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寶華
摘要: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不斷的涌入,位于城市和郊區的學校 也隨之接納了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群的子女,這些外來務工人員涌入城市的目的首先是為了提高他們的經濟收入,改善他們的生活。這類人群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沒有固定的工作,更沒有穩定的收入,他們的工作大多數伴隨著工時長,工資低,工種多變的特點。其次,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這類家庭的孩子往往缺乏父母的陪伴,父母在生活上不能細致入微的照顧,學習上不能 做到有問必答的幫助,這部分孩子進入城市后會隨之帶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問題,讓孩子在短時間內解決并適應它是一個難題,這就需要我們老師的幫助。發現這些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并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缺失陪伴;外來務工;存在問題;應對策略
一、缺失陪伴的外來務工家庭子女學習上存在的問題
1.學習時間不能保證
外來務工家庭經濟基礎薄弱,父母要維持生計,就必須竭盡所能出賣苦力,起早貪黑的工作限制了他們陪伴孩子的時間,這些孩子首先要學會照顧自己的一日三餐, 在滿足了自己的溫飽之后才能談學習。有些孩子回家之后還要負責父母的晚飯,以及看護弟妹,這些生活瑣事完成了之后才是他們的寫作業時間。面對生活,他們無從選擇;面對學習,他們不能放棄;面對父母,他們不能埋怨;作為教育者,我們不能讓他們拋棄了生活,一味地選擇學習。只能讓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之間尋找平衡的支點,讓他們能快樂生活,安心學習。
2.學習成績低,學習習慣差
外來務工家庭絕大部分來自于較落后地區,由于教育配置的不均衡,語言上的障礙,陌生的環境等因素都導致這些家庭的學生學習成績普遍偏低。他們的父母文化程度較低,有些人甚至不識字和不認識拼音,根本無法輔導孩子,還有些家長雖然能輔導孩子,但是繁重辛勞的工作讓輔導孩子也成了一種奢望。
3.缺乏家庭關愛
沒有哪一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為了生活他們不得不拼命工作,生活在這些家庭的的孩子,雖然父母就在自己的身邊,但是能有幾個人在放學的時候看見自己父母的身影?能有幾人一回家就吃上熱騰騰的飯菜?沒有,沒有幾個人能享受看似普普通通的生活。生活中的困難自己扛,心理上的困惑自己解,學習上的問題自己答;天冷了自己加衣,受傷了自己撫慰,沒人能夠代替他承受所有的困難,一切都得他們自己扛。
二、缺失陪伴的外來務工家庭子女教育問題應對策略
1.師生關愛助成長
這些家庭的學生進入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沒有了自己熟悉的伙伴,較低的學習成績,無法溝通的語言,不能時時幫她排憂解難的父母,都成為他融入這個新集體的阻礙。這時候,老師的肯定的話語,同學們友善的目光,就像是陽春三月的微風,吹開他們心頭的恐懼,溫暖他們的心田,讓他們在異地他鄉感受到這份關愛,這是讓他們盡快融入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劑良藥。老師要幫助他們和新的學生建立良好的生生關系,幫助他們在班級里樹立威信,讓這些孩子感受到這個大家庭的溫暖,他們才能放下心中的顧慮,輕輕松松地學習。
2.加強家校聯系
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都離不開學校,更離不開他的家庭。孩子進入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在各方面可能都不是特別的適應,這時候最容易走進他們身心的是他們的父母,進入新環境以后,也是孩子出現問題最多的時候,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及時和孩子的父母聯系,了解孩子現在的生活環境以及之前的學習習慣,也讓父母明白孩子在學校里的表現以及最近遇到的問題,通過家長與學校的溝通,共同想出解決的辦法,幫孩子渡過難關。
3.建立和善友愛的評價體系
每個人走進一個陌生的環境,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為了是讓他們盡早的融入這個新集體,在進入的初期我們盡量給他們制造一個友善的環境,在評價學生的時候,盡可能多元化,不能單一的只看孩子的成績,要看到他們的進步,及時的予以表揚和肯定,讓他們建立自信心,也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這些閃光點不拘泥于學習,可以是他們的勞動,可以是他們能幫家長分擔家務,老師的表揚和肯定也許就是一束光,足以讓他們的內心得到陽光,讓他們感受到這個新集體的溫暖,只有感受到溫暖,他們才能夠在這個大集體當中幸福快樂的成長!
4.加強心理疏導
外來務工家庭子女,他們的父母陪伴他們的時間很少,來到陌生的環境,他們又沒有交心的朋友,想第一時間把內心的問題與父母交流,但往往要等好久,等到與父母能面對面坐下的時候也許就沒了交流的欲望,孩子們內心遇到了困惑無法及時傾訴,有了困難也無人第一時間幫他們分擔,長此以往,孩子們會把自己的心封閉起來,會把外界的陽光阻擋起來,長期生活在這種封閉、壓抑的環境里,會造成許多的心理疾病:在我們學校有些孩子逃學去網吧,有些把學校當做放縱的場所,有些去超市偷東西給同學來換取同學對他的認可,面對這樣的孩子,作為一名老師,我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面對他們我們不能放棄,應該運用我們學所學的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孩子,成為他們的知心伙伴,傾聽他內心的煩惱,幫他們排憂解難,化解他內心的矛盾,讓這些孩子不再孤單。
外來務工家庭的經濟能力有限,大多數孩子過早的承擔了家務,學習時間無法保證,學習上遇到問題家長無法解答,學習的效果無法保證,面對這樣的現實,教師就要從中協調。生活上給與關心,心理上給與關愛,學習上給與幫助,讓他們重塑信心,再塑自我,早日在這個新的集體中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薛長露, 《基礎教育》,2018年9月。
[2]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問題初探,商亞麗,《課程教育研究》2015年 027期
陜西省西安高新區第三十六小學 陜西 西安 7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