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曉晴
摘要:隨著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醫療技術的發展,新舊動能轉化將依據市場的不斷變化進行相應調整,從而帶來勞動力的轉移和職業崗位的轉換,而且還應該具備新技術、新工藝的實施以及新產品的開發和創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來的勞動者尤其是義務人員不僅要具備從業能力,還必須具備創新創業能力和使用新型醫療設備的能力。因此,不斷加強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正是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培養方面的諸多要求,同時也能促進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醫學生
1.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現狀
為更好的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國家教育部出臺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簡稱“國創計劃”,包括創新訓練項目、創業訓練項目和創業實踐項目三類。 根據《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11〕6號)和《教育部關于批準實施“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2012年建設項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號),教育部決定在“十二五”期間實施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這一系列計劃的出臺和實施,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和路徑的探索[1]。
在我國,高等教育,尤其是職業性高等教育培養的目標是更夠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可以滿足各方面需求的實用型人才,這一類人才能夠在技術上更勝一籌,能夠在畢業后盡快投入到工作崗位中,并能在崗位上發光發熱,但相對而言,并不是每個畢業生都能夠實現這樣的人生抱負,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更可以選擇通過自己的方式實現人生理想,比如在當今社會大環境下,他們可以通過創新創業實現人生理想。既是如此,高校需要在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培養的同時,教其更多的創新創業知識,所以,針對于高職院校學生,尤其是中醫學專業的高職畢業生而言,如何能夠進行創新創業,怎樣進行創新創業,是更加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2.如何從高校層面進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建立合理的個性化學生選拔培養考核體系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它使高校教育更為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2]。同時,為我國高校進一步深化、細化教育創新理論提供了科學依據。社會經濟和高等教育的發展對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學校應積極更新教育觀念,打破傳統教育模式,在人才選拔培養考核過程中,其模式的定位、形式及體系的整合和內容的改革上,要樹立以適應性為核心、以個性化為特點的高等教育質量觀,以貼近學生實際、滿足學生內在需求為目標,構建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不僅使學生有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也給學生提供更多能夠發揮自己潛能的創業平臺。
創業品質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包括敢于競爭、敢于冒險的精神,腳踏實地、勤奮求實的態度,鍥而不舍、堅定執著的頑強意志,不畏艱難、艱苦創業的心理素質以及良好的心態及自控能力、團隊精神與協作意識等[3]。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是培養大學生具有良好創業品質的前提,優秀的導師是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保障。所以在不斷加強和改善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要注重開發社會教育資源,聘請創業上有建樹,品德高尚、樂于奉獻、責任心強的成功企業家來擔任大學生創業實踐導師,充分利用他們的創新創業思想與實踐平臺,創新教育模式,有計劃分期分批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與實踐能力培養和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實施;才能培養出具有敢于探索、突破常規、勇于創新的復合型人才[4]。
創新創業教育是對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具體要求,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渠道。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加強基礎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知識的實際運用,重視綜合能力的發展,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創新思維開發等方面得到主動發展。所以,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是培養大學生創業及實踐能力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當前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重點。首先要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全面理解自主創業的深刻內涵,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5];其次要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成功企業家和自主創業的先進典型,通過他們的事跡堅定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信心,鼓勵和扶植更多具備自主創業條件的大學生憑借知識、智慧和膽識去開創能發揮一己之長的事業;最后就是要形成以項目為載體、以團隊或社團為組織形式的“創業教育”實踐群體來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讓大學生的創業動力在具體實踐中找到恰當的結合點,使其形成自主創新創業的理念[6]。
3.高職中醫專業學生的創業之路如何選擇
開診所
1、選址——選擇與當時社會環境、政治環境相匹配的地址。
不管是籌建醫院還是診所首先都需選擇選址。以選址周邊覆蓋之人群為診所主體病患來源。需要充分考慮當時的環境、政府政策的影響。
2、備案——熟悉環保備案流程。
需要根據不同地方的制度,申請相對應的診所牌照。
3、證明——工商登記與銀行資信證明的流程。
根據我國衛生法律法規的要求去開設。
開設健康咨詢中心
在選址方面沒有限制,只要是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都是可以給投資商帶來了很豐厚的回報,比如說是步行街、小區門口都是很理想的選擇,它的創業商機無限,加盟它可以讓投資商有很穩定的發展。
結語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擁有創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質人力資源的國家,將具備發展知識經濟的巨大潛力[7];一個缺少雄厚科學儲備和創新能力的國家將失去知識經濟帶來的機遇。21世紀的競爭是經濟和綜合國力的競爭,實際是科技和教育的競爭,歸根到底是高素質人才的競爭。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培養和造就基礎寬厚、富有創新精神、能夠應付未來社會中國大學生就業發展和挑戰的人才,是各類高校在教育創新中擔負的首要任務。大力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建立高校創新體系的關鍵性環節和基礎性內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動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對建設創新型國家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侯端陽.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1(03):127-128.
[2]張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J].中國商論,2021(06):90-91.
[3]劉潔.以競賽為導向的法學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高教學刊,2021(10):42-45.
[4]閆冰.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N]. 河南日報,2021-03-20(004).
[5]王永釗,程揚,趙娜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研究[J].中國培訓,2021(03):11-12.
[6]馮然然,楊堅.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J].食品研究與開發,2021,42(05):234.
[7]陳月.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影響因素研究[J].山西青年,2021(05):10-11.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 濟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