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潔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服裝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以壯錦、苗錦、黎錦、土家錦、瑤錦、侗錦、傣錦、阿昌錦、布依錦、毛南錦、景頗錦、傈傈錦、藏錦以及其它民族織錦為代表的多民族織錦,是中華民族千年積淀的成果,承載著各地域獨特的藝術特色和各方言區生活環境和相對獨立的氏族特征。筆者通過查閱民族織錦文獻資料、調研貴州省文化館藏品展、分析紋藏線上博物館民族庫紋樣圖,對織錦紋樣進行歸類研究,沿襲古人織紋規律,挖掘傳統紋意。
1.1.1 紋樣圖案設計來源。傳統壯錦紋圖案設計沒有現成樣稿圖,皆來源于編織者的即興腹稿。苗錦和傣錦圖案設計受宗教意識和社會形態影響顯著,苗族由于生存環境相對閉塞且崇尚巫術信仰,苗錦圖案設計帶有濃厚的巫術氣息,紋樣造型與上古巫術造型藝術一脈相承;而傣錦圖案設計則有大量佛教建筑的藝術形態。土家錦和黎錦紋樣取材豐富,圖案設計來源于社會風貌和人情風俗的各個方面,土家錦以土家文化為題材,體現著土家文明的縮影;黎錦圖案設計或描繪婚嫁,或表現神話人物,或體現家庭倫理關系,還有反映各種勞動場景等等,相映成趣,一番好不熱鬧的情形。
1.1.2 紋樣圖案裝飾構成。陰陽互補是侗錦紋飾造型的一大特色,圖案虛實映襯,構形精巧。壯錦、苗錦、瑤錦、傣錦多用幾何圖形裝飾,其中瑤錦圖案的線條幾乎都是直線無弧線;苗錦圖案多以菱形空間、內部再填充具有象征意義的或抽象或變形紋樣化為吉祥護符?!叭诵渭y”當屬黎錦運用最廣泛且最具民族藝術風格的紋樣,而瑤錦卻鮮有人物紋。
1.1.3 地區典型性紋樣類型。象征神靈降臨的“楓香樹”、供奉祖先象征為重生的“蝴蝶”,以及象征拯救苗民危險的神靈使者雞的足跡“卍字紋”是苗錦最為常見的紋樣符號;極具代表性的“四十八勾”(如圖1)是土家錦的一種典型抽象紋樣;瑤錦的文字紋,尤以“女書”紋樣圖案最具特色。它是一種菱形筆畫的構字圖案(如圖2),也是瑤族女子間書信的一種形式,具有私密性,因其只在婦女間流行,所以學術界稱為“女書”。
圖1 土家錦四十八勾圖紋
圖2 女書文字
各少數民族織錦紋樣雖然各有特色,但是也有一些共性因子和個性因子。紋樣共性因子主要體現在各民族織錦紋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別:一是自然形紋樣,包括各種自然界動植物等,如鳥紋、鳳紋、龍紋、花紋、蝴蝶紋、獅子紋、魚紋等;二是人工形紋樣,包括各種幾何圖形、變體字等,如:回形紋、云雷紋、方格紋、水波紋、編織紋、同心同圓紋、如意紋、十字紋、井字紋、太陽紋、萬字紋即“卍”字形紋飾等。這些紋樣圖案皆來自于本民族社會活動縮影、文化傳承信守以及反映民族精神意志和心理愿景的藝術趨向。同樣,因為各民族間在時空區域上的相對獨立性和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的差異性,其紋樣符號也存在一定的個性特征,如侗族罕見地保持著母系氏族的女神崇拜,據創世紀史詩《嘎茫莽道時嘉》記錄,侗族至高無上的遠古女神叫“薩天巴”,是一只金斑蜘蛛。因此,蜘蛛紋成為了侗族織錦獨特的紋樣符號。
盤扣的圖案設計與民族織錦紋樣符號的關聯性研究,是現代創意設計與民族傳統元素的藝術碰撞。盤花扣的圖形構建可以從“多民族”圖案紋樣中提取并加以演變,并融合盤扣“一以貫之”的特點,用“一筆法”構成路徑將圖案設計盤繞出來,形成盤扣樣稿圖(如表1)。
表1 民族織錦紋圖譜分析——型譜
民族織錦紋樣色彩與繪畫色彩有著截然不同的特征。繪畫色彩講