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是全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熱切關注的話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學生知、情、信、義、行,啟迪學生思想,引導學生心理健康,使學生成為具有健康的人格。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不僅解決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而且優化了心理素養,維護了校園的穩定,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效有效推進。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縱觀我國高校的思政工作,教育工作者都將過多的精力投放在學生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等,致力于通過思想教育解決學生存在的所有問題。事實上,在大學生面臨的問題中很大一部分是心理問題造成的,加之社交網絡的迅猛發展,心理問題越來越頻發。對此,在高校的學生工作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思想狀況,還應兼顧學生的心理健康,結合心理教育,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育,不斷提高思政教育的成效。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必要性
在當前多元化思想沖擊、信息化飛速發展的環境下,大學生的思想以及心理問題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反思。與以往相比,大學生面臨各種各樣的新問題,例如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不堅定、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盛行、缺乏自我保護等。此外,心理狀態同樣令人堪憂,大學生精神疾病、精神障礙等危害自己,危害他人的事件頻發,給自身、家庭乃至社會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當前高校德育工作面臨嚴峻的挑戰。
高素質人才不僅要有科學文化素養和良好的身體素質,還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心理。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陣地,也關系到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成敗的關鍵。然而,僅憑借思政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所面臨的實際問題是不現實的,也不可能達到理想的德育效果,因此,無論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還是心理健康教育者,都需要認識到將二者有機結合的重要性,大膽嘗試,尋求突破,找到可以發揮兩者教育優勢的契合點[1]。
2、二者有機結合的有效路徑
2.1尋找契機,進行針對性教學
教師要對學生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行認真的研究分析,要準確區分思想道德問題和心理問題,找出根本原因。事實上,一些學生出現思想品德問題的最根本原因是心理因素。如果學生長期不能有效地解決和改善自己的心理問題,就很容易出現一定系列的道德問題。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引入心理學知識,尋找有利契機,以心理健康、理想信念、行為、理想信念等為重點,進行多層次的教育。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活動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實現對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困惑的早期發現、及時干預和有效解決[2]。要知道,人文關懷不僅是現代教育的一種理念和原則,也很好的適應了大學生成長的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應深入學生內部,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傾向和行為動態。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應用,研究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心理特征,及時有效解決學生的思想意識問題,使大學生保持積極健康的身心狀態。
2.2抓好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質是相同的,都是以解決人的心理和行為問題為目的,基于當前教育發展模式,二者存在一定的重疊。首先,高校思政工作者通過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樹立正確的態度。換位思考,真正與學生成為朋友,不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其次,通過專、兼、聘等多種形式,將專業性強的精干教師,建設成為專業互補、穩定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力量,逐步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資格評定體系。
2.3營造有利二者相結合的校園氛圍
校園文化生活中多元的人際關系和長期的文化氛圍,對大學生的思維行為模式的形成和人格塑造有著重要的影響。為營造有利于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相結合的校風,要充分把握校園、宿舍、社團、班級建設的四個重要環節。充分發揮校報、學校廣播等媒體宣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營造和諧的人文環境。積極幫助心理異常的學生,營造相互關愛、平等、團結、和諧的人際環境。開展豐富多樣的社團活動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 勤奮、團結、合作的精神,提高溝通能力。
2.4構筑網絡交流的新平臺
網絡在為大學生提供知識和信息的同時,一些負面因素對他們的思維和心理產生了不良影響。高校急需搶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牢固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權。在網絡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首先要組建一支高水平、專業化的網絡管理隊伍,確保網絡信息化的方向和原則。其次,可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宣傳普及教育強化相關知識,成立線上校長信箱,建立在線咨詢系統,加強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溝通,消除學生之間的不穩定因素。再者,設置在線課堂,定期邀請學校領導、心理輔導專家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推出在線勵志論壇,利用在線渠道,邀請各界成功人士解讀人生,解決學生在大學時段的煩惱和困惑。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領作用,把互聯網作為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重要渠道[3]。
3、結語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門類,兩者都以培養優質的高校畢業生為大前提。二者的有效結合,是積極應對新形勢下高校德育面臨的新挑戰,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有,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進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的重要路徑,為我國高校德育事業的創新發展貢獻了全新力量。
參考文獻:
[1]齊桂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協同育人機制研究[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01):67-71.
[2]楊雅雯.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結合[J].教育現代化,2018,5(21):258-259.
[3]張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石英(1975.07-),女,漢,湖南東安人,本科,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