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紅梅
摘要:人才流動快,成本消耗大,企業競爭激烈成為當前企業發展滯后的主要問題?,F實的管理實踐并不會總是出現理想的管理結果,激勵機制的構建需要反復設計,不斷修正,最佳激勵效用是員工個人目標和組織績效目標高度一致,體現管理者高超的激勵運作能力和組織管理水平。
關鍵詞:激勵機制;構建;思路
企業員工激勵從很大程度上來說上企業制度的內在核心,是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環節,也是激勵員工實現共同的組織目標的重要保障。同時,全球化的市場競爭,使企業特別關注員工的激勵,這就決定了員工的激勵管理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尤為關鍵。
1.員工激勵的含義及內容
所謂激勵,就是組織通過設計適當的外部獎酬形式和工作環境,以一定的行為規范和懲罰性措施,借助信息溝通,來激發、引導、保持和歸化組織成員的行為,以有效的實現組織及其成員個人目標的系統活動。而在企業管理中,員工激勵可以理解為創造滿足職工需要的各種條件,激發員工的動機,使之產生實現組織目標的特定行為的過程。企業的管理者時刻都在運用激勵模式進行企業管理,使人在某種內部或外部的刺激下,始終保持最佳工作狀態,發揮最好的工作效率,總而言之,激勵就是通過各種激勵手段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2.員工激勵的作用
激勵可以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提高企業績效,激勵可以挖掘人的潛力,提高人力資源質量。挖掘員工潛力在生產和管理過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發現,在缺乏激勵的環境中,人的潛力只能發揮出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勵,他們的能力可發揮80%~90%。由此可見,激勵是挖掘潛力的重要途徑。
對一個企業來說,科學的激勵制度至少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第一吸引優秀的人才到企業來:在發達國家的許多企業中,特別是那些競爭力強、實力雄厚的企業,通過各種優惠政策、豐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晉升途徑來吸引企業需要的人才。第二開發員工的潛在能力,促進在職員工充分的發揮其才能和智慧。如果把激勵制度對員工創造性、革新精神和主動提高自身素質的意愿的影響考慮進去的話,激勵對工作績效的影響就更大了。第三造就良性的競爭環境??茖W的激勵制度保含有一種競爭精神,它的運行能夠創造出一種良性的競爭環境,進而形成良性的競爭機制。在具有競爭性的環境中,組織成員就會收到環境的壓力,這種壓力將轉變為員工努力工作的動力。
3.企業管理員工激勵機制構建的基本思路
3.1合理設計員工崗位目標,做到人盡其才
因事設崗,因崗擇人,把人放在最適合的崗位上,避免企業人才浪費,避免將不勝任的員工放在重要的崗位上,影響企業目標的實現,正所謂“適合才是最經濟的”。對于員工個人來說,可以獲得與其能力匹配的滿意度,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3.2科學合理的設置工作目標,使其具有最大的激勵力
期望理論要求設置要做到:(1)員工對完成目標的價值很看重;(2)員工對完成目標的概率估價很高,有信心完成,此時該目標的激勵力最大。從經濟學角度看,目標太低會造成資源浪費,定的太高則會讓人望而生畏,失去激勵效果,員工可能選擇逃避責任,放棄努力,聽之任之。目標制訂大都根據歷史條件推測,但目標實施環境會有所變化,應依照實情對目標設置作動態調整,避免“一紙定終身”。
3.3尋求需求與激勵的匹配,減少管理者與員工的摩擦
管理者要注意與員工交流和溝通,把握大多數員工需求傾向,遵循市場原則,合理設置激勵機制,把握需求與激勵平衡。盡量消除激勵過程明顯不合理之處,特別是在同樣環境下分配政策要經得起推敲。中國有句古語“不患寡而患不均”,寡而不均或多而不均,損害的不僅是個人熱情和積極性,也削弱企業的活力。同時,落實激勵政策要講究誠信,不能隨心所欲,失信于員工,打擊員工積極性,從而影響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處理好考核獎懲尺度,做到賞罰及時、分明,避免負面效應。
3.4完善薪酬激勵機制
針對不同工作性質和處于企業組織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人才,企業應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和方式來評價人才的績效和確定“獎金”的數額,但在薪酬激勵方面,企業應抓住三個主要環節,即合理、公平和頻率。所謂合理,就是員工付出的勞動能得到相應的薪酬。實踐證明,動態結構工資模式,使企業利益的分配合理,即企業和職工個人所得與其各自付出的努力與勞動投入大體相當,形成了能夠調動職工積極性的利益激勵機制,解決了鞭打快牛,苦樂不均,從而發揮了利益機制對企業行為的積極鼓勵和約束作用。公平是指工資分配是否公平,員工對自己的工資報酬是否滿意,不僅受收入的絕對值影響,也受相對值的影響,每位員工總是把自己付出勞動所得的報酬,同他人作比較。若結果相等,即同等投入獲得同等報酬,認為公平,從而心情舒暢,努力工作。否則會影響工作的積極性。巧妙地運用工資額度、級別的調整和升降,可以收到激發員工工作勁頭的作用,使員工工作有盼頭,這是優秀企業的共同經驗。
3.5建立適時有效的員工激勵機制
從員工的需求方面分析,根據馬斯洛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層次理論,不難看出人的需求是復雜的,并且隨著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生活條件和環境而改變。員工在企業的生活中也會不斷地產生新的動機和需要。所以企業管理者在引導員工的思想方面,要合理根據每為員工或者不同的小群體的不同需要,對其實施不同的激勵組織和控制,或將多個激勵方式聯合運用。管理者若能把握好激勵機制運用的時效性和度,將會吸引優秀的人才,將其智慧和力量為己所用,使其聰明才智為企業的發展和進步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朱利勤.關于對企業中層管理人員考核激勵機制的研究——以H企業為例[J];智庫時代;2019年15期
[2]蔣玥.CDGM公司中層管理人員績效評估體系改進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3]王倩.恒信大友中層管理人員激勵方案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4]全恒禛.商業銀行中層管理人員履職能力評價體系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