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周利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探究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實施應用護理風險管理措施的實際效果并進行總結分析。方法:從我院普外科手術患者中選取191例患者參與本次醫學研究,我們將這些患者各自分為97例Z組與94例X組,在兩組患者均開展規范化護理工作中,在X組患者護理過程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工作,觀察實際結果并進行分析。結果:在護理風險狀況統計中得知,兩組護理風險率在對比中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X組護理風險率顯著低于Z組,組間統計學意義顯然具有相應的成立條件。結論:普外科護理管理過程中開展護理風險管理工作,可以顯著控制護理風險狀況的產生,促進護理管理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普外科護理管理;護理風險事件;護理質量對比;管理質量
引言:
在醫院科室中,普外科護理工作對護理人員具有更高的要求,然而許多外科疾病在手術治療后均有可能會出現各種類型的并發癥,導致實際治療效果普遍較差,因此在實際護理中需要應用護理風險管理措施,提高護理風險預防質量,以便于盡快控制各類護理風險事件的產生,為患者正常護理做好基本的保障作用[1]。對此,本文研究在探究護理風險管理的實際應用效果中,從我院開展研究,具體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常規資料
研究時間在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在這段時間內從我院普外科手術治療患者中選取了191例患者,邀請這些患者參與本次醫學研究,我們統計這些患者常規資料并進行隨機分組,各自分為Z組與X組,對比常規資料如表1:
對比兩組患者常規資料,患者均滿足研究標準條件,尚無影響研究開展因素所存在,可開展下一步研究工作。
1.2研究方法
對兩組患者開展規范化護理管理工作,對X組患者增設護理風險管理工作,統計對比后續結果并進行分析。
規范化護理管理工作:做好對患者病情的監控工作,一旦出現任何異常狀況需要盡快報告并采取針對性處理措施。在護理工作中,護理操作細節必須要結合規范標準開展,同時做好對患者身體指標的檢測工作,為患者在飲食、睡眠、鍛煉等方面提供指導建議。
護理風險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完善現有的護理制度,優化護理流程并提高護理質量,針對各類護理器械、物品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水平,做好應有的保養、維護工作,定期開展藥品器械檢查工作,對于不同疾病類型所用到的藥物、器械、工具需要加強分類存放質量。同時需要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強化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技能,同時還要盡快意識到護理風險控制的重要性、不斷完善自身的護理風險防范意識,使護理人員能夠做好對患者的心理疏通、引導工作,減少患者心理風險問題。最后還要能夠加強患者藥物、疾病等方面的知識講解質量,促進患者護理依從性得到提升,為患者飲食、行為做好基本的管理計劃,促進整體護理質量的提升。
1.3觀察指標
統計患者護理風險事件、計算護理風險率并進行對比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開展統計與分析,根據組間數據對比結果計算P值大小,分析統計學意義是否成立。
2.結果
從表2統計結果來看,Z組中出現了7例護理風險事件、7例護理糾紛事件以及7例護理投訴事件,總護理風險率為21.65%,而在X組中出現了2例護理風險事件、1例護理糾紛事件以及2例護理投訴事件,總護理風險率為5.32%,將兩組護理風險率在客觀性對比與統計學軟件計算中得知P值大小為(P=0.0339),因此在護理風險率的組間對比中統計學意義顯然成立。
3.結論與討論
一般來說,在普外科護理工作中,疾病種類與患者數量普遍十分多,導致實際護理工作量相對比較大,在護理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護理風險事件,引起各類護理糾紛、投訴等事件,對患者實際護理質量必然會產生負面影響。在實際護理過程中可以顯然看到,許多護理人員可能會與患者產生護患糾紛事件,出現這樣現象的主要原因不僅與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有關,更與護理人員在和患者相處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人文關懷護理質量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事實上,普外科護理過程屬于護理風險事件率相對較高的科室,實際護理風險因素仍舊有很多,比如護理人員缺乏專業知識、沒有完善的自我保護意識,在記錄各類護理事件中時常會產生漏記問題,還有時候會出現個別護理人員不尊敬患者的現象,因此在護理過程中,必須要加強護理風險管理質量,與患者之間形成良好的護患關系,促進患者護理順從率得到提升,對于減少護理風險事件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此外護理人員也需要盡快加強自我保護意識,促進個人綜合素養與專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為患者提供更為完善周全的護理服務[2]。在這次醫學研究統計結果中可以發現,增強護理風險管理工作,對于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產生方面體現出了重要的意義,建議加強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輝, 續梅瑩. 基于智慧病房護理管理系統的多角度干預在護理中斷事件觀察中的應用效果[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21, 27(01):85-88.
[2] 李亞楠, 劉丹. 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飲食保健, 2020, 007(009):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