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霞
摘要:地理是一門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科目,從中國古代開始,就已經開始研究地理現象來指導農事活動,對地理的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高中階段,地理是很重要的課程之一。肩負著傳道、授業、解惑責任的教師就要與時俱進,創新教學的方法和教學手段都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地理學習,激發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和學習的熱情,能扎實的掌握基礎知識,能理解和熟練的運用地理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本文將結合個人的教學經驗,探討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階段;地理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0-088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當前的地理教學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全面技能,以期跳離傳統教學的窠臼。地理教師應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以加深其知識鞏固,在此基礎上科學布置地理作業,以提高學生的地理認識,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筆者今天從以下三方面做出教學闡述,與大家分享。
一、認真備課
備課是進行教學活動最基礎的工作,芳林苑圉、亭臺樓閣的建立也都是需要事先的設計圖,而備課就是提起規劃和設計,在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
(一)備教材
備課的重要方面就是備教材。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就要事先把教材吃透。因為教材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教育專家根據合理的選擇和安排把學生每個年齡階段該學的知識編排到每個年級的教科書中是有一定的順序和規律。教師要做到認真分析教材,找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方法,方便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二)備學生
備課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備學生。因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把知識正確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并且還要能夠熟練地在生活中運用。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首先就要了解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這是制定課程計劃的依據。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注意觀察學生的表情變化,分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及時的進行課堂提問,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還應該組織小測驗,好發現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并以此為依據來改變教學策略。
地理課程在初中階段就已經進行過學習了,學生的基礎肯定是參差不齊的,要對學生的整體水平有把握,可以在每一個學期的初期組織學生做一個基礎知識的摸底測試,為日后的教學工作做一個有效的借鑒。
(三)備教法
在熟練掌握教材的主要內容和學生知識接受能力之后,就要準備教法,所謂的備教法,其實就是尋找能更大程度讓學生理解知識的教學方法。教育發展至今,國內外的有效教學方法不勝枚舉,但是教學方法的選用還要結合具體的課程和學生的原有水平來做決定,否則不僅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會弄巧成拙。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要恰當的選擇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就需要有多種教學方法的儲備,以便靈活挑選,合理使用。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做好選擇,在上課時加以運用,并要及時觀察課堂效果,總結經驗。
二、有效上課
教學的核心是上課,上課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過程,是教學環節的關鍵。所以教師在上課時要注意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的反饋,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保持相對的穩定性。同時,還要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盡量使課堂語言簡潔明了,避免重復的知識,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如果發現部分學生疲憊了,寧可歇一歇,或者跟某個學生開個玩笑,喚醒學生學習的興趣。
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要大量運用各種地圖來表達空間的結構和發展變化的一個過程。學習第一部分時,特別要強調學生能夠熟練解讀各種類型的圖,并能在圖上填繪重要地理的位置或分布區,可以運用圖互變、文圖互變、圖表互變法轉換思考問題的角度,推導地理規律和原理;通過各種讀圖、填圖、繪圖、分析示意圖題型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三、加強課后輔導
現在的高中學生還是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還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并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的工作。尤其在后進生的轉化上,對后進生要做到從友善開始,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要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偶爾進行小測試,并認真批改、講評試卷。
四、積極參與聽課、評課
開創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有句名言“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在教學活動中也是一樣,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都帶有自己的特色,都會選擇自己得心應手的教學方式。甚至有些教師一用就是好多年,不愿作出改變。所以教師應該多參加聽課、評課,在其他教師講課中吸取經驗,找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的地方。在聽課、評課的過程中,也要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在聽課的過程中還能很好的深入到學生中,認真觀察學生的表情變化,分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的程度和接受能力,在以后的教學中對學生已學的基礎知識加以鞏固和落實。以避免出現教師講過多次,但學生仍然無法理解;或者是部分學生理解,部分學生仍然不能理解的現象。只有做到真正的落實,才能使學生打好扎實的基礎,從而謀求更進一步的發展。
五、擴大自身的知識儲備
總之,古語有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見,地理知識的習得對于提高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來講有著至關重要的幫助。地理知識是拓寬學生科學視野的重要學科,因此地理教師應優化教學方式,使學生學好地理知識,為今后的生活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開塔.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
[2] 熊瑾燕.在地理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綜合能力[J].中學課程資源.2018.
河南省汝南縣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