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磊
【摘 要】在國家總體安全觀被提出背景下,國家安全情報在內涵上出現了一些變化,國家安全情報已經不是傳統模式下具有隱蔽性的戰線情報,而是與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相關的情報。在內部安全和外部安全共同存在,非傳統安全與傳統安全之間相互交織情況下,開源情報體現出了獨特的特點與優勢,已經成為國家安全情報的重要組成,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關鍵詞】總體國家安全觀;開源情報;隱蔽性
情報在早期主要以秘密狀態存在,服務于軍事,目的在于取得戰爭勝利,進而使國家安全得到保證,在時代不斷發展背景下,國家安全實際構成要素變的更加豐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威脅以及影響國家安全的相關因素呈不斷上升趨勢,總體國家安全觀使國家安全工作在內涵上得到了擴展[1]。
一、開源情報基本內涵與主要特點
(一)基本內涵
開源情報主要是相對于秘密情報來講,主要有三種定義,第一,可以將其理解為大眾能夠獲取具有潛在性價值與意義的情報,第二,可以將其理解為能夠公開獲取,以電子、印刷、口頭形式呈現的非涉秘信息。第三,針對公開性信息進行系統搜集、分析以及處理獲得的情報,實際上第三種在表達上更為準確。當前互聯網獲得了迅速發展,其中包含的信息在質量上也參差不齊,其中包括小道消息、無效信息,甚至包括虛假信息以及謠言,如果不能針對這些信息進行有效識別,將其作為決策在制定時的依據,將會造成決策上的失誤[2]。開源情報需運用公開途徑以及對合法手段,針對信息進行公開,并對資料進行系統搜集、分析以及處理,這實際上屬于開源信息的重要標志。
(二)主要特點
1.廣泛搜集領域。就當前社會發展現狀來講,國家安全在內涵上和外延上相比于歷史時期更加豐富,同時在時空領域上更為寬廣,因此外在要素和內在要素與任何歷史時期相比都要更加復雜。這就需要情報工作在開展時涉及多個層次、領域,對于開源情報來講,其在資料來源上主要為政治、經濟、軍事、人文、地理等眾多領域,不僅包含安全領域,也包括非安全領域[3]。雖然搜集情報時主要是在特定領域,但是其他領域涉及到的信息以及公開資料能夠成為補充,并且單一領域搜集工作實施時一旦出現困難,就可以將搜集領域改變,借此使情報空白問題得到填補。以美國為例,其陸軍情報部和安全司令部負責的亞洲研究小組主要是運用公開渠道對朝鮮、中國以及其他對手的兵力部署、軍事能力、戰備信息等進行分析,然后對地區以及國家經濟、政治、社會多種情況進行匯總。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上述部門在搜集情報時,并不是單純針對軍事領域,而是會從各個領域針對公開資料與公開信息進行搜集,進而使軍事方面的情報需求得到滿足。
2.公開與穩定來源。開源情報與秘密情報之間存在較大區別,即情報來源具有公開特點,但是需要注意開源情報來源雖然具有公開性,但是情報卻并不公開[4]。開源情報屬于一種情報,雖然保密具體期限有所不同,但是涉密性特點明顯,這也就是說開源情報在來源上呈現出公開性特點。就其情報來源講,主要是公開信息和公開資料。
3.搜集方式容易。隨著互聯網與大數據的廣泛運用,資料與文獻都呈現出數字化特點,僅僅需運用查找關鍵詞方式就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這使開源情報在工作上更為便利,但是整體工作量也有所增加。全球信息二十四小時處于不間斷更新狀態,因此開源情報需應二十四小時進行。在此情況下,如果運用傳統方法將難以對海量數據進行有效應對,因此應注重對信息挖掘技術的運用[5]。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對海量數據進行有效處理,并且將開源情報工作在實施時的優勢體現出來。
二、開源情報在總體國家安全觀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一)開源情報能夠推動情報融合
