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丹
【摘 要】締結婚約關系是彩禮給付的重要目的。現實生活中受各方面因素影響造成的婚約解除事件屢有發生,在由于地域、文化、經濟、習俗等差異導致的彩禮返還糾紛中法律以其特殊屬性最終成為調整彩禮返還的主要規范。文章從彩禮損失和非彩禮損失兩個方面探討了彩禮返還的范圍,并從四個方面提出彩禮返還法律責任的免責。
【關鍵詞】彩禮返還;范圍;免責
一、彩禮返還的范圍
(一)彩禮損失的返還范圍
對于違反婚約導致彩禮的損失,由于系適用無過錯歸責原則的違約損失。故應因違反婚約發生于不同階段而區別彩禮返還的范圍。文章對其做詳細分析:
1.損失完全補償
首先對于完全未履行婚約義務的情況,此項下的損失補償指男女雙方締結婚約關系后,在接收彩禮方完全未履行婚約義務的情形下,又以合理理由解除婚約。則應返還全部彩禮損失,即完全補償。這是違約責任中無過錯原則適用的結果。從法律效果上看,權利所對應的義務并未履行,而根據責任與懲罰相當原則,這種完全補償也是力求實現法的公平價值的反映。其次是撤銷贈與的情況,視為贈與的彩禮系自愿給付的彩禮基于法律屬性的定位,則在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發生時,贈與才得撤銷。因而該部分彩禮應全部返還。第三是請求返還被索要的良俗之外的彩禮的情況,同樣出于與撤銷贈與主張權益的考慮,該請求權的行使亦以婚約解除為前置。而對于法律效果上為何需要完全補償,則在于良俗之外的彩禮系通過索要之違法行為所引起的不當給付。若權利人主張權利,則應完全補償該損失。第四是婚姻被宣告無效或撤銷的情況,婚姻被宣告無效或撤銷的理由,雖然是在民法中的表現,但并非始造于民法,而系公法通過民法對其法律調整范圍的引渡。即公權為維護必要的社會秩序而對私權領域的介入。所以,本質上,被宣告無效或撤銷的法律上的婚姻不能否認之前婚約的效力,即對于被宣告無效或撤銷的婚姻之前的婚約,可視為一般意義上的婚約。故在未履行婚約義務時,則應全額返還彩禮。
2.損失溢出
損失溢出是一種形象性的描述。這種溢出的損失并非客觀上的實際損失,而是對于完全未履行婚約義務,而無正當理由解除婚約行為的一種懲罰性賠償,即定金罰則的適用。具體至法律效果上的表現,以解除婚約理由合理與否為界點予以區分。
3.損益相抵
雖然我國法律對于損益相抵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中提到“人民法院在計算和認定可得利益損失時,應當綜合運用可預見規則、減損規則、損益相抵規則以及過失相抵規則等……”。對于以彩禮習俗存在而締結的婚約關系而言,這種收益應該具有只針對彩禮給付方的相對性。所以,在彩禮對應的婚約義務范圍內,這種收益只針對給付彩禮方。
(二)非彩禮損失的彩禮返還范圍
1.彩禮給付方過錯造成的損失
違反婚約所造成的非財產損失包括信賴利益損失與精神損害。對于信賴利益而言,數額上并非固定不變,其因信賴給付彩禮方而履行婚約義務的程度不同而存在區別。締結婚約關系,但未履行其他任何婚約義務階段,不宜認定存在信賴利益。對于女方已履行部分婚約義務,尤其以共同生活或同居生活為表現。則此情形下,男方無正當理由解除婚約,應結合正常理性人的共識標準,認定存在信賴利益損失。
2.與有過失
對于婚約這種尊重主觀自由意志為基礎締結并維系的身份契約,本身基點就具有主觀性,因而只能在主觀理性共識基礎上,對原因力的構成進行可能的客觀化的區分。因此,建議根據不合理理由的具體情況以對原因進行主次或同等比例劃分。對于彩禮返還與損害賠償“聚合”的彩禮返還法律效果的具體范圍,應定位于最終的法律效果,無論正向抑或反向,以不超出法律范圍的所應返還的彩禮數額為限。
二、彩禮返還法律責任的免責
(一)訴訟時效免責
從本文對彩禮給付的附義務贈與、單純贈與、無效民事法律行為的屬性定位來看,彩禮返還請求權這種明顯的債權請求權,應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但是,對于本文將于后文中論述的“房產加名”的彩禮形式,當涉及請求進行房產所有權變更時,則不應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當然,適用訴訟時間的規定,不代表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就一定免責。
(二)合并之訴的“抵銷”免責
“抵銷”免責是一種債權請求權聚合之果。雖然,《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九條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而彩禮為金錢,或可折抵為金錢債務的物品(金銀首飾等),又彩禮返還糾紛中的損害賠償最后也將落實到金錢債務之上,故而兩種債務具有同一性,所以存在可供抵銷的參照適用的合法性基礎。而且從公正的角度考慮,這種處理方式不僅減少當事人的訴訟成本,還能提高司法效率。當然,“抵銷”存在兩種可能。其一,若為男方主張損害賠償并且經法院認定成立,“彩禮”返還數額增加。反之,若女方系受損害方,經過“抵銷”則女方的彩禮返還義務將部分或全部免責。
(三)協議免責
婚約解除后,男女雙方可以就彩禮返還等問題達成協議,或者稱為私約。如果男方自愿就彩禮返還數額作出削減,且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該私約應被視為有效。即視為協議免責。而在私約履行后,男方若以此私約違反公平原則,或因女方拒不返還彩禮才達成此私約為由,主張私約違反意思自治原則而無效,并要求返還高于私約中約定的彩禮數額時,不予支持。
(四)人道主義免責
權利以權利相對人(義務人)實際履行能力為限度。在權利相對人沒有能力履行責任或全部履行責任的情況下,有關國家機關或權利主體可能出于人道主義考慮,免除或部分免除有責任主體的法律責任。所以,當接受彩禮方解除婚約(包括因過錯解除婚約),但家庭生活特別困難(如父母重病、家庭經濟負擔沉重等)時,固然其解除理由可能不正當,也不能因此使其和其家庭成員因賠償而喪失基本的生存權利。何況法律文書應具有可兌現性,一紙空文將失去司法救濟的意義。故如出現上述情況,人民法院可以在征求權利人的意見,或者綜合考慮案情后,作出免責的裁判。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法律雖然是彩禮返還糾紛中進行調整的主要規范,但是在實踐中由于社會生活多樣性所以涉及彩禮返還的糾紛中仍可能會面臨多種問題,這需要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社會道德倫理的相互促進,二者有效結合,為解決彩禮返還糾紛提供更多的有效選擇。
【參考文獻】
[1] 金眉.論彩禮返還的請求權基礎重建[J].政法論壇.2019(05)
[2] 孫維飛.《合同法》第42條(締約過失責任)評注[J].法學家.2018(01)
[3] 郭英華,杜瓊.彩禮返還行為芻議——兼釋《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十條及相關規定[J].行政與法.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