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世高
田徑是小學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一直以來在體育教學中,田徑項目缺乏新穎的教學內容,教師教什么,學生只能學什么,學生在體育課堂上主體地位被隱蔽,因此新課程標準中已經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樹立健康意識,也就進一步要求小學體育教學需要將學生發展作為中心。由此可知傳統的田徑體育教學已經難以適應當前教育發展的需求,教學過程中需要融入多元化、趣味化等元素,符合當前小學的興趣和認知,增強小學生的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1 小學體育田徑教學現狀分析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雖然國內大部分學校已經開始重視體育對于學生發展的作用,小學體育田徑教學問題如下:(1)場地設施不足。國內大部分中小校園的體育場地設施缺乏,僅僅只有籃球、乒乓球等訓練場地,而且少部分的學生才能夠參加訓練。遠遠無法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運動需求。(2)教學內容單一。小學體育田徑運動項目主要包含了走、跑、跳、投等,大多數教師訓練過程中內容往往局限于基本動作和基本知識。如跑步應注意的動作要領、課間操的動作等的講授,很少去考慮學生的感受,忽視了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也談不上根據學生個人的特點來設計不同的運動項目。
2 趣味田徑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的策略
2.1 選擇靈活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參與興趣
由于在傳統的小學體育田徑教學中,許多教師的教學模式較為單調,許多學生覺得體育內容過于枯燥和乏味,從而導致了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無法發揮出體育教學的效果。所以對于小學體育教學而言,教師首先需要重視學生的興趣,只要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自主快樂的氛圍,學生才能夠自愿地進行體育訓練。因此在開展田徑教學時需要靈活應用教學方法,具體如下所示:
一是采用變通法,大多數教師的體育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而許多體育訓練內容非常單調,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于田徑教育的形式進行創新,比如說將直線的跑步路線改成蛇形、波浪形、螺旋形,這種新穎的跑道形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將訓練項目改變成有趣的訓練內容,如將常規跑步細分為接力跑、短跑、花樣跑等。
二是采用模擬法進行教學,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大多數學生喜歡模仿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動物,因此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動畫人物講田徑訓練項目進行重組,設計符合學生的興趣的運動項目,比如蛙跳、鴨子學步、兔跳、智過火焰山”越過封鎖線等,從而使得枯燥的訓練項目變得更加的形象化,也提升了學生的積極性。
2.2 弱化田徑競技教學,合理安排練習強度
《小學體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體育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健康意識和積極的人生價值觀。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還未成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開展一些難度較大的田徑項目,不僅無法取得相應的教學效果,還將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講田徑項目的訓練難度降低,根據學生的體能、意志力等狀況合理安排田徑訓練項目。另外在訓練過程中還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增強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我堅持的意識。
2.3 運用分層鍛煉模式,尊重學生的差異性
不同的學生其性格、體能、興趣都有所不同,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根據學生的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從而滿足每個學生的體育訓練需求。一方面能夠提升體育成績較差學生的自信心,也能夠增強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分層教學法小組之間互相鼓勵和督促,提升了教學效率??傊?,分層教學法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分組,然后教師根據學生體能、興趣等因素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田徑訓練任務,有利于幫助學生獲取成功的喜悅。不僅如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關注體育成績較差的學生,督促學生開展田徑訓練,并給予其更多的關心和指導,促進學生提升田徑訓練的積極性。另外針對一些體能較好的學生,增設一些趣味性訓練,如接力跑、三級跳等,除此之外,體育訓練中需要意識到性別意識,對于女生增設耐力訓練的項目,針對男生增設爆發性的運動項目。
2.4 采用合作學習方法,讓田徑課充滿活力
傳統的體育訓練僅僅只有在籃球足球等體育訓練中才能提現團隊的重要性,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體育教學活動應當創設一個師生共同互動的教學場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設計出符合學生的鍛煉需求的田徑訓練項目。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從而使學生取長補短、集思廣益,提升學生的田徑水平。比如說在跳遠訓練中,教師可以設計單、雙腳跳團隊比賽的項目學組織學生分組一起練習。比如在投準練習中,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投擲,和小組之間的成員一起比賽訓練,如“炸坦克”、“打降落傘”、“排地雷”、“打雪仗”等。
3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田徑體育由于缺乏場地、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缺乏興趣等原因導致了當前小學田徑教育難以開展。本文認為教師應當結合具體情況,采取靈活的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的體能和興趣愛好,設計相應的訓練項目。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