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力力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為了緊隨國際發展潮流,我國國民經濟不斷轉變經濟增長形式從而實現經濟長久發展。產業投資基金作為調整國家產業結構、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強大引擎,對市場經濟穩定發展發揮著重大作用。若想推動我國產業投資基金持續發展,就必須對基金的組織形式、治理形式和退出機制展開詳細的研究,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優化策略,引入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到投資基金中,強化基金管理的專業性和科學性,提升產業投資基金的投資效率。
關鍵詞:產業投資基金;運作模式;治理方式;退出機制
一、我國產業投資基金的運作模式
1.產業投資基金的組織形式
1.1有限合伙型
在有限合伙型的產業投資基金中,基金發起人對所發起的基金項目實行相應的管理,并且以普通合伙人的身份對基金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而其他投資者作為有限合伙人對基金項目無須進行主要的管轄,只需根據自身在基金的投入承擔有限責任即可。此種方法不僅將基金管理人和投資人的共同利益同步化,并且各基金的投資者可以根據基金的收益狀況依法享有合伙企業財產權,而且可以以契約的形式對普通合伙人實行獎罰機制,當合伙人助力基金有效發展,對其進行適當的獎勵可以進一步激發各位合伙人的工作積極性,而出現違規行為時,對其進行嚴厲的懲罰可以起到相應的警示作用。其管制方式可以根據基金狀況進行靈活化處理,因此其生命力十分強。
1.2公司型
“公司型“是指一群具有共同的投資目標和利益追求的有識之士以《公司法》為建立標準和經營原則,從而組建成相應的投資基金形式,并且具備相應的法人資格。在公司型主要管理層中,分為董事會、股東會和監事會三大主腦,三者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共同為基金發展效力。同時公司型基金實行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權利分離,與三會相同,實行相互制衡的現代化基金管理制度,以此維系公司內部穩定、經濟長久發展。
1.3契約型
契約型基金也稱信托型基金,根據事前約定的信托契約通過發行收益憑證所組建而成,不具備法人資格。因此契約型基金的建立、運行、管理、監督和解散較為敏捷,各流程操作便利。通過國家批準可以自主在銀行機構債券市場中發行基金單位,當有投資者對該基金具有投資興趣并投入一定的資金時,那么該基金份額持有人可以依法行使收益權,對基金在債券市場中所獲得的全部資金收入“收入囊中“,且基金本身無需繳納所得稅,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各個投資者的經濟壓力。
2.產業投資基金的治理模式
2.1基金本身的治理
一般來講,不同組織形式的基金其治理方式是根據不同法律進行相應的管理。比如有限合伙型基金是根據《合伙企業法》進行建立,而公司型基金則參考《公司法》設立,共同的治理方法都是根據法律里面的有關條文和章程作為治理準則,其最高權利機構為股東會,以此是董事會和投資委員會。契約型公司根據《信托法》和《證券投資基金法》進行建立,投資者根據資金所持份額對基金資產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等,并在大會審議中,可以對基金的處理事項行使表決權。
2.2基金管理方式的治理
不同組織結構的基金管理公司其治理結構也盡相不同,一般的基金管理公司都會立足自身基金收益狀況、基金管理情況和投資者所持財產實行相應的管理和監督,以此確保基金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和規范化。公司董事會下設風控會,對基金潛在風險進行實時監控和管制,以此確保基金的財產安全和運營穩定性。在控制好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在眾多投資項目中進行認真、細致的篩選,并對該投資項目實行價值評定、投資決策和管控,在推動投資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盡自身最大能力實現基金利益最大化。
2.3基金托管人的治理
立足于產業投資基金“管理與保管分離“的原則,基金托管人對基金管理人監督和基金財產保管實行分開管轄,是基金持有人的權益代表。其主要職責是對基金管理人的投資運作過程進行實時監督,確保基金管理到位,并對基金資產進行妥善保管,執行投資命令對資金往來進行相應的辦理,對基金財務報告以及資產凈值進行核實與復查,防止賬務做假和不完整等情況的發生。
3.產業投資基金的退出機制
3.1投資人從產業投資基金退出
