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瑞虹 肖玉東

摘要:在高職院校中,機械類鉗工實訓對于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傳統(tǒng)的實訓具有較強的封閉性,使得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較多。機械鉗工是高職機械專業(yè)主要內容之一,為強化學生對其的掌握,需要我們采取任務驅動法,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訓練。因此,本文以高職院校機械類鉗工的實訓教學為例,借助微信和任務驅動基地為實踐基地,從任務驅動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就如何實施任務驅動法,基于理論和實踐兩個不同的視角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職;機械類鉗工;任務驅動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10-0245-02
0? 引言
任務驅動法的特點可分為以下幾方面:一是目標多樣性。二是可控性比較強。三是保證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性。需要在實施中注重對其的教學設計,在掌握其實施要點的基礎上,將其與實踐進行有機地結合,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促進學生對專業(yè)技術知識的掌握和應用。高職院校旨在強化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育,任務驅動是機械類鉗工學生實施實訓教學的重要載體,打造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模式,對于促進實訓教學成效的提升,基于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方式,不斷優(yōu)化目前在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1? 高職院校機械類鉗工實訓教學現(xiàn)存問題梳理
第一,在實訓教學內容上難以契合學生專業(yè)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教學內容陳舊,影響教師教學的主動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yè)勝任能力難以提升。第二,在不同工種的輪換實訓過程中,不同工種間的工藝關聯(lián)性較為缺乏,所設計的綜合實訓項目較為簡單,難以從中體驗和感受工藝的關聯(lián)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訓練。第三,雖然很多學生意識到實訓教學在促進個人自身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實訓教學的期望值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的差距,這是因為學生在專業(yè)培養(yǎng)方面的滿意度不足,難以找到問題的所在,使得實訓教學的實用性受到影響。第四,實訓場地不足,對教師的滿意度不高,加上實訓課時不足,實訓資料不足,實訓課程設置不合理,導致實訓課程的開放性不強。
2? 高職院校機械類鉗工任務驅動法的理論分析
2.1 優(yōu)化理念,改進方法
高職院校機械類鉗工任務驅動教學現(xiàn)存問題的根源就在于教學理念較為落后,需要我們注重現(xiàn)有教學理念的優(yōu)化和教學方法的改進,采取任務驅動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創(chuàng)設的任務驅動型的實訓環(huán)境中學習和實踐,使得理實一體化教學得到順利地實施,在發(fā)揮教師引導作用的同時促進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
2.2 更新目標,優(yōu)化內容
機械類鉗工實訓作為工程專業(yè)技術課程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也是有關機械專業(yè)必修課,需要在教學內容上不斷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以更好地促進任務驅動型教學成效的提升。機械類鉗工實訓知識目標是結合理論知識強化學生的實訓操作能力,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訓之中。就學習內容而言,從機械基礎和機械制圖以及AuTo CAD等基礎課程入手,開展有關鉗工、普通車工和銑工、數(shù)控等實訓。而在能力目標上,強化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社會能力,促進應用型人才的培育。在素養(yǎng)目標上,強化學生的分工協(xié)作意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而在更新目標的基礎上,為促進任務驅動型實訓教學模式的實施,還要在實訓教學內容上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這就需要在課改教材的基礎上,加強校本教材編制,使得所設置的實訓項目更好地契合學生的專業(yè)實踐。具體需要結合學生所在的專業(yè)針對性的對課程內容進行優(yōu)化。具體可以按照實際進行完善,以更好地契合實訓教學的需要。
