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偵
1 引言
作為一項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運動意識的課程,游泳教學的優化存在著重要的意義。在強調學生綜合素養的當下,教師亦應當具備多角度優化教學的意識,不僅要從日常的教學出發進行反思,也要關注各類可能影響學生游泳技能提升的因素,包括場地、訓練以及師資等等。在多角度的反思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游泳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改革與創新,從而達到構建優質課堂的目的。
2 游泳場地商業化,彌補設施不足
與田徑類項目相同,游泳是一項需要特定運動場地的運動。但游泳又有其特殊之處,即游泳池內的水需要定期更換、消毒等等,對人力、物力、財力的需求往往較高。由于經費的限制,游泳課程的開設場地常常受限,且一些用于教學的設施也常常處于不足的狀態。許多學校只有露天游泳池,設施少而又存在著老舊的問題。對于教師而言,這樣的不足將不利于教學作用的充分發揮,而對于學生而言,這樣的不足常常使得他們無法獲得足夠的訓練機會。如此一來,游泳教學課程的質量與效率自然得不到保障。高校體育教學項目的開展,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游泳教學的設施準備不充分。
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學校可以嘗試借鑒西方國家“游泳場所商業化”的對策,即通過商業化的形式來改善游泳課程的融資渠道,保障相應的場地與設施。例如,學校可以與本土企業建立合作,學校提供土地,企業提供資金,二者共同建設一個符合現代化標準,能夠滿足教育教學需求的商業化體育場館。場館建成后,學生與企業可以根據教育教學安排進行設計,在特定時間內對外開放游泳館,并通過對外收費的形式來創造運行場館的資金。資金得到保障后,校方就可以維持與企業的長期合作,也可以借助資金來購買與保養游泳教育設施,從而為學生的游泳課程提供場地與設施的有力保障。
3 強化游泳地位,減輕邊緣化現狀
傳統教育理念中,數學、語文等基礎學科才是重中之重,不僅受到學生的重視,教師、校方、家長等都認為這些科目屬于“主科”,其他科目則可有可無。游泳作為一項體育課程,就常常被歸類到“可有可無”的分類當中,并逐漸走向邊緣化的險境。在這樣的趨勢下,不僅學生在面對游泳課程時懶散、松懈,就連從事游泳教學工作的教師也會認為自己所教授的課程是無關緊要的,不需要精心的設計與規劃。而對于想要學習游泳技能的學生而言,他們的游泳訓練時間又常常被其他文化類課程所占用,即便對游泳有十足的興趣,但是不能得到教師盡心盡力的指導,也不能獲得足夠的游泳學習與訓練時間。上述現象均體現出了游泳課程正走向邊緣化的現狀。
為減輕這一問題,學校不僅要保障游泳課程的場地與設施,還應當提高對于游泳課程的重視程度。即便短期內無法與語文、數學等傳統“主科”同等對待,也要做到適當提升游泳課程地位,組織這門課程繼續走向邊緣化。例如,學校可以通過制度的建立來保證學生參與游泳學習與訓練的時間,嚴厲制止占用游泳課程時間開展文化類課程的行為。同時,學校還應組織從事游泳教學事業的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幫助教師端正態度,正確認識,積極教學。
4 重視游泳人才引進,打造金牌教學團隊
于沒有游泳基礎或游泳水平較差的學生而言,教師扮演著指導他們掌握游泳技能的重要角色。于游泳水平已經較高的學生而言,教師又承擔著指導他們進一步提高、保持游泳興趣的重任。但是反觀當前游泳教學課程,可以看到從事這類課程教學工作的人才十分匱乏,往往一個班級五六十人配備一名游泳教師。對于這項運動而言,這樣的師生比例是顯然無法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的。基礎較差的學生不能得到及時的指導,基礎較好的學生又無法獲得教師的進一步指點與幫助,也就導致游泳教學課堂效率與質量都十分低下。
在解決這一問題時,學校依然可以借鑒西方國家的游泳課程教師配備方案:師生通常為比例為1:10。例如,學校可以多多招攬游泳教學專業人才,改變“游泳老師有一個就夠了”的老舊觀點,積極為學生尋找符合條件的游泳教師。另外,西方國家游泳課程中,多數教師受過專業訓練,或退役于一線比賽,這一點也值得我國學校參考。如,與本地游泳隊伍溝通,嘗試從各類游泳比賽的一線退役人員中進行人才的引進等等,保證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經驗指導。同時,學校也要重視對現任的游泳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如選派教師同本地游泳隊教練進行學習,或組織教師進行溝通交流會等,幫助游泳教師不斷獲得專業成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從而使得師資團隊能夠不斷強大。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游泳教學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進行回顧與反思,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當前游泳教學現狀中,主要存在著場地與設施不足、游泳課程走向邊緣化以及教學團隊不夠專業的問題,需要校方與教師積極從改善融資渠道、提高游泳地位以及大力引進人才等多個角度出發探求解決上述問題的路徑,共同打造更具意義的游泳課程。
(作者單位:寧波市鎮海兆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