構建完善的基金投資者退出機制,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強化產業基金的靈活性與流動性,增加基金的變現能力,從而降低投資者的金融風險和投資風險,減少投資的不確定性。部門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會受家庭因素、財產變動、身體原因等方面的影響,選擇在投資過程中“中途離去“,因此必須為投資者建設合理、科學的”退場“方式,可以通過基金股權變現等形式取消基金財產所有權等權益,也可以通過場外柜臺交易和產權交易等方式增強基金份額的流轉性,對所有權實行靈活的變動與轉移。
3.2產業投資基金從投資項目退出
當基金從發展前景不容樂觀的投資項目中退出,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少基金的資產損失,是產業投資基金實現收益的重要環節,一般通過根據被投資項目的上市、股權轉讓和回購來達到目的。而上市是產業投資基金退出所投項目的首先方式,其次還包括出售、回購和清算等方式,通過平等、公正的交易,從而增強基金的變現能力。
二、推動我國產業投資基金發展的建議
1.充分發揮政府的基礎作用
縱觀我國產業投資基金的運營狀況,產業投資基金的迅速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正確引導與有力推動,更與市場需求的變化密切相關。而政府作為市場經濟的調配者和引導者,應當充分發揮資源合理配置作用,對我國產業投資基金加以引導和鼓勵,從而確保我國基金的投資規模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經濟需要和地方產業結構的調整,當然,投資規模必須要與我國產業的承受能力相匹配。同時,政府應該出臺和完善相應的投資政策,吸引和鼓勵發展潛力巨大的企業前來投資,并鼓勵相關人員進行投資項目的設計與創新,從而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的不斷發展。
2.完善產業投資基金的管理機制
不同基金項目的產品定位和功能定位都具備著自身的差異性和獨特性,因此政府部門應當針對不同基金的運營模式和產品定位,制定出相應的管理機制和運作模式,從而強化投資決策機制。對于基金項目本身就適應于市場化,應當充分發揮市場的自我調節能力,政府無須做出過多干預,針對特定的產業,政府應視情況而定,做出適當的讓步;而對于政策型的投資項目,政府應當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采取公司調查和政府集團決策結合的決策方式,確保監管到位,在保障投資安全性和靈敏性的同時,對投資尺度進行適當的放寬,從最大限度上發揮企業與政府相結合的獨特優勢。
3.不斷開拓和創新基金合作投資的新模式
目前,我國現有的產業投資基金主要來源于政府和國有企業,其他企業和社會資本因自身發展規模和經濟能力有限,所能參與到的產業投資基金的機會較為稀缺。因此,為充分發揮經濟市場各個主體的積極性,提高其參與感和獲得感,政府應不斷探索創新思路,以科學、有效的方式將社會資產引入到產業基金中去。比如,可以與上市公司進行深度合作,設立產業并購基金,實行“基金+投資項目+上市公司+產業“的四聯合產業運作模式,從而帶動整個社會資本參與到產業投資中來,激發各社會成員的生產積極性,開創政府、企業、金融機構良性互動的友好局面。
三、結束語
不同行業的體制結構、運營方式、操作流程、經營準則和經濟發展階段等方面都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差異,并且產業投資基金在不同發展階段也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因此,應當充分發揮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等各個主體的作用,在不斷的實踐中走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產業投資基金模式的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董方杰,韓彩云.我國產業投資基金的發展研究[J]. 金融理論與實踐,2008(12):83-84.
[2]牛婷,趙守國,左斐.國際產業投資基金的運行模式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0(12):205-207.
[3]李和杰.產業投資基金商業運作模式探討[J].改革與開放,2011(21):9-10.
[4]赫國勝,徐潔.我國產業投資基金運行模式分析[J]. 中國城市經濟,2011(15):50-52.
[5]郭中祥.我國產業投資基金運作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 2019, 40(11):131-132.
[6]徐潔.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發展模式研究[D].遼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