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
小學體育教學是培育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堂給予學生的心智的提升以及身體的強化,使得學生能夠以德智體美勞為出發點進行全方位的共同發展。伴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改革,對于小學體育課堂的要求也在不斷應運而生,合作意識作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關鍵點,是每一位小學體育教學所要著重培育和加強的,合作意識的有效構建和培養能夠讓學生獲得優秀的精神文化熏陶,進而有助于學生良好綜合素質的長遠建構和發展。
小學體育教育在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培養中是不可或缺的,其教學效果是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標準之一。在體育教學工作中,使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和積極態度,是小學體育教育的主要任務,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能夠使其更快地融入未來的成長和學習生活中。文章旨在將教學側重點放在學生合作意識構建方式的不斷改革創新中,將素質教育落實到教學的深處,結合實際教學的具體情況,探究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效培育學生優秀的合作意識。
1 淺談小學體育課堂合作意識培育的潛在教學問題
合作意識是基于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特點所產生,同樣也是當前小學體育課堂的主要關注點,合作意識的有效培育將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產生積極性的影響作用。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落實小學體育課堂合作意識培育的教學在有些方面依舊做得不夠充分,存在較為顯著的問題亟待教師進行有效解決。
首先,部分教師對于合作意識培育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重視程度始終不夠,并沒有將提高小學學生體育合作意識提至教學的主要日程,遵從仍舊是傳統小學體育課堂中機械化的項目安排,并沒有開展有效的合作意識培育活動項目,進而使得體育課堂缺失品德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
其次,是小學體育教師在針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育落實層面不夠完善,許多教師對于合作意識的培育停留在簡單的比賽舉辦中,尚未能夠深入課堂全方位構建,在合作運動的多元化、趣味化和互動性方面沒有開展有效的延伸與拓展,從而使得合作化的小學體育課堂無法契合學生的學習訴求和興趣點,極大程度削減了小學體育課堂合作意識培育的有效性。
最后,許多教師對于課堂的把控往往呈現“一意孤行”的特點,并未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發展空間,讓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在團隊活動過程中自覺構建與他人的合作意識,從而使得小學體育課堂合作意識的培養往往達不到理想的教學預期。
2 把握小學體育課堂合作意識培育的基本教學原則
2.1 以興趣為首,把握多元化體育課堂教學
在小學體育教學合作意識的培養中,把握教學的多元性是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相關小學體育教師需要避免被傳統體育課堂的教學模式所局限思維,而是應該從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以及賽事活動等多方角度開展深度創新,融合學生的興趣點進行拓展和延伸,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興趣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意識的自覺培育,使學生可以在寓教于樂中進行合作意識的有效培養。因此,把握小學體育教學的多元性特點是針對學生個性化學習和激情性學習的雙層角度出發,而產生教學基本性原則。
2.2 以引導為主,把握自主性合作意識培養
教師在小學體育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應該更多地充當引導者的角色,避免在課堂教學中出現“教學一言堂”的現象。小學體育教師必須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和培育空間,通過在活動中以言語引導和動作指揮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漸漸學會如何與他人開展有效的合作,學會在活動競賽中正確地與他人進行溝通、協商、互助,在共同完成賽程目標的過程中構建優秀的合作意識。故此,教師必須將引導式教學落實到底,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需求,才能更好地發揮合作意識的培育效果。
2.3 以實踐為本,落實理論化合作意識傳輸
實踐是小學體育課堂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同樣是落實學生合作意識有效培育最主要的基本途徑,因此相關小學體育教學需要堅持“實踐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合作性的賽事和活動實踐當中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的逐步構建。與此同時,理論性的知識也是小學體育教學合作意識培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相關體育教師切忌不能忽略理論教學的關鍵作用,而是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自然融入理論性的知識,結合實踐開展深度教學,從而有效引導學生樹立優秀的合作意識。
3 探究小學體育課堂合作意識培育的有效教學路徑
