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林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在高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新課標對高中物理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想提高高中物理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分析當前課程教學存在的不足,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并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同時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
關鍵詞: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學;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03-0042-02
物理課程是高中教育領域重要的組成部分,能擴展學生的物理知識儲備,提高他們的物理核心素養,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價值.但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實施應試教育體制,即使當前實施了高考制度改革,但高校仍以學生的高考成績作為錄取的首要條件.受其影響,部分高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填鴨式”灌輸教學模式,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與課程改革的理念不相符.基于此,筆者就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分析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學的提高策略,旨在為相關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參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他們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一、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當前,因為高考壓力的存在,高中階段教學任務較重,學生學習的難度較大,因此,在物理課程教學中,教師大都以“填鴨式”的灌輸教學為主,沒有從根本上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與新課改的理念要求相背離.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知識的灌輸,進行表層學習,并沒有對教師講解的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要想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創新課堂教學的模式.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必須根據新課標的理念要求,明確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和興趣愛好,對學生進行巧妙地引導,組織他們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給予他們正確的學習方向,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的知識時,教師就應該先給學生講解學習這部分知識時必須用到的幾種分析方法,然后引導學生以自主探究或合作學習的方式,運用這幾種分析方法對知識點進行分析.在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加強對他們的指導與點撥,促進他們更全面的分析和思考,最終幫助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成就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更積極地投入到物理知識的學習當中,為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奠定基礎.
二、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1.借助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設備成為教學中重要的輔助設備,能將抽象、枯燥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并降低他們學習的難度,對構建高效課堂具有極大的作用.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積極借助多媒體設備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中“力的合成”的內容時,因為這部分的知識比較抽象,根據文本對學生講解,無法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并掌握相關的知識.而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將“力”合成的過程精彩、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能有效激發他們探究的欲望,并降低他們學習的難度,從而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支持.
2.精心設計問題
眾所周知,物理課程是一門極為嚴謹的學科,其理論十分抽象,要想學習好這些知識,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問題,以問題進行引導,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和范圍,組織學生圍繞著問題開展學習,從而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構建自身的認知結構,并有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六章《萬有引力與航天》第一節“行星的運動”的知識時,在上課伊始,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宇宙星空的畫面,然后提出這樣的問題:“自古以來,人們對星空都十分向往,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那么哪位同學知道關于行星運動的知識或者規律的?如果你們要研究行星運動的規律,應從哪方面著手?”通過提出這樣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并為他們的學習指明方向,從而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發掘自身的潛能,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在實際操作中,教師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科學、合理地為學生劃分學習小組.然后創設教學情境并提出引導問題,鼓勵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圍繞著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當學生完成自主探究以后,還要鼓勵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圍繞著問題進行交流探究.通過群策群力,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促使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關的知識,并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
三、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以幫助他們獲得成就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從而促進他們的發展.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必須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必須摒棄傳統——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為主的評價方式,積極采用過程性的評價方式,即對學生學習的過程、態度和方法進行評價,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然后進行積極的評價,并以此為主要評價方式,同時結合學生的成績評價、學生自己的評價及生生之間的相互評價,通過采用這樣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并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從而針對性地改進,這樣就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能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促進他們未來的發展.但當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影響到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方法,并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
參考文獻:
[1]董學堯.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學的提高策略探析[J].數碼設計(下),2019(06):221-222.
[2]徐海燕.基于最近發展區理論的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學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9(14):33-33.
[3]王永菊.基于最近發展區理論的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學研究[J].成才之路,2018(02):84.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