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泓
摘 要: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市當中的道路與橋梁建設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市政建設的基礎工程,其質量直接關乎城市的發展。本文就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通病及改進措施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道路橋梁;施工質量;質量通病;改進
1 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通病
1.1 路面裂縫
現在道路運行過程當中,非常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路面經常會產生開裂。路面的裂縫在時間、開裂程度以及裂縫的類型上都會有所不同。這些不同的問題都會多少影響著整體工程道路的實地施工使用效果,裂縫的主要問題有水平裂縫以及橫縱裂縫等。經常會產生開裂的地方,一般存在于高填方以及開挖少的路段當中,對于不同的路面質量會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1.2 路面沉降不平
道路路面建設過程當中路面的平整問題是影響質量的關鍵性因素。若路面在施工過程當中的粗糙程度非常大,那么將會在非常大的幾率下,對駕駛的舒適程度造成影響,從而加速路面的使用效率降低,同時還會減少實際的使用壽命。與此同時,道路的凹凸不平,還會使行駛的車輛在長期的磨損下造成損壞,形成不同的安全交通隱患。出現這些道路不平的原因,一般都是在路基結構建設當中,對粗糙程度把握并不精細,沒有嚴格控制的基礎上,操作人員對這些現象并不重視而產生的。
1.3 市政路面隆起
市政道路經常出現隆起的問題原因很多,比如道路在施工技術選擇達不到對應的施工標準,技術選擇不合理。也有可能會是因為在施工過程中上對材料的選擇與實際情況不契合,甚至是氣候等因素使得施工材料的水分產生偏差,進而不能滿足整個施工的要求,所以才使得道路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裂縫和隆起現象。
1.4 道路路基建設通病
道路建設過程中路基的下沉問題是建設過程中的核心問題,在現代公路建設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因為路基下沉而出現的交通事故問題。路面兩側可能會因為受力不均勻而導致整個路面出現斷裂沉降,另外由于路基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軟土層,一般軟土層的存在也是造成路基下沉的主要原因,軟土層的問題處理不當就會使后續使用頻繁出現問題,造成這方面的事故和問題的原因可能由施工人員的技術問題引起或由于施工過后沒有進行及時養護而引起。
2 道路橋梁施工質量通病的原因分析
2.1 設計因素
全面的設計能夠使得道路橋梁工程的開展更具有全面性,并且也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其工程的總體建設質量。因此,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就需要針對于該工程的總體設計方針進行全面的探討,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實地勘察,然后在工程造價、施工技術的選擇和工期的制定上進行嚴格的篩選,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工程的最終質量。但是,由于在當前階段進行前期勘察的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常常會因為經費不足而導致對于資料的收集仍然只能夠停留在基礎的現有資料分析上,同時也無法實現對實際環境的有效勘察,致使對總體資料的把握缺少了真實性。
2.2 管理因素
(1)根據近幾年的施工數據,當前路橋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其施工質量與其施工團隊的協作性有關。首先,很多管理人員在施工管理的過程當中,缺乏對管理知識的認知,并且在管理體系的建立中,也缺乏團隊協作意識的培養,這使得團隊在開展施工時,管理人員無法通過自身職能的發揮來實現調解成員之間的矛盾問題;其次,由于管理層與施工層之間存在著機制上的不同,這也使得二者在進行溝通的過程當中,很難達到觀點一致的目的。(2)在橋梁工程開展的過程中,管理人員與施工人員必須進行有效的信息傳遞,才能夠提升總體的施工質量。(3)在施工管理的過程中,除了針對施工質量的有效管理外,也要對工作效率和執行效率進行有效的管理。工程在開展的過程中需要按期完工,這樣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為雙方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
2.3 施工因素
在施工方面,導致路橋工程的最終質量與其預期效果不一致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其施工單位的領導層對于其總體的施工質量并沒有足夠的重視,同時在施工時一味地追求施工利潤以及施工進度的超前,導致管理人員無法發揮其自身的職能,進而使得施工人員不按照施工的標準流程進行施工,從而最終的施工質量也就無法得到保障。針對于施工過程當中的偷工減料問題,也會加劇施工質量下降。因此,如果無法對其實行有效的解決措施,則會導致路橋工程的開展危及大多數人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3 改進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體系
在企業內部開展工程建設的過程當中,需要對其整體的質量建立監督體制,這樣才能夠保證在各個階段中施工人員能夠按照基礎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同時,針對于前期設計而言,必須要完成工程的地質考察,這樣才能夠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接收一手資料,還可以在進行工程擴建或者是工程升級時,針對原有資料和實際資料進行比對,進而保證其設計的合理性能夠獲得提升。
3.2 應用現代管理的管理原則
首先,領導需要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并且要從底層抓起,層層遞進進行質量上的監督,這樣才能夠在確保總體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的進度,同時也能夠降低由于施工失誤而導致的資金投入過多的問題;其次,在進行檢驗的過程當中,需要應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數據的收集與統計,這樣才能夠提升檢查的力度,并保證對其送檢結果進行及時公布,從而有效提升總體建設的質量。在實行質量管理的內容上,需要針對不同的施工項目進行細分,然后通過會診制度的建立,實現推動管理人員職能的有效發揮,一旦在施工過程當中發現了施工質量問題,通過管理人員的會診分析,就能夠進行層層排查,進而做到查缺補漏,將質量問題及時消滅在萌芽當中。
3.3 充分利用工程監理
首先,對于整體機構的設置而言,工程監理師可以有效實現在設計階段優化其設計的內容,并且可以在招投標階段降低不良單位的投標成功率;其次,根據人員的配置上來看,優秀有經驗的監理工程師能夠及時到崗,還能夠根據工程的總體施工內容進行人員上的劃分,以此來彌補內部管理人員不足的問題;最后,由于隱蔽工程在開展的過程當中需要經過多方注意,這樣才能夠降低后續施工的問題顯現,而監理人員自身有著良好的交接班制度,能夠時刻對隱蔽工程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并通過上下交接程序來實現對資料的有效控制,進而就能夠在出現問題的第一時間內,通過回溯來找到問題的源頭,從而進行權責的劃分。
3.4 科學有效地評價施工項目
在施工的過程當中,管理人員不管是在工程的伊始,還是在工程的竣工驗收階段,都需要對工程進行全面、科學的有效評價,不能夠摻雜一點水分,這樣才能夠嚴把質量關,降低工程的隱患,確保工程在投入使用后能夠在服役期間內有效保證自身的質量。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階段,導致路橋工程開展時其施工的質量通病產生的原因有多個方面,但是只要保證在施工的過程當中能夠從管理人員入手,并保證管理體系的有效建立,就能夠弱化這些因素的存在,同時也能夠做到查缺補漏,將質量通病扼殺在搖籃當中。
參考文獻:
[1]趙澤.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通病的預防及處理措施[J].居舍,2019(11):20.
[2]葉宇宇.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通病預防處理措施[J].住宅與房地產,2018(19):55.
[3]馬曉.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通病預防處理分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10):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