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元超
1 在高校籃球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積極意義
1.1 提升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完善人文教育教學要求
作為一項團體性體育運動,籃球運動需要團隊成員之間達成有效配合和通力合作,需要團隊成員彼此信任。在過往的高校籃球教學中,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固化死板的教學理念及缺乏科學性的課程設置導致教學實效性較差,學生的素質及技能也難以在籃球教學課堂中得以提升。但在不斷推行高校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教師教學理念不斷創新完善,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將不但提升,高校人文教育教學的要求也能得以滿足。
1.2 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保持學生健康體魄
有效開展高校籃球教學,在籃球教學課堂中實施素質教育,不僅能幫助學生在運動中擁有良好體魄,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其次,在籃球教學中開展素質教學,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習更深入的理解籃球教學知識理論。在完善學生學習技能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其主動積極的加入到籃球教學課堂中,體會到籃球這一運動項目的魅力。
1.3 緩解學生壓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在當前快節奏的社會生活沖擊下,學生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幫助學生在快節奏的學習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態也是高校教育需關注的重點。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高校學生會遇到各類棘手的問題,但因其身心發展尚未成熟,所以他們往往很難順利解決這些問題,也難以通過合理方式排解自己的壓力。而相關研究表明:籃球運動會使人大量出汗,而運動出汗時人體內將釋放大量內啡肽,內啡肽不僅有明顯的鎮靜作用,而且能讓人產生持續快感,也就是說堅持運動能幫助個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因此,在籃球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激發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能充分緩解學生壓力,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2 高校籃球教學現狀及問題
2.1 教師缺乏對素質教育的認知及重視
在當前應試教學的大環境下,家長及教師普遍認為:成績才是衡量學生優秀與否的最重要標準。而這一傳統固化的理念也致使部門教師忽視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有教師認為:籃球只是一門錦上添花的體育學科,籃球課堂教育教學水平并不會影響到學生的文化成績,所以不該投入太多時間和精力。正因教師缺乏對素質教育的認知和重視,所以高效籃球教學課堂往往難以有效開展,教學水平也明顯不高。
2.2 教學內容形式傳統單一
教學內容傳統單調,教學形式固化單一也是當前高校籃球教學課堂中的主要問題之一。因教學內容不豐富,所以學生大多難以對籃球教學課堂產生認同感,整體教學效果也很難提升。在籃球教學中,學生往往更喜歡切身體驗,進行實戰,但老師卻在課堂理論部分花費了太多時間,這也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因只能被動接受教師教授的內容,所以學生積極性普遍不高。
3 在籃球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方法
3.1 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創新教學意識
重視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加強人才的引進及培養是在高校籃球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第一步。首先,學校在進行人才招聘時,不能僅將教師的學歷水平視為唯一判斷標準,除了要對教師學歷提出要求外,還需充分重視對教師的體育素質,專業能力,教學能力的考核,加強對專業體育人才的選拔。此外,學校還需為體育專業應屆生提供一定的就業平臺,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
3.2 豐富教學內容及形式,推動素質教育
在過往的教學模式中,籃球教學并未引起充分重視,部分教師也難以把握其教學特性。因此,很多教師傳授的教學技巧與實際應用需求不相符合,部分教師甚至只教授個人技巧,這一教學深度時遠遠不夠的。在籃球教學中實行素質教育時,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讓學生多進行實戰演練,通過友誼賽,主題賽等多樣化課堂形式,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籃球技巧的理解,提高其團隊協作能力。
3.3 重視教學內容的競技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高校籃球教學中,體育教師需充分重視教學內容的“競技性”,在科學訓練的前提下,通過競技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創新能力。除了傳授學生理論知識外,還要讓學生在實戰中加深對籃球這一體育項目的認知及理解,如可以通過角色互換等形式,號召有經驗的學生以教師身份教導其他學生,讓學生彼此之間達成有效溝通,在合作中獲得進步。還可以針對不同性別的學生設立不同的學習班或學習小組,在滿足男女學生不同學習需求的基礎上,提升教學效果。
4 結語
在高校籃球教學中實行素質教育,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主動性及積極性,還能強健學生體魄,促進其全面發展。為滿足當前教育環境及人才市場的需求,高校需在籃球教學中充分推行素質教育,在創新教師教學意識,構建專業人才隊伍,豐富教學課堂內容形式的基礎上,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進一步提升高校籃球教學水平,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全能型高素質人才。
(作者單位:天津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