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
摘要:在教育深度改革的背景之下,對于小學語文作業的布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語文作業的布置既要把握創新性、層次性、也要具備趣味性,積極打破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在作業設計中注重突出作業的層次設計特征,符合所有學生的發展要求,同時作業內容也要積極做調整,增加趣味性作業內容、實踐性作業內容以及創新性作業內容,牢牢抓住學生的身心特點、年齡特征有針對性的展開作業訓練,這樣才可以有效把握學生發展特征,推動學生成長與進步。
關鍵詞:小學語文;分層作業;設計
引言:作業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幫助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也是提升學生認識能力的一種方法。新階段的教學時期,作業設計需要堅持分層設計作業原則,在作業的設計中針對性學生的綜合特性,如學時、年齡、興趣、創造性等特征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作業內容,這樣更有利于推動學生發展,讓學生獲得更加科學、有效的發展機會。
一、小學語文分層作業設計的內涵研究
這些年,新課程教育改革已經在中小學生教學中積極推廣并實施獲得了非常好的反響與應用效果,尤其是小學教育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小學語文教育作為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教師、父母對于語文作業的設計都非常的關注,作業的設計好好往往影響著學生的發展與知識的掌握、鞏固效果,因此在這些年,很多家長都會參與與到學生作業的訓練中來,幫助學生一同克服作業。不過在語文實際作業布置中,一致存在一些問題備受爭議,如很多學生會抱怨作業量大、作業難度高、作業設計的針對性差等問題。這些問題或是學生提出,干脆就不做作業,又或者學生家長在家長群中指出,提到家長輔導學生作業越發困難,有些小學生作業家長都不會做更別提小學生,這種不具備意義的作業不僅浪費學生的時間,更不利于教學的發展。因此,這些年,作業如何設計,布置受到了社會的熱烈關注,如何更好的設計作業,符合學生的發展要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能力提升,就應該在作業布置中做好分層布置作業的討論。作業的布置應該講究差異性、能力層次性、興趣性。不應該在作業設計中加入態度復雜元素、抽象元素,這并不適合所有學生,同時作業的量應該有一個取舍,不應該集中于書面作為,需要積極打破桎梏,在原有基礎作業中融入聽、說、讀、寫、課外實踐、角色扮演、作業材料收集等內容,讓原本枯燥的作業更豐富、趣味化,這樣學生的參與性可以得到保障。開展分層設計也符合學生的要求,每個人都可以實現教育,更利于學生的發展。
二、小學語文分層作業設計注意事項
小學生受到教學環境、天賦、自身努力等因素,每個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是存在明顯差異的。這種學習差異雖然不大,但是方法學習環境、作業布置上,卻很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值得每一個教師的關注。因此布置語文作業,切忌不應該以應試教育思想進進行作業的安排,作業量應該合理取舍,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作業量可以做區別。同時作業的設計也應該考慮完成的時間,有的教師靈活變通性很強,會嘗試把作業內容從書面換到實踐,如安排學生完成家庭勞動來替代家庭作業,并第二天的課堂中進行勞動體驗反饋。這些都可以靈活調整學習的時間,也更符合學生的發展要求,讓每一個學生都具備進步的空間。
不同層次的學生其實際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對于作業的設計。既要把握量與時間,更要把握集體能力提升與個別能力提升。也就是說作業設計的基礎作業的基礎部分必須適合全體學生的發展要求,再根據學生能力的不同,增加不能力層次學生的作業量與作業難度,但都需要把握在一個科學作業時間,這樣更利于學生的發展,不能盲目性布置作業,更不能不考慮作業的整體設計要求,難易程度、時間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合理取舍,做好分層設計這樣才符合學生的發展要求。
三、小學語文作業難度的分層設計
在具體的小學語文作業布置中,即便作業的設計與布置都是一個教師所完成,都需要明白受個體、環境、家庭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學生學習能力是存在差異的,這使這些學生形成不同層次的語文學習能力。針對這種學習能力方面存在的差異化的事實,需要注重對不同類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行確定,并根據這些能力區間來設計適合不同層次區間學生的作業內容與作業數量,這樣更利于完成教學目標,并保障學生整體學習效果。最終可以根據作業難度進行分層設計、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分層設計,這樣做有利于促進班級學生的共同進步。
就比如說在學習課文《和時間賽跑》一課時,教師就布置了這樣的作業:作業一是摘抄有關珍惜時間的語句;作業二則是讓學生回家收集有關于時間的名言警句與故事,并在課堂上進行陳述;作業三是寫一篇關于珍惜時間的感受的小短文,學生可以結合自己對時間的理解進行闡述。三個作業并沒有具體的能力要求,但是可以讓學生任意選擇一個去完成,這樣的作業選擇每個學生都更容易接受,獲得的教學反響也更好。同時也可以根據學生自身能力水平的不同確定基礎、發展、創造這三級層次作業,所有學生需要完成基礎作業,能力中等學生則要完成發展作業,而成績優秀的學生則需要完成創造作業,這樣的分層設計更能滿足學生要求,起到提升學生整體能力的效果。
四、按照作業量實施分層
上面說道,受環境、個人素質、家庭環境等因素,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存在明顯差別的,因此作業的設計應該把握作業的量,合理進行分層設計,如成績優秀的學生在合理時間內作業量更多,中等、薄弱學生作業量相對較少,難度更易這樣利于學生短期內能力的提升,并保障學生整體的發展。
比如說在完成《秋天》這篇文章的教學任務后,教師按照學生情況設置不同層次的作業任務。包括了背誦課文、記憶生字詞。同時增加難度的內容有故事情節的概述、重點句詞的賞析、文章主題的概括等。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實際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應該在認真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找到其中的重點內容,針對學生的特點及實際的需求去設計作業內容,讓學生能夠在原有的、冗雜的作業中得到解放,實現作業設計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白娥.小學語文家庭作業分層布置的嘗試[J].人生十六七,2018(02):48.
[2]周磊峰.論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價值取向[D].蘇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