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當下,在我國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出版業對編輯個人的綜合素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編輯的個人素質直接關系和影響到我國出版業的發展。編輯是出版創新最寶貴的源泉,編輯個人特質突出將會促進其在業內脫穎而出。文章就編輯的初心、素養與意識對編輯工作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就其具體內涵和培養路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 編輯;初心;素養;意識
編輯的初心與編輯的素養相輔相成。而編輯的初心與素養始于編輯的職業意識,編輯素質的養成基于職業意識,也是編輯在職業生涯中不斷自省與自勉所形成的。只有意識到編輯初心,素養的重要性,編輯才能有意識、自覺地去培養自己各方面的綜合素質。
一、編輯初心與素養
(一)編輯初心
編輯工作是一個充滿樂趣、充滿挑戰,既強調團隊精神,又要適度發揮個人所長的工作。進入出版行業,編輯首先要了解進入行業的初心,這是把編輯工作作為事業的一個良好開端;而守住編輯的初心更重要,這是做好編輯工作的根本。
編輯的初心,簡單說就是從事編輯工作的良心、初衷與追求,也就是編輯的社會責任,體現在策劃選題的價值上,體現在出版產品的社會效益上。任何時候,初心是編輯工作的出發點,也是對編輯工作的考驗。編輯在工作中要立足初心,不忘社會責任,耐得住寂寞,精心策劃,只有這樣,才能厚積薄發。編輯的職業素質要緊緊圍繞著初心來養成,要做到初心不改,初心使然。一位在工作中時時事事都能把編輯的初心與社會責任放在首位的編輯,其養成的綜合職業素質,一定會促進其策劃出滿足讀者需求的產品。
(二)編輯素養
新時代對編輯的素質要求比以往更高。編輯要具備比較全面的職業素養,既要具備過硬的案頭基本功,還要具備較強的選題策劃能力、創新能力、市場營銷與推廣能力等,在實踐中表現為積極的能動性,還有較強的適應力、應變力和競爭力。以下幾方面的職業素養,是做好編輯工作的基本保證。第一,編輯要對行業有興趣。編輯只有具備了興趣,才能夠自覺愛崗敬業,把編輯工作當作一項主動的工作去做。第二,編輯要具備一定的專而博的知識背景。這其中包括不斷地更新與補充知識,以此更好地助力編輯工作。第三,編輯要具有慧眼識書的能力。編輯要具有編輯出版方面的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這是做好選題策劃的保證。第四,編輯要具有信息捕捉、市場預測和推廣的能力。第五,編輯要具有扎實的編輯加工能力,這包括編輯案頭基本功和現代編輯必須掌握的現代化編輯技術。第六,編輯要具備良好的與作者溝通和協調的能力。
二、編輯職業意識
編輯初心與素養來源于編輯意識,而責任感、守信用,是編輯意識的基礎。
(一)質量意識
廣義的圖書質量包含了內容設計的質量、編寫水平的質量、編輯加工的質量、封面設計的質量、排印裝訂的質量等。圖書各方面的質量在任何時候均很重要,編輯一定要把控好每個環節,不能忽略任何一個可提高的環節。但作者的框架構思、編寫水平優劣首先決定了一本書的成敗。如果一本書已經成稿,通過編輯加工也只能去補其皮毛,所以,編輯的前期介入、編前管理至關重要,做好了編前管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而狹義的圖書質量主要指成品書的內容質量,這考驗著編輯的案頭功力,即編輯所做的對書稿的加工甚至修改建議、編排建議等。這是對編輯做的最基本的工作能力的要求。編輯工作的基礎在于過硬的編輯案頭加工能力,而編輯的加工水平直接關系到圖書質量。成品書的質量很大程度上與編輯的責任心相關。編輯必須踏踏實實做出讀者和作者均認可的書,才能吸引更多優秀的作者,實現選題策劃的良性循環。
(二)策劃意識
選題策劃是出版工作的源頭,是以策劃與加工為主的編輯日常的雙核心工作之一,也是決定圖書好差的關鍵。編輯能動策劃意識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意識
信息是編輯工作的源頭,策劃選題靠的是信息,要做到耳靈、眼靈、腿靈、手靈,特別要勤于動腦,從眾多繁雜的線索中捕捉到需要的信息。
首先,編輯要勤學,要熟悉學科研究發展狀況及學習相關學科的新知識,學習國家新聞出版政策和出版工作各項規章制度,多閱讀與自己工作有關的報紙雜志,如《新聞出版廣電報》《中華讀書報》《出版參考》《新華書目報·科技新書目》《傳播與版權》等,增強出版人的辨析能力。
