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秉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理念,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通過趣味性強、科學性強的提問內容和提問方向,引導學生的語文思維、語文意識向著探究、解答、思考方向上發展,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運用提問有效性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注意提問的方法和技巧,要注重緊扣教學內容的主題,促使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順利實現,進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科學發展。
關鍵詞:淺析;如何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
引言
初中階段學生相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而言,其年齡逐漸增大,心理及生理發生顯著的變化,并且其逐漸具備自身的想法,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使得自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不斷加快學生的發展速度。教師要認識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其可以有效推動課程的進程,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在問題設計創新中要明確問題設計創新的原則,并對其進行細致的分析,在掌握其創新要點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方案提高教學提問設計的水平,確保教學提問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出自身應有的作用,以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
一、兼顧全體學生,尊重個體差異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時間和空間有限,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不同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態度。教師的提問式教學計劃要面向全體學生,保證每一位課堂參與者可以通過教師提問學到語文知識,建立語文意識,鍛煉語文能力。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讓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既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充分挖掘語文知識中的趣味性元素,又能鍛煉學生的語文問題解答能力,實現提高中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學習的內容進行自主提問,幫助學生培養語文意識,建立語文思維。教師要兼顧班級里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和理解,讓參差不齊的個體差異通過提問有效性得到改善,進而縮小學生間的差異,最終實現班級語文學科零差異的目標。教師要從全班同學的實際情況出發,不能以教師的個人喜好或某個學生的特點提問,造成“每位學生都參與解答問題”的假象。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要堅持原則,幫助每一位初中生融入解答問題的氛圍中,讓學生體會到解答問題的價值和意義,幫助每一位初中生找到自身的光環。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巧妙地調整提問的難易程度,讓學生充分實現自身的學習價值,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心,提高解答意志力,提高班級整體的語文核心素養,促進提問有效性發展。
二、循序漸進,創設問題情境
教師要明白在課堂中只講述深層次的內容會使得學生產生枯燥的心理,并且部分學生難以接受學習壓力,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語文教學的難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語文教學質量難以得到顯著的提升。因此,教師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各種知識的教授,先由知識層面較淺的知識入手,不斷提高知識層次,降低學生理解相關知識的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另外,語文課文教學中,教師要明確知識學習需要學生投入感情,才能有效地理解知識,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通過創傷問題情境降低學生理解相關知識的難度,優化教學工作的效果。在問題情境創設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情境再現,在課堂教學中營造良好的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記憶,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另外,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應注意創立生活情境,將教學與生活相聯系,提高提問的效率,保證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解題過程中來。
三、巧設問題,引起思考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新的問題,其意義有時遠大于解決一個問題”,也就是說,如何設置問題內容比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更加重要。因此,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的第一個技巧是巧設問題,引起思考。巧設問題的重點在于問題內容的質量,包括問題難度與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是否匹配、提問的形式是否新穎、提問的內容是否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等。舉例來說,在學習《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需要讓學生總結出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有哪些特點,此時,如果直接問學生“你覺得作者筆下濟南的冬天有哪些特點?”這樣的提問方式絲毫沒有新意,也無法讓學生產生思考的興趣。如果換一種方式向學生提問:“我們學習了老舍筆下的冬天,那么同學們對比一下自己家鄉的冬天,然后說一說兩個冬天的不同點在哪里”,同樣是提問“濟南冬天的特點”,后者讓學生聯系實際,在家鄉的冬天和濟南的冬天之間形成對比,最終“拋磚引玉”,達到更好的提問效果。
四、做好總結,深化內涵
學生作答完畢后,教師要及時的進行補充和改正,然后再給出標準答案,這樣做既可以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還可以進一步加強提問環節的效果。此外,在課堂的最后,教師還應該對提出的問題進行一個概括性的總結,進一步點明課文的重點和難點。
結束語
文教師不斷創新初中語文課堂提問設計,拓寬學生發散思維,進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除了語文教師應該認真安排課堂提問的設計之外,學生也應該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的安排中來,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發散思維,提升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最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長遠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盼.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J].讀寫算,2020(27):115.
[2]張曉莉.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探討[J].中國教師,2019(S2):138.
[3]張小燕.淺談如何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23):93.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普昌初級中學校?616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