3.1 深入延展多元化合作性體育課堂教學活動實踐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好奇心和好玩心是其最為顯著的年齡特點,因此相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必須抓住其個性特點和學習訴求開展體育課堂的有效建設,在基于傳統小學體育課堂活動項目的層面,適當融合學生的喜好,并且對于課堂活動項目的形式開展針對性的多元創新,從而有效拔高學生的課堂興趣點,促使合作意識構建的更加深入化。
比如,筆者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會開展不同的團隊競賽活動幫助學生構建合作意識。我會在每節課堂中安排各不相同的教學活動,在籃球課堂上,要求學生以五人一組進行籃球對抗賽,并讓學生進行戰術指定和充分的賽場交流,逐步養成團隊合作的優秀意識。此外,我還會舉行趣味穿衣接力賽,學生通過終點穿衣為接力,以完成時間作為評比標準,不僅提升了課堂的趣味性,還有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建立。
分析上述案例可知,課堂教學活動的多樣性是小學體育課堂的關注點,也是相關教師能夠致力的創新點,因此把握好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多樣性是當前合作意識培育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延伸體育課堂多元化的層面,需要立足于活動的趣味性、科學性和全面性加以建構,使得小學體育課堂中合作意識的針對性培育更加有效。
3.2 充分落實多樣化合作性教學案例素材課堂展示
學生的合作意識培育不單單局限于教學的實踐活動當中,其中理論性的教學更是重中之重,教師需要在課堂中積極引入相關的體育合作性教學案例,輔助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理解合作意識在團隊競賽中的展現和積極作用。并且,多樣化的教學案例能夠激活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使得合作意識的展現能夠更加直白和客觀,有助于學生的理解、掌握。
比如,我在小學體育合作意識培育課堂的教學中,會定期在每個月進行理論性的課程講授,在教學前會從互聯網中尋求以合作為主的經典團隊比賽案例,并通過視頻剪輯、PPT反映的形式對相關資料進行整合。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我要求學生在觀看體育比賽視頻的同時,對視頻中合作意識的體現、合作意識的產生以及其發揮的作用進行記錄,并在課后環節開展觀后感的交流。
分析上述案例可知,教師能夠借助多媒體技術中的圖文結合以及視頻播放的形式,向學生全面展現相關的合作經典賽事案例,讓學生在觀看比賽、了解事例的過程當中對合作意識能夠具備相對清晰的理解,同時利用合作意識成功發揮的案例激發學生對于合作的重視程度,使得合作意識更加深入人心。
3.3 全面制定連帶化合作性教學意識課堂檢驗機制
合作意識的構建單單依靠散狀的教學訓練和課堂授課是無法有效完成的,因而教師必須制定科學合理,且具備較強針對性的教學檢驗機制,從而利用機制條例引導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完成合作性教學意識的構建。并且,教師應把握寓教于樂的教學特點,可以借助一些課堂小游戲幫助學生進一步完善合作意識的培育。
比如,在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中,我會在學期開始階段與學生共同制定《課堂比賽合作意識培育規則》,其中明確要求每一位學生必須參與團隊競賽活動中,并且規定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應當和團隊其他成員進行充分的溝通,并且主動融入集體當中,將溝通作為常態化的合作方式。并且,我會在課堂空隙中融入訓練合作意識的小游戲,讓學生在放松的狀態下更好地培育合作意識。
分析上述案例可知,通過對于課堂檢驗機制的全面構建,以及相關小學體育課堂秩序條例的制定,能夠給予學生大致的合作意識培育路徑基本框架,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捷徑中更加高效地完成合作意識的培育和建構。同時,適當的游戲化教學能夠優化小學體育課堂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促進合作意識教學的效率和水平。
3.4 有效把握合作化體育課堂教師引導性授課
小學體育教學在以培育合作意識為目的的課堂教學中,應擺正個人的教學地位,將教師角色向引導者的方向進行固定和發展。因此,教師在合作意識課堂培育實踐中應適當切入課堂,通過引導、啟發的方式讓學生明確合作意識的構建途徑和方式。
比如,筆者在授課中就致力于充當合作意識培育體育課程中的引導者角色,在學生進行團隊比賽和活動的過程中,我會主動減少課堂實踐的干預,而是鼓勵學生通過自主交流溝通完成合作實踐。同時,我會在課后環節召集部分體育小組進行討論,為學生如何開展更為高效的合作提供有建設性的意見,幫助學生在往后的教學中及時改正不足,補缺補漏,進而達到合作的理想效果。
分析上述案例可知,小學體育教師在培育學生合作意識的授課過程中,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發展空間,保持課堂的自由度和個性化,同時也要適當地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和啟發,使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建立其體育合作意識。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當前小學體育課堂中的合作意識培育是現代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主流趨勢之一,體育課堂不單是幫助學生鍛煉強健的體魄,更在于優化學生的文化精神內涵。而培育學生的合作意識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優秀的精神品質,相關教師要把握個性化的小學體育教學,以全面性、多樣化、深入化的角度出發構建合作意識培育課堂,并針對課堂的活動環節和相關項目展開延伸和創新,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高效培育。
(作者單位: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三合鎮港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