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有剛
課程的基本特性使然,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作為學校教育體系中發展“健康第一”思想的重要思路,在近些年的課程改革中,存在著一些亟待處理的問題,影響著健康第一目標的達成。其中,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上,需要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改變與創新,真正考慮學生在運動基礎和能力上的差別,實施分層教學,做到在提升課堂整體教學效率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個體的多元化發展,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運動的樂趣。
1 分層教學法概論及在初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1)在籃球教學活動中應用分層教學,使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需要獲得籃球學習的精髓,學生在籃球學習上獲得更多的主動權和選擇權,在興趣的驅動下,可以以更加積極的態度配合體育教師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身心快速成長。
(2)應用分層教學法激發學生投入體育學習的動力,轉變傳統課堂教學結構,使重心從教師轉移到學生身上來,強調學生的主觀意愿和真實感受,對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個性化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3)提升初中體育教師教學水平,為初中體育教師在深化課程內容和方式改革上提供一種創新的可操作性強的教學方案,使教師可以以全面而長遠的眼光審視當前教學不足,逐步以科學先進的教學理念為工作指導,致力于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確保學生素質發展而不懈奮斗。
2 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有效實施策略
2.1 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
初中籃球課堂教學之中運用分層教學方法,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能夠把握學生的實際發展狀況。開展因材施教,從班級學生深入調查分析研究得知,能夠從學生對籃球運動的學習狀態和認知等方面進行相應地分析,開展合理處理之下可以讓初中籃球分層教學更加合理。教師可以從學生身體情況和興趣愛好入手,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A的學生主要是體質比較差、耐力不足,接觸籃球機會比較少,沒有掌握籃球技能。B層次的學生,主要是體質體能是正常狀態,有一定的運動基礎,對體育運動產生相應的興趣。C層次的學生主要是身體比較強健的,具有相應的籃球基礎和技能,而且對籃球學習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在這樣明確的分類之下,保證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特點十分明顯。然后,按照具體的學習情況制訂出完善的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和評價等進行合理地分析和研究。所以,為了實現分層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教師要對學生的類型進行合理分層,帶領學生更好地發展和進步。
2.2 教學過程中開展分層
教師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入手,制訂出不同的教學內容,為了保證籃球教學目標得以實現,則應該對教學內容實行多元化設計。在新穎教學理念引導之下,初中體育教師可以按照學生具體情況制訂出不同的教學目標。然后,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高水平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練習難度,針對低水平的學生可以分散重難點,讓學生從比較簡單的籃球運動內容著手,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比如,針對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練習教學的時候,就可以按照學生具體分層情況,在教學內容上制訂出合理地調整。A層次的學生可以進行詳細地講解,要求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和預備姿勢。講解之中以強調伸臂和蹬地動作為主。針對B層次的學生可以開展一邊講解一邊動作示范。在內容上更加詳細和具體,進行屈腕、蹬地、伸臂等動作的指導。針對C層次的學生,就可以讓學生明確投籃的概念,示范屈腕、蹬地、撥指動作。以此作為基礎的情況下,可以向這類學生解釋籃球的飛行弧度,讓學生的投籃命中率得到提高。
2.3 構建合理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應用分層教學法也要構建相應的分層教學評價,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體育教師要給出客觀而中肯的評價。無論學生學習效果如何,教師都要肯定其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為之付諸的努力,對取得明顯進步的學生,教師就要給出一些激勵性的評語,增強其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其更有動力投身于籃球學習。對于進步緩慢的學生,教師就要加強和他們的溝通,把握其問題,給出有效方案引導學生走出困境,使學生在教師的關懷和勉勵下逐步提高。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對分層教學法的應用進行評價和反饋,提出一些問題,教師在總結歸納這些問題的基礎上對教學工作加以反思和改進,以不斷優化滿足學生更多的需要,師生之間的良性溝通也有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營造出更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教師開展籃球教學的時候,要不斷地打造適應學生健康成長的教學體系。在帶領學生認真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接受教師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學生積極投入到籃球學習領域之中,感受到籃球知識學習力量的過程中,逐漸地提高自身籃球教材學習的效果和質量。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燕子磯新城學校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