3? 高職院校機械類鉗工任務型實訓教學模式的實踐分析
3.1 明確教學目標
本研究選取金屬機械加工工藝實訓課程為例,旨在促進機械類工程師培養(yǎng),引導學生在任務型的學習模式下,在掌握基本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工程素養(yǎng)。
3.2 學情分析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不斷發(fā)展,智能手機已成為學生必備的學習工具之一,需要引導學生利用微信來進行實訓教學。
3.3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程的實訓主要有機械加工原理和金屬加工工藝以及根據(jù)生產(chǎn)生活實際開展加工和生產(chǎn)安全知識的學習與機械設備的維護。但是為滿足任務型實訓的需要,應結合實際教學對實訓內容進行優(yōu)化,確保其更好地與學科邏輯序列結構相契合,同時實訓教學內容選擇與結構合理,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引導學生在實訓中掌握有關機械加工的工藝信息,將理論知識在實訓中應用。在最終實訓中,選取車銑工實訓和鉗焊工實訓為主要內容。其中,車銑工實訓的內容的是機械加工零件,讓學生掌握設備,在設備操作中強化學生對工藝加工過程的認知和對設備知識與原理的掌握。而鉗焊工實訓則是采用手動加工的方式,強化學生的實操能力,規(guī)范操作行為,強化操作安全意識。而在微信公眾號中的內容主要是如何批量生產(chǎn)螺栓螺母、制作小提琴、制作四方塊。
3.4 微信公眾號的學習資源建設
利用微信公眾號能幫助學生觀看和閱讀在實際生產(chǎn)與制造工作中的視頻,也可以給學生推送有關加工工藝,有助于學生對現(xiàn)代加工工藝過程的認知和學習,在體驗工匠精神的同時促進學生對工程素養(yǎng)的了解。此外,還能利用微信公眾號分享課堂中的PPT和微課等,學生可以在課前預習,也可以在課后復習和鞏固。但是需要在每個項目開始之前,給學生介紹一個容易誤解的案例,讓學生在特定環(huán)境下形成新知識框架。以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找到學習資源。
3.5 案例:鉗工實訓
3.5.1 課間實訓的內容
在鉗工實訓中,主要是學生要熟悉和掌握工具箱中有關工具如何使用,掌握如何保養(yǎng)和維護工具與設備,掌握鉗工工具的用途,以及如何利用挫削進行加工,如何進行鋸削、鉆削加工。在實訓中,主要是對四方塊與六角螺母以及銼配件的加工。在機械類鉗工中,鉗工應用十分廣泛,加強鉗工實訓也是機械類鉗工中的主要課程之一,中記載強化學生的基礎鉗工技能,在手動操作中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3.5.2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從鉗焊工實訓課程中有關鉗工的知識,從公眾號中推送相關內容,強化與學生的理論互動,在線做好與學生的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所要完成任務的相關理論知識。
3.5.3 課間操作
①四方塊的操作。教師給學生提供關于四方塊的工程圖與實物圖(見表1),安排8分鐘的時間給學生討論工序,對課本中的工具清單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項進行說明,提出實訓操作過程的實施要求。在給學生進行工件操作時,主要是示范銼刀的正確使用方法,高度游標尺在水平臺上的劃線方法,借助分度頭畫出正四邊形,以及鋸弓的使用方法和四方塊的精加工與倒角。②六角螺母的操作。教師給學生提供關于六角螺母的工程圖與實物圖(見表1),安排8分鐘的時間給學生討論工序,對螺母手動加工制造的流程進行介紹,引導學生通過公眾號觀看螺栓螺母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過程,注意鉗工加工作用的明確。在進行示范操作時,操作要點主要是中心位置如何定準,萬能角度尺測量螺母的技巧,鉆床鉆孔技巧,絲錐攻螺紋,提示其成品與三角螺紋相配合。③銼配件的操作,給學生提供關于銼配件的工程圖與實物圖(見表1),安排8分鐘的時間給學生討論工序,在進行示范操作時,操作要點主要是借助化針與呆圓規(guī)的劃線技巧,在水平臺中如何劃中線,以及如何使用半徑規(guī)。
4?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機械類鉗工實訓任務驅動法的實施,主要是將學生所學的機械鉗工方面的專業(yè)知識,采取任務驅動的方式,以實際項目任務,對學生所學的知識情況進行檢驗,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學生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針對性地做好對教學工作的調整,強化學生的指導,為后續(xù)的實訓教學工作開展提供支撐。
參考文獻:
[1]閔宇鋒.淺析提高鉗工實訓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J].內燃機與配件,2021(05):248-249.
[2]俞洋.芻議鉗工實訓教學質量提升策略[J].現(xiàn)代農(nóng)機,2020(05):38.
[3]祁德旺.淺談任務驅動法在機械類鉗工實訓中的應用[J].新型工業(yè)化,2020,10(07):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