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沛 解向陽 湯金金
摘要: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這門課程的掌握程度對于學生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而組合體是其中具有特殊性和重要地位的立體,其畫法是機械制圖課程從畫法幾何部分向機械零件表達部分過渡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傳統(tǒng)的教學難點。本文以軸承座模型為例,講解如何利用形體分析法和分步畫圖法來解決疊加型組合體的畫圖難點。
Abstract: Mechanical drawing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he course of master degree follow-up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students lear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nd the combination is one has the particularity and importance of stereo, its illustration is the mechanical drawing course from the descriptive geometry transition sections to show mechanical parts of important link, also i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difficulty. Taking the bearing seat model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ains how to solve the drawing difficulties of superposition type assembly by using the form analysis method? and step-by-step drawing method.
關鍵詞:機械制圖;形體分析法;分步畫圖法;疊加型組合體
Key words: mechanical drawing;form analysis;step-by-step drawing method;superposition type assembly
中圖分類號:TH126?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10-0253-02
1? 學情分析及策略
1.1 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一階段已經學習了基本體的三視圖、截交線和相貫線的畫法,對于簡單的疊加型組合體能夠繪制出三視圖,對于復雜的組合體在繪制時則感覺困難。這些現象產生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欠缺,對于學過的知識不能舉一反三,才導致學生在繪制復雜的疊加型組合體三視圖時,頭腦發(fā)蒙,思路混亂,無法正確的繪制正確的三視圖,總是出現漏線或多線的問題,對于表面連接關系中相切和相交的處理也容易出錯。
1.2 教學策略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在分析學生特點后:高職學生在學習時很善于模仿,所以在教學實踐中采用形體分析法和分步畫圖法把疊加型組合體的繪制辦法形成一定的模式,讓學生進行模擬訓練,來強化他們對這一部分知識的掌握,維持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從而能夠舉一反三,推廣到其它類型組合體的畫法。
2? 教學實施
2.1 利用形體分析法認清組合體結構
形體分析法是將復雜立體簡單化的一種思維方法,分析組合體結構時,可以將組合體拆分成若干個小基本體,然后逐一分析這些小基本體之間的位置關系,從而搞清它們之間的表面連接關系,達到最終認清組合體結構這一目的。
圖1所示為軸承座的三維模型。繪圖前,我們要先對其結構進行形體分析,該軸承座由底板、支承板、肋板、空心圓筒和空心小凸臺共五小塊構成,是一個典型的疊加型組合體。其中支承板是疊加在底板上表面,其后表面和底板的后表面平齊,支承板的左、右側面和圓筒的外表面相切;肋板也疊加在底板上表面,和圓筒外表面相交、和支承板前表面平齊;空心小凸臺和圓筒軸線垂直相交,內外表面均相交,有相貫線產生,如圖2所示。
2.2 根據形狀特征確定主視圖方向
繪制三視圖前,我們要先來確定主視圖的投射方向,根據主視圖的確定原則,選擇最能反映軸承座形狀和位置特征的方向作為主視圖的投射方向。我們確定為A向,如圖1所示。其它兩個視圖的方向也隨之確定。
2.3 按照分步畫圖法正確繪制三視圖
無論多么復雜的組合體都是由若干個基本體按照切割、疊加、開槽、打孔等一系列的工序,按照一定的先后順序加工完成的。因此,在繪制組合體三視圖時,我們就可以按照這個順序來完成三視圖。這就是分步畫圖法,學生掌握了這個順序,繪圖過程就會變得簡單有趣,繪圖時出現的錯誤就會越來越少。繪圖時,我們按照先整體后局部分的畫法,按照主次結構依次畫出每一塊組成部分的三視圖,而不是集中力量把整個組合體的一個視圖畫完后再畫另一個視圖。
對于軸承座來說,底板、圓筒和支承板是主要結構,肋板和凸臺順序可以不分先后。對于三個主要結構,我們在繪制時也要考慮其位置關系,再確定繪制順序,因此根據以上分析,最終我們確定出軸承座的繪制順序為:圓筒→底板→支承板→肋板→凸臺。
以下是軸承座三視圖的詳細分步畫圖過程。
第一步:繪制圓筒三視圖,圓筒考慮其結構,其三視圖的繪圖次序分別為:圓筒主視圖→圓筒俯視圖→圓筒左視圖,如圖3所示。
第二步:繪制底板的三視圖,根據底板特征,其三視圖的繪圖次序確定為:俯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如圖4所示。此時,要注意底板在俯視圖中線型的變化。
第三步:繪制支撐板的三視圖,根據支撐板特征,其三視圖的繪圖次序確定為: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如圖5所示。此時,要注意支撐板和圓筒表面相切的處理辦法。
第四步:繪制肋板的三視圖,根據肋板特征,其三視圖的繪圖次序確定為: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如圖6所示。此時,要注意肋板和圓筒表面相交的處理辦法。
第五步:繪制凸臺的三視圖,根據凸臺和圓筒相交的特征,其三視圖的繪圖次序確定為:俯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如圖7所示。
3? 教學反思
形體分析法和分步畫圖法的使用,讓學生在繪制復雜組合體三視圖時,把復雜問題變得簡單化,同時按照一定的模式去畫圖,讓學生思路更加清晰,繪圖的正確性也得到了提高,三視圖繪制變得更加簡單了,課堂也變得有趣了,學生也更加愛學習了。
參考文獻:
[1]閻漢生,劉林,熊巍.高職機械制圖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以組合體三視圖的畫法為例[J].科技視界,2018(27):120-122.
[2]余誠英.“組合體形體分析法”一課的教學設計[J].網友世界,2012(22):78-79.
[3]劉力.機械制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31-132.
[4]喻全雄.機械制圖學習指導與習題分步詳解[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