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曄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漸提高,國內外的金融機構已經形成了嚴重的競爭關系。對于金融企業而言,只有不斷地做出創新,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穩定的地位。然而金融創新的過程中又會帶來一定的金融風險。加強金融風險管理師金融創放心的前提與基礎。在金融創新的前提下,資產證券化帶來的金融風險,其破壞力遠遠超過了原有的風險。金融創新也給金融企業的運營帶來了一定困難,因此應當加強金融市場的監管力度,引導企業在創新的基礎上不斷加強自我監控以及防范。本文將在此基礎上對金融創新背景下的金融風險管理進行論述,并提出了完善措施。
【關鍵詞】金融創新;金融風險;問題對策
一、金融創新活動概述
金融創新活動是不同的金融因素整合之下,基于金融市場環境進行的相應改革。它涉及的創新范疇包括金融企業使用的融資工具,融資方法以及融資業務,同時還包括先進的金融管理方式,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場等等[1]。金融創新的主要目標是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開拓更廣闊的市場。金融創新活動是金融市場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結果,以但金融企業的經營方式逐漸相似,那么越來越多的企業就會在新的領域進行開拓與變革。然而在此過程中必然會面臨很大的經營風險,只有規避相應的風險,才能使金融企業往更好的方向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金融企業的市場空間與以往相比大大擴張。然而,經濟全球化又帶來了國際市場的經營證,金融主體主動變革才是長久的出路,通過各種精益求精的變革將人性化和科學化也納入到金融創新的范疇。這才是金融市場不斷完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金融企業要想緊跟時代的步伐,就必須在產品和經營方式上進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在金融創新的條件下,必然會使新的模式于舊的模式產生沖突。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風險管理,就可能會造成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更多的困難與威脅。因此企業要想進行金融創新就必須腳踏實地,經營型專業層面上的分析,從而有效避開金融風險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金融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往更長遠的方向發展。
二、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管理之間的關系
(一)金融風險管理是金融創新的前提與基礎
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金融風險管理是不可避免的,金融市場獲取越多的利潤校會面臨越多的風險。隨著金融企業的不斷增加,金融市場的競爭也越發激烈,金融企業面臨了機遇的同時,也要面臨各種挑戰,這就要求金融企業必須做好風險管理工作,只有提前防范,隨時把控,才能有效地規避風險或消除風險。以獲得更加長遠穩定的發展。因此,我們可以說,金融風險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金融創新的完善,是金融創新開展的必要前提。
(二)金融創新促進金融風險的生成
金融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條潛移默化的規律,那就是收益與風險并存,企業要想獲得一方面的收益,則必然會面臨一定的風險,同時也有可能會損失另一方面的利潤。對于金融創新而言,企業創新的力度越大,面對的未知數就會越大。金融風險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是客觀存在不可避免的,例如市場的客觀因素和政策都會影響金融創新的方向與速度。企業的創新計劃很有可能在實施過程中就遭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而不得不中斷。除此之外,一些錯誤的戰略決策也會導致金融創新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不僅沒有獲得良好的效益,反而會給金融企業帶來巨大的虧損。在市場開拓的道路上,企業要想創新,就必須披荊斬棘。金融創新促進了金融風險的生成,但這并不意味著金融創新一定會導致金融風險。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應當充分認識到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了解金融創新的必要性,同時也不能忽視金融風險管理。
三、金融創新條件下可能產生的金融風險
(一)資產證券化導致更多的金融風險
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各大金融企業紛紛提出新的改革措施,然而一些沒有經過嚴格審查的不良資產也會借此機會融入到金融市場中去。資產證券化一方面促進了資產的流動,然而如果時不良資產混跡其中,則會對金融企業的信譽問題造成很大的影響。從長遠的角度來說,這帶來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不良資產會使金融企業面臨嚴重的負面信貸問題,尤其是一些證券具有較強的流動性,不良資產快速流動帶來的問題解決起來也會比一般問題更加困難。與此同時,證券化時的貨幣政策在執行時面臨相映的制約,這對于政府而言,調控起來也存在很大阻礙。金融創新條件下的資產證券化機會給企業帶來利潤,同時也會帶來不可避免的風險弊端。
