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善成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現代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在小學階段大力開展體育教學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同時還能緩解學生學業疲勞,釋放孩子運動天性,發揮其特長,有利于學生健康地學習與成長。然而,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必然就會影響到小學體育教學發展。
1 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
1.1 小學體育教學沒有被重視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模式及思想等的影響,這樣就使得學校領導及相關教師,并沒有對體育教學引起關注,沒有加強這一方面教學,造成小學教育體育教學效果欠佳。很多教師都認為,學好主科才是重要的,其余學科都是其次的。這導致小學體育學科一直未受重視,也很難達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成果。
1.2 體育教學資金投入不足
體育教學是一種注重場地與器材的學科,如果缺少場地與器材,那么就談不起來體育教學質量,而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加強場地設施建設。但是,幾經走訪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小學體育場地設施數量不足十分常見,而僅有的體育場地也很小,可以想象幾個班級同時授課時就很難開展體育教學,難以滿足當前體育教學的需要。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學校“重文化輕體育”的思想嚴重,不少學校都不愿意將資金投入到體育器材設施購置及場地建設當中。由于缺乏建設所需資金,使得很多學校教學資源不足,很難有效地開展體育教學,致使很多的體育項目無法開展。
1.3 體育教學模式較落后在
走訪調查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很多體育教師的觀念跟不,上現代教育教學思想,存在脫節情況,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都只重視體育知識的傳授與運動負荷的達成,而忽視了體育教學對學生運動能力與運動態度的重視、體育精神的傳承、體育品德的培養,無法真正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由此就大大的降低了體育教學質量與效率。
2 小學體育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幾點要求
2.1 深化理論教學,積累體育知識
豐富的體育知識對學生體育實踐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領和指導作用,加強體育理論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積累體育知識,進而深入認識和理解體育運動。但是,在傳統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傳授體育技能而忽視理論知識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健康意識。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在開展理論教學時只是照本宣科,學生難以激發學習興趣。有鑒于此,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必須改變上述教學現狀,高度重視體育理論教學,積極轉變理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積累體育知識,更好地指導自身開展體育實踐活動。
2.2 應結合實際,采用適合的教學模式
教師采用正確教學模式是確保各項教學工作開展的前提,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考慮到學生個性差異化這一問題,并多尊重個體學生之間的差異,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來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然后,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采用差異化教學方式來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以培養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明白運動意義、鍛煉目標。
2.3 創新教學方法,掌握體育技能
體育技能涉及跑、跳、踢、投等基礎性動作,小學體育教學需要向學生傳授體育技能,并且通過鍛煉使學生熟練運用體育技能,使學生更加科學開展體育鍛煉。但是,在以往體育技能教學過程中,教師式相對單一、流程較為固定,難以有效調動學生參與熱情,不利于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充分把握學生具體學情和興趣愛好的基礎之上,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增強學生探索欲望,順利掌握各種體育技能。
2.4 設計多樣練習,提升運動能力
體育的運動形式和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豐富多彩的練習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參與鍛煉的熱情,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具體學情為學生設計豐富多彩的練習方式,進一步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從而使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得以提升。但是,在現實中部分教師并沒有貼近學生實際設計練習內容,進而導致訓練與學生實際情況相互脫節,使學生心生逆反。因此,教師必須深入研究學生身心狀況,在此基礎上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針對的體育練習活動,適當增加學生體育運動負荷,使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得以真正提升。
2.5 全面滲透德育,塑造體育品德
體育核心素養不僅強調小學體育教學要增強學生體質,更強調要塑造學生良好體育品德,從而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但是,部分教師由于受到傳統體育教育理念的影響,導致不夠重視培養學生的體育品德,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健康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對此,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必須深入挖掘德育元素,并且將這些德育元素合理滲透到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體育品德。
3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素質教育不斷向前推進,傳統小學體育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面臨著改革創新要求。在小學階段應根據實際情況,轉變體育教育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能推動體育教學改革創新,能滿足教學方面所提出的諸多要求,以保證小學生的體育課及活動的順利開展。
(作者單位:成都市龍泉驛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