作為重點時,需要面對的關鍵問題便是缺乏體育教師人才,雖然也有部分高校存有一些體育教師人才,但根本無法在同行競爭中留住人才。為了保證現有人才得以保留,并吸引更多體育人才的加入,現代高校需要積極開展體育教師管理工作,并在其中靈活運用激勵機制,通過激勵機制促使體育人才在教學之中更加積極,從根本上強化高校體育教師管理水平。
1 激勵機制在高校體育教師管理中的運用現狀
1.1 物質激勵力度不足
雖然大部分高校在運用激勵機制時,都明確了解物質激勵屬于主要途徑,但并不是所有高校都愿意在激勵方面花費大量資金,雖然在管理工作中也會開設物質激勵機制,但物質激勵力度微乎其微。這種激勵機制根本無法為體育教師起到任何吸引作用,甚至會導致體育教師認為這種激勵機制代表高校發展能力較差,從而產生離職心理。
1.2 情感激勵過于忽視
部分高校在開始運用激勵機制后,單方面認為激勵就是為教師提供充滿吸引力的條件,如:工資待遇、績效獎勵等,但也有很多體育教師并不是十分看重物質條件,這類教師會在諸多高校中挑選工資待遇較為合理,但能夠滿足自身情感需求的高校任職。這完全可以表明情感在激勵機制中也屬于關鍵部分,實際上并沒有幾所高校會在運用激勵機制時構建情感激勵機制,最終導致激勵機制在體育教師管理工作中的實際效果不夠理想。
2 激勵機制在高校體育教師管理中的運用途徑
2.1 明確物質激勵機制
在對高校體育教師展開管理工作時,激勵機制運用的主要途徑便是物質,任何人才對于物質都有著明確標準,如果高校無法滿足物質條件,體育教師就容易被其他高校撬走,因此,在高校開展體育教師管理時必須明確物質激勵機制。
(1)保證物質激勵公平性
公平在物質激勵機制中屬于核心部分,如果高校無法保證所有教師的物質激勵機制完全公平,就會導致體育教師對高校產生抵觸心理,并認為同樣身為教師,自身職責與工作內容完全相同,但在物質激勵機制上卻存有較大差異。因此,現代高校若想在內部落實物質激勵機制,必須保證一碗水端平,對待所有學科都秉持相同待遇,保證所有教師在物質激勵待遇上完全公平。
(2)增加物質激勵差異性
以上提到的物質激勵公平性是在教師職位相同的情況下,但在體育學科中并不是所有教師都能達到標準要求,可能部分教師屬于優秀教師,也有部分教師屬于實習教師,如果這兩種教師的物質激勵待遇完全相同,必然會降低物質激勵機制的實際效果。因此,高校需要在體育教師管理中增加物質激勵機制的差異性,最好能夠保證兩種教師之間的差異性十分明顯,這樣既能突顯優秀教師對于高校體育的重要性,又能為實習教師起到激勵效果。
(3)確保物質激勵合理性
現代高校在管理工作中落實物質激勵機制時,大部分高校都會將備用金作為基礎,但長期如此必然會導致高校發展缺乏資金支持,而且當體育教師在工作之中獲取更多物質待遇后,物質激勵效果就會逐漸下降。因此,高校必須確保物質激勵待遇合理,盡量將物質激勵待遇控制在教師工資待遇之下,保證自身發展不會受到過多限制,并促使物質激勵機制效果越發理想。
2.2 合理運用情感激勵機制
對于現代教師而言,如果物質激勵效果最佳,那么情感激勵效果僅次于物質激勵效果,甚至對于部分教師來講,情感激勵效果遠比物質激勵效果更加有效,因此,高校必須同時注重物質激勵與情感激勵,并在體育教師管理工作中合理運用情感激勵機制。
(1)利用文化進行激勵
每一所高校都具備各不相同的獨特文化,在這些文化中不僅象征著高校的核心價值觀,也能代表高校的結構、作風以及戰略,而且高校文化對于高校的重要性,所有教師基本都有所了解。為了促使體育教師對高校產生歸屬情感,高校可以重新整理高校文化,并在其中融入體育教師的個人建議,通過高校文化拉近體育教師和高校之間的距離,促使體育教師對高校產生認可心理。
(2)注重榮譽激勵效果
任何人對于榮譽都有一種莫名的需求心理,這種榮譽對于體育教師更像是一種認可,代表高校對于體育教師能力的贊同。因此,高校在運用情感激勵機制時,可以定期組織體育教師開展優秀教師評審活動,由學生、校領導以及其他教師進行投票,這樣每一名體育教師都可能獲得優秀教師的稱號與證書,通過稱號與證書增加體育教師的被尊重心理,滿足體育教師的情感需求。
綜上所述,正常在高校針對教師團隊展開全面管理時,必須保證管理內容與方向足夠合理,通過合理方式增加教師對于工作的積極性。但大部分高校在針對體育教師開展管理工作時,雖然也在其中運用激勵機制,但并沒有切實理解激勵機制的運用真諦,不僅在物質激勵上力度不足,也沒有在管理工作中注重情感激勵。因此,現代高校必須在進行體育教師管理時,把物質激勵機制與情感激勵機制有機結合,從根本上發揮教師管理核心價值。
(作者單位:天津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