其次,編輯要勤聯系,要與有關學會組織、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建立廣泛、深入及重點的聯系,多參加學術會議,要主動廣泛聯系,不斷拓展作者群體。
最后,編輯要勤調查,要經常去新華書店、專業科技書店、圖書訂貨會、圖書展銷會、讀書會等,了解圖書市場的情況,了解圖書市場新動態,借以了解市場行情和同行情況,還要熟悉本單位已有的選題和出書情況。經過比照,編輯要發現新的有用的信息,預測圖書市場的需求動向。
2.超前意識
策劃組稿要有超前意識,才能使圖書適應、引導市場的需求,從而避免盲目追趕市場潮流,使得所策劃的圖書生命周期、銷售周期更長一些。超前意識是基于綜合了解圖書市場信息及調研基礎上的準確研判與預測。
3.培優意識
編輯面對選題要具備一定的初篩能力。編輯遇到好的選題不能猶豫,但有的選題猶如一塊璞玉,編輯要會識別與雕琢。甚至有的選題僅在萌芽狀態,需要編輯與作者不斷溝通和交流,促成選題的形成。因此,編輯需要具備長線思維,要甘于寂寞,要花時間和精力去打造一部精品。
(三)創新意識
在選題策劃中,創新為核心,以新領先,以優取勝。筆者認為選題創新的含義主要為策劃不同于過去的選題,形成具有創新性的選題。實際上,除爭取做全新的選題之外,編輯更多時候要直接面對捕捉到的選題,但不能簡單照搬照套,其中要有分析,要有意識滲透不同程度的創新邏輯思維。只有相對飽和的市場,沒有絕對飽和的市場。編輯要有意識引導作者去貼近市場需求進行創作,不僅要守住初心,盡最大可能去體現圖書的社會效益,而且要想辦法培育、激活市場,爭取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最佳結合。這其實也是一種最常見的圖書創新形式,即主動參與作者的寫作構思,進行積極策劃與設計。
(四)成本與市場意識
有效控制圖書成本也是編輯要綜合考慮的問題,但首先是編輯要面對的問題。比如,版式的設計、預印數的建議是責任編輯經過綜合考慮、評估最先提出的。這在圖書的成本控制中很重要,是很關鍵的環節。編輯在考慮圖書成本時一定要慎重,要考慮圖書實際定位,要結合市場情況,在充分調研讀者受眾與同類書市場的基礎上提出建議。
所以,圖書成本的投入要依靠市場評估,營銷也要緊密結合市場,推廣更要直接面對市場。這些也都是編輯對選題的把控過程,這不單單是銷售人員的事情,編輯需全程負責。圖書產品不是為了生產出來后被束之高閣,而是一定要結合市場推廣出去。編輯的選題策劃是為出版的最終目標服務的,是服務于圖書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編輯要強化市場意識,不斷拓展推廣和營銷思路,通過各種傳播渠道宣傳推廣圖書,促進圖書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實現。
(五)時效意識
各行各業都可能有其影響行業甚至引領社會發展的重大事件發生。比如,醫學科技編輯要肩負起時代責任,有義務對國家和社會重要的衛生健康大事、醫學信息和珍貴醫史等進行記載與保存。把握好出版的時代特性,編輯必須注重選題的時效性。
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無論多么好的圖書均有一定的時效性,為實現其最大的價值,獲取最大的效益,編輯必須要及時出書,保證圖書的時效性。編輯自身要具備對信息的快拆分析和整合能力,選題即使是創新,也要講速度,它包括一個好的點子、好的創意實施的速度和再學習糾正偏差的速度等,以盡可能搶占最佳的市場時機,否則一個無時效性、無創新活力的出版物是沒有充分的市場競爭力可言的。所以,編輯在選題落實中,要增強時效意識,把握住市場競爭的先機。
(六)服務意識
編輯是一個多面、具有創造性的角色。面對市場,編輯應當是成功的項目投資論證者和經營者;面對讀者,編輯就是導讀員和推介員;面對作者,編輯又必須進行學者式的交流。編輯必須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出版社要維護好讀者和作者兩種資源,這兩者往往可以換位,既是出版工作的始端,也是終端。出版的選題內容資源源于終端,也服務于終端,最終要回到終端,讓終端接受。現代出版業的競爭就是服務質量的競爭,作者和讀者群的擴展是建立在維護的基礎上的,隨著出版社市場的不斷擴大,出版社的服務工作不應該削弱,而是應該不斷改進和加強。編輯只有尊重讀者和作者,依靠讀者和作者,全心全意為讀者和作者服務,尊重經濟規律,遵守市場規則,出版高質量圖書,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尋找出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
(七)學習意識
