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標
摘要:美術,“美”與“樂”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一門藝術教育課程,重在挖掘學生潛在的藝術細胞,提倡學生個的性發展,在教育教學、培養學生全方位發展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小學生天真爛漫、生性淳樸,無拘無束地,可以不受觀念的束縛,可以無限遐想......正因為如此,小學生的對于美術課堂教學的注意力難以保持。對于小學美術教師而言,如何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持久興趣”至關重要。游戲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有效應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小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愛。
關鍵詞:游戲;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運用
《美術新課程標準》指出,“在美術學科中,選擇對學生發展有用的、感興趣的,學生能夠學會的知識與技能,再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讓他們愉快地學習、合作地學習、探究性地學習、綜合地學習。”因此,教師應注重激發小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為他們營造一個輕松、快樂的學習環境。游戲教學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個性特點,針對這一特征,教師可在美術教學中多設計與運用游戲,引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教學質量。
一、游戲教學
游戲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將教學與游戲進行有效融合,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穿插游戲活動,“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思考,在游戲中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與思維能力,真正實現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巧妙運用美術游戲,讓學生在美術游戲中體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與幸福感,引導學生在看、聽、學、畫的過程中,理解教學內容。
二、游戲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一)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融入游戲須注意以下幾點
1.游戲的內容合理得當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游戲僅僅是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游戲為教學服務,不能讓游戲凌駕于教學內容之上。教師設計的游戲需結合教材中的內容,特別呈現教材中的重難點或是必須掌握的課外知識與技能。
2.游戲的準備充分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生才是游戲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游戲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引導者,要時刻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在準備階段要考慮充分、內容充分,從游戲的名稱、游戲的方法、游戲的規則到游戲的目的都要準備充分,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改善美術課堂教學。
(二)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運用游戲
1.巧妙運用游戲創設美術學習情境
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注意力大概維持在15到20分鐘左右,特別是經過了一兩節課后,下課休息的10分鐘可能還處在疲勞狀態或是思維還停留在上一節課的內容,沒有回過神來準備下一節課。此時,教師如果能巧妙運用游戲創設美術學習情境,就能很快地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授課內容上來。
2.合理運用游戲導入新課內容
導入新課是所有課程教學的關鍵環節,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亦是如此。一節新課的成功與否鑰匙是導入。合理運用游戲導入新課不失為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導入環節使用的游戲,其最終的目的是揭開新課的主題,引導小學生集中注意力到教學內容上來,實則“拋磚引玉”。
3.恰當運用游戲幫助小學生攻克美術教學中的重難點
在小學生有限的專注時間里,教師如果一味的講解,小學生全堂聽,會覺得枯燥乏味,甚至厭倦反感,特別是對繪畫一些復雜的圖案、辨別一些容易混淆的顏色更是如此。長此以往,小學生對美術的積極性持續下降,進而對美術教學失去信心,失去興趣。但是,教師能在適當的時間和空間運用游戲進行輔助教學,那小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增加,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也會增強,學習中的重難點也自然而然得到有效解決。
4.適時運用游戲幫助小學生消除疲勞,活躍思維
依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他們在經歷15到20分鐘的注意力集中之后,會出現階段性視覺、聽覺及腦力疲勞,進入思維休眠期。每一個美術教師都要面臨如何處理小學生思維處于休眠期的問題,而適時運用游戲可以消除疲勞,活躍思維,增強他們參與教學游戲活動的積極性。
5.充分運用游戲培養小學生的表演力和創造力
愛表現是小學生共有的心理特征,他們有著極強的表現欲、模仿能力和創新潛能,但這些能力與潛能靠教師去發掘與引導。當然,想讓游戲發揮更大的作用,學生可以走出課堂,畢竟課外的舞臺更加廣闊。游戲與課堂外的大自然、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能更好地激發小學生的創畫靈感。
(三)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運用游戲要做到有序和諧