(二)投機市場強化金融風險的破壞力
隨著金融市場越來越多,金融企業的涌入,其發展的自由度和空間也不斷提升。現如今,金融行業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行業之一,其發展前景是十分良好的。然而,也不乏有一部分投機者想借助當前的市場機遇進行利潤的謀取。例如有些不法分子利用金融創新中金融風險的漏洞,將企業的風險轉嫁出去。由于風險并沒有消失,因此金融風險轉嫁之后依舊是金融市場的隱患。[2]一旦投機者在投機過程中出現預測失誤,那么轉嫁的金融風險就會給整個金融行業帶來無法承受的沖擊。如果金融風險被轉嫁到了一些企業中去,那么企業對于此類問題的處理也必然會十分棘手。現如今,我國對于投機市場已經有了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然而也不能做到全方位的監管。這一現象必然會導致金融風險的存在,對于金融創新本身而言,這也是較大的阻礙。
(三)金融創新促使企業經營風險增加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金融市場,為了獲取一席之地,企業不得不通過金融創新的方式來打造獨特的金融產品,以謀求長久地立足。然而,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新的產品的出現,必然會造成新舊產品的沖突,一旦新的創新產品不能很好的融入市場,那么前期所投入的開發成本將會成為企業的虧損賬目。與此同時,新產品的出現難免會造成金融行業內部的對抗。對于大型的金融企業而言,它們具有一定的發展經驗,因此在處理風險的過程中,能力較強,具備了相應的風險抵抗機制,并不會對他們造成很大的傷害。而對于那些中小企業來說,他們剛剛進駐金融市場,自身并沒有穩定的發展,一旦遇到了較大的金融風險這必然會導致巨大的沖擊,嚴重的還會導致企業的破產。因此,對于那些風險抵抗能力較差的企業來說,金融創新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
四、金融創新條件下金融風險管理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強化金融監管力度,引導企業科學創新
金融創新在金融市場的發展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為了保障金融市場的良性循環,也減少金融創新給企業帶來的風險。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政府層面應當不斷加強金融監管力度。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引導企業進行科學的金融創新。政府有關部門應當通過微觀于宏觀調控相結合,在予以金融企業一定的發展自由,同時也對行業中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如果企業出現了違法行為,則應當根據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進行相應的處罰,以儆效尤。這樣能夠極大程度地減少其他企業出現相映的違法行為。其次,應當不斷引導金融行業往公平性,開放性的方向發展,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使整個金融行業合理創新,在生產出新產品的前提下減少金融市場帶來的風險[3]。
(二)提升自我管控意識,構建風險防范機制
對于企業而言,在進行金融創新的過程中,其自身應當樹立良好的風險管控意識。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同時在金融創新之前,就應當建立起完善的金融風險防范機制,有效地規避風險,再遇到風險時也能夠盡快的處理風險。首先,企業應當意識到金融創新過程中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在遇到風險時,應當以正確的途徑化解風險,而不是轉移風險。其次,風險防范機制的構建在金融創新過程中是必要的,企業應當建立全面的風險評估體系,打造風險預警系統實現風險的預測和控制。最后,企業在創新過程中應當結合實際,不能盲目跟隨市場的風向,而要對自身的能力進行評估,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創新優勢,避免盲目跟風帶來的風險。
(三)強化國際友好合作,提升風險防范能力
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每個國家之間既有競爭,也有合作的成分。我們在開拓了國際市場的同時,也應當學習國外先進的金融風險防范機制。首先,我們可以與一些國家簽訂金融風險監管合作協議,建立起全球范圍內的金融風險監管體系。其次,企業在金融創新過程中,不應該固步自封,而是應當尋求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取長補短,互相監督。與此同時,我國的金融企業也應當發揮本土優勢,用合理的創新思維激勵其他企業進行金融創新,更有效地獲取經濟效益,不斷強化企業實力的同時也減少了金融風險。
五、總結
綜上所說,金融創新是促進金融行業不斷發展的基礎。隨著金融創新的不斷推進,企業也應當意識到金融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這就要求國家在政策上予以企業相映的支持與保障,也要企業樹立良好的風險防范意識,關注金融創新的同時,也應當有效地規避風險,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同時加強國際合作,使我國金融市場往更加長遠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錢蘭.淺析金融創新條件下的金融風險管理[J].科學與財富,2017:66-66.
[2]趙亞茹;.基于金融創新條件下的金融風險管理問題研究[J].商業經濟,2018:164-165.
[3]董晶晶.基于金融創新條件下的金融風險管理[J].商情,20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