在開源情報發展過程中,其在促進情報融合以及情報統籌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于開源情報來講,其原則主要體現在推動信息實現全球覆蓋,這在使開源情報工作在實施時涉及到各個領域,其情報產品必然不會處于單一領域中,政治情報當中會包含軍事、經濟、科技等多方面內容,不同領域情報交織在一起,進而促進了情報之間的融合。當前很多情報強國與情報大國之間展開了情報融合。以美國為例,國家情報總監主要是針對情報內容進行分析和總結,實現對情報信息的統籌[6]。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主要是發揮協調運作以及整體統籌作用,屬于國家制定戰略決策以及安全體系運行的參謀系統。情報強國和情報大國在展開情報工作時,都有對應部門統籌,情報工作的實施能夠將原本部門之間存在的壁壘打破,推動情報共享與情報融合,促進情報高效進行,將產生的不必要浪費減少。就中國來講,情報工作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各自為戰,條塊分割比較嚴重的問題,進而不免會出現重復勞動以及資源浪費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在展開情報融合時存在發展空間。在開源情報地位上升背景下,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情報融合、情報統籌。由于開源情報具有自身特點,因此工作在實施時不應單純局限在某一領域,需各領域之間開展合作,促進情報共享實現。總體國家安全觀中關系著多個領域,各個領域都有自身應負責的情報工作,在實現工作統籌基礎上,才能促進情報最大化發揮自身效能。
(二)促進機制體制不斷完善
在情報機制體制完善情況下,能夠在展開工作戰略部署時從總體進行考慮,進而使情報工作在展開時明確自身方向。同時也能促進不同情報領域溝通,推動情報整合的實現,體現出情報的總體性,將情報效能最大程度上發揮出來。除此之外,也促進情報的消費者以及情報生產者彼此之間聯系的增加。開源情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國家安全情報相關機構之間的整合,并且整合屬于在自發狀態下形成,需對應機構開展統籌。同時開源情報在安全情報當中占比較高,當前開源情報相關分析機構與搜集機構較為分散,難以將自身應發揮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因此需站在情報體制角度進行完善。并且情報工作中涉及到的頂層設計,能夠促進開源情報彼此之間的共享。最后,開源情報在信息技術方面的要求比較高,在技術難以符合實際要求情況下,將會推動技術定制、業務外包、市場采購的實現,民營機構和官方機構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也會有所增加,進而使民營機構逐漸進軍到情報界。總體來講,開源情報能夠使民間團體與民間機構加入到國家安全情報相關工作中,促進安全情報在主體工作上的完善,豐富情報來源,保證情報產品的全面性。
三、結束語
總之,基于總體國家安全觀,開源情報屬于國家安全情報中的一部分,能夠促進安全情報方面機制體制的完善,以及人員素質提升,發揮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作用。為了使開源情報更好發揮自身價值,應在機制體制、人員素質提升方面展開深入研究,促進研究成果的不斷豐富,保證資料信息獲取的真實性與有效性,避免情報出現失誤。進而使國家安全工作在實施時獲得有力支撐,為國家安全提供全面、有效服務。
【參考文獻】
[1]楊建林. "總體國家安全觀"思想對情報方法研究的影響[J]. 現代情報, 2020(3):3-13.
[2]章雅蕾, 吳超, 王秉. 安全情報素養:總體國家安全觀背景下安全人員的必備素養[J]. 情報雜志, 2019, 38(003):33-38,113.
[3]謝曉專. 總體國家安全觀視域下我國情報學發展的困境與轉向[J]. 公安學研究, 2019, 000(004):P.20-45,123.
[4]蔣希. 總體國家安全觀下的網絡安全情報工作及對策研究[D].? 2019.
[5]周毅. 總體國家安全觀視域的網絡信息內容治理:進展,內涵與研究邏輯[J].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20(8):44-50.
[6]韓娜, 楊光. 基于公開源情報的涉華暴恐問題國際輿論研究——以1996-2017年外媒報道為例[J]. 情報雜志, 2019, 038(008):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