1.運用游戲輔助開展美術課堂教學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課堂紀律
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學習以體驗與感受美為主,再配以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與教學氛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基于游戲本身帶有一定比賽色彩,再加上小學生好勝、不服輸的性格,很難避免課堂吵鬧混亂的局面,所以必須將課堂紀律貫穿于游戲的始終,做到有序和諧。
2.運用游戲輔助開展美術課堂教學的基礎是和諧的師生關系
歷來強調,在課堂教與學的過程中,師生關系不應該“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與學生互為民主、平等,保持共同合作、共同進步的和諧關系。師生之間相處融洽、溝通順暢為美術游戲活動的開展架起了一座橋梁。教師不再處于領導者的位置,而是一名參與者,與小學生一起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中,端平這座橋,互幫互助,實現共贏。
三、游戲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實例
小學美術:《春天來啦》
(一)教材分析
《美術新課程標準》以美術學習方式劃分學習領域,依其特點,大致可分為創作與欣賞兩種,創作活動又具體劃分為“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本課時的教學內容為《春天來啦》,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它強調自由表現的活動方式,大力倡導或要求學生大膽創作,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認知。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思維及想象力正處于最為豐富的時期,他們那活躍的,充滿天真的、童趣的,不受拘束的想象會像泉水一樣噴涌不止。但他們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春天,享受春天的顏色,體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充滿大愛。
技能目標:激活學生大腦深處的記憶,鼓勵他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呈現春天的顏色。
情感目標: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感受、辨別和呈現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每天的色彩,記憶并嘗試呈現。
難點:涂色的方法與畫面的整體色彩和諧。
(五)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游戲教學法
(六)教學過程
(1)聽歌曲《春天在哪里》,導入新課
小學生聽歌曲《春天在哪里》,接著教師提問:這首歌主要歌唱什么主題?喜歡春天嗎?春天有哪些美麗的景象?引出新課課題《春天來啦》。
(2)接龍游戲—回憶春天
游戲目的:調動小學生的思維,讓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呈現自己對春天景色的認識。
游戲名稱:爭當春天的使者
游戲規則:選出班上5名學生,站成一排,仿造教師的說法,以接龍的形式回憶春天,談談春天給大自然帶來哪些變化。
具體做法:教師說,“天——藍藍的”;第一個學生說,“云——白白的”;第二個學生說,“草——綠綠的”,第三個學生說“風——暖暖的”,以此類推。
(3)看與想
教師播放關于春天景色的PPT,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討論補充春天還有哪些景象,讓學生再一步感受春天的美與色彩,認識到藍天、白云、紅花、綠葉等春天景色的代表、春天的象征。
(4)思考與表現
1.讓學生自由選擇書上的色彩搭配或組合,描繪春天。
2.嘗試表現:學生根據心里所想大膽畫出自己的春天。
(5)欣賞作品
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大師及同齡人的作品,引導學生欣賞美,發現美,感受美,加強對春天色彩的認識。
(6)作業布置
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工具或材料,大膽呈現一幅獨一無二的春天畫卷。同時,提醒學生注意色彩的運用或搭配、組合。
(7)作業展示,交流互評
1.自評:小學生主動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簡述作品內容。
2.互評:小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討論及評價。
3.教師評價:以激勵為準繩,肯定學生做出的努力,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保護學生的信心。
(8)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首先肯定學生的積極與創新精神。其次,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去大自然體驗體驗春的變化。
(9)板書設計
四、結束語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充分發揮小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小學生“從美術中來到美術中去,再到美術中去”,感受美術,表現美術,以達到美術教學的目標。游戲作為美術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像興奮劑一樣,給小學生們帶來不同的享受。巧妙合理利用游戲能讓小學生們快樂地學習,在快樂中成長,陶冶藝術情操。
參考文獻:
[1]《讓趣味游戲走進小學美術課堂》https://wenku.baidu.com/view/b3ee32bb1a37f111f1855b81.html?from=search
[2]《讓趣味游戲走進小學美術課堂》https://wenku.baidu.com/view/2f8dc6fffad6195f302ba65a.html
[3]江慧.談小學美術課堂創新教學的意義與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4(06)
[4]唐亞琴.讓快樂教學走進小學美術課堂.https://wenku.baidu.com/view/5ebb26404b35eefdc8d333ca.html?from=search
[5]計琳麗.對《美術新課程標準》的體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3(05)
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乙圩鄉中心小學 5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