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湖南高職院校綜合實力評價的時代背景出發,通過對相關研究的學術史進行梳理,選擇長沙16所高職院校為實證研究對象,在初步構建評價體系的基礎投入、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和社會聲譽等一級指標后,對二三級指標進行數據收集、歸一和計算分析,基于層次分析法與模糊數學法對構建高職院校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權重賦值,最終確立湖南高職院校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權重。
關鍵詞:高職院校;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
一、引言
十八大以來,教育評價特別是職業教育評價工作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2019 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強調要“以學習者的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和就業質量,以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為核心,建立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為新時代的高等職業教育及院校評價工作提供了新思路與新要求。高等職業院校評價政策不斷發展完善,指導著高等職業院校評價工作。然而,現有的省內高等職業院校評價指標體系大都承襲自本科院校評價,體現高教特征但缺乏職教特色。隨著高職院校的發展與評價工作進入了新時代,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有效、準確地評價我省高職院校的發展實力與潛力,是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此外,評價指標體系的框架體系是否科學、指標選擇是否具有代表性、數據來源是否真實可信,這些都是我省高職院校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面臨的現實問題。為此,特提出本研究主題:湖南高職院校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二、高等職業院校評價相關研究現狀
1.關于高等職業院校評價的理論研究
近年來,學者們對高職院校評價較為關注,產生了大量關于高職院校評價的研究成果。在高職院校的評價內涵與目的方面:樊明成認為高職院校評價內涵是動態變化的,其終極內涵是評選出“引領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高職院校”;在高職院校評價對象方面:常見以公辦、民辦等辦學性質,示范、骨干等建設計劃,綜合、理工等辦學特色為對象展開研究;在高職院校評價視角方面:主要集中于內涵式發展、核心競爭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利益相關者等研究視角;在高職院校評價指標方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對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科技開發等指標的考察與分解。
2.關于高等職業院校評價的實踐研究
但從實踐層面來講,高等職業院校評價工作目前還處于發展階段。目前國內還沒有設立專門的高職院校評價中心,對高職院校進行評價的機構一般是內含在高等教育評估中心內。相關的政府評價機構主要有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中國高等教育教學中心和教育部職業教育中心研究所。在高職院校評價方法方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層次分析法、模糊數學法、平衡記分卡、價值鏈分析法等方面。在具體教育評價技術上,主要認為教育評價從數字化技術向智能化技術的轉向,能精準診斷智慧學習的接受情況、以及精準測評教育質量的發展情況,使得教育評價在大數據時代更加精準監測與智慧運行。
三、研究內容
1.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的是長沙16 所高職院校為實證研究對象。
2.研究內容
基于德爾菲法的評價指標體系對高職院校評價進行修正,在初步構建評價體系的一級(基礎投入、
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和社會聲譽)、二級(實訓設施、教師質量、培養成果及投入、社會培訓、科技服務等13項)指標之后,根據一、二級指標需要考察的內容來確定三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數、智慧教室數、教師和學生獲獎數、優勢專業、工作專業相關度、畢業生就業及雙證率、國際交流、技術及培訓服務創收、校友滿意度等55項)指標的內容。對各層級指標進行數據收集、整理、歸一和計算分析,基于層次分析法與模糊數學法對構建我省高職院校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權重賦值,最終確立省內高職院校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權重。
基于所構建的省內高職院校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選擇16所高職院校為實證研究對象,通過對象選擇(與官方評價、第三方機構及專家評價)、數據來源(武大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2019中國高職高專院校綜合競爭力排行榜》、廣州日報數據、政府部門網站、院校官網、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與年鑒)、評價過程(建立評價模型、輸入評價數據、輸出評價結果、異常結果回溯)和基于評價指標體系計算結果的對比分析進行模型檢驗,完成湖南各高職院校的評價工作并驗證高職院校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可行性與科學性。
四、結語
本文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背景,著眼于最大限度地發揮評價體系的導向功能、改進功能和激勵功能,突出產出、投入均衡衡量的高等職業教育評價特色,為我省高職教育的發展提供意見與建議。高職院校評價能夠使公眾更加客觀、及時地了解省內各個高職院校的發展水平與動態、特色優勢和綜合實力,為學生及家長擇校、企業用人及合作提供參考。同時促使我省高職院校審視自身發展,了解自身優勢和特色,發現自身問題和弱點,針對性地制定發展計劃與改進策略,促進高職院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以期推動我省高職院校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邱均平,湯建民,劉寧,祖文玲.2019 年中國高職高專院校競爭力評價方法與結果分析[J].評價與管理,2019,17(01)
[2]崔奎勇.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綜合競爭力評價實證研究 [J].中國高教研究,2018 (04)
[3]建石.第三方參與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現狀、問題及法律政策建議[J].教育與職業,2017(20)
[4]榮長海,高文杰,馮勇,趙麗敏.關于高職院校教育質量及其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3)
作者簡介:
周莉華(1969-),女,湖南邵陽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職教育,英語課程與教學論。本文為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各類課題校級培育項目”項目成果,項目編號為21mypy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