出版工作不是單純、簡單的工作,而是綜合性很強的工作。現代社會早已經是學習型社會,個人也應該是終身型學習的社會人。編輯同樣也應該順應社會和工作的需要,不斷學習,做一位學習型、研究型的編輯。編輯要強化基本功的學習、專業知識的繼續學習和更新,要向市場學習,要經常關注國家行政部門相關文件、行業政策動向和配套培訓計劃,要上網瀏覽、下載、學習和跟進。這些日常積累可能正是編輯策劃重大項目的靈感源泉,所以,編輯要不斷學習,要具有汲取新知識的自覺意識。
三、堅守編輯初心,強化編輯意識,提升編輯素質
編輯的初心要始終如一,編輯的職業意識要定位明晰,編輯的素養要不斷提升。編輯一開始就要堅守初心,始終要堅持策劃、出版社會需要的好作品,以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能否把握好時機,關鍵還是看編輯的個人準備。筆者就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盡快轉型,提高編輯崗位理論水平,積累實踐經驗,蓄勢待發
編輯可從其受教育的專業背景做起,但首先需要轉型為具有出版專業技能的編輯,轉型為崗位需要的合格編輯。編輯要用全局的眼光、開拓的精神和創新的意識對待工作,以高素質出版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養成敬業創新、踏實嚴謹、勤懇肯干、刻苦鉆研業務的工作作風,嚴守職業道德,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堅守編輯初心和正確的出版導向。編輯要讓自己能“沉”下去,踏踏實實練好編輯案頭基本功,這是編輯必備的首要本領;還要能“浮”上來,培養自己較強的選題策劃以及市場調研和營銷能力,這是編輯必需的本領。
(二)不斷學習和進取,在編輯崗位中不斷成長,厚積薄發
第一,編輯要學習、掌握國家新聞出版法律法規、行業要求、專業出版要求,學習《校對手冊》《著譯編輯手冊》等專業圖書。科技類圖書編輯需熟練掌握《科技圖書編寫須知》及“術語在線”網站上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委員會審定的規范用詞,醫學編輯還要掌握常用的醫學專業規范名詞、最新版《中國藥典》藥物學名與商品名的區分等。理論與實踐知識相結合,將會促進編輯案頭工作的進步。
第二,編輯要多參加基本培訓和職業資格考試,積極參與出版行業培訓、編輯上崗培訓、部門培訓、同行研討會等。參加職業資格考試,比如,全國出版專業編輯職業資格考試,進行責任編輯認證,這都是編輯工作的敲門磚和通行證,是編輯必備的上崗條件,編輯須盡快通“關”持證才能上崗。
第三,編輯要練就撰寫重要的市場調研報告、詳細的選題策劃、背景分析、可行性報告的本領等,養成記錄、分析、總結工作中的經驗,甚至教訓的習慣。這對編輯專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當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編輯也面臨更大的挑戰。編輯要事無巨細地面對工作,不能眼高手低,要認真對待,最終促進編輯工作的不斷提升,從而生產出高質量的文化產品。編輯在工作中,要始終堅守編輯的初心,強化編輯的意識,提升編輯的素質,以誠信敬業的態度面對工作,從而實現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
編輯工作是親手打磨、潤色、記載與傳播知識的工作,編輯職業是為國家、為人類的進步與文明做見證的崇高事業。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編輯要始終抱著學習的心態,堅守初心,強化編輯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做好每一個新選題、每一本新書,不斷推動我國出版工作的更大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君.堅持社會效益優先,指導醫學出版創新——醫學出版創新的實踐與體會[J].傳播與版權,2020(10):54-55,58.
[2]新聞出版總署.圖書質量保障體系[S]. 第8號令,1997-06-26.
[3]新聞出版總署.圖書質量管理規定[S]. 第26號令,2004-12-24.
[4]新聞出版總署.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管理規定[S]. 第37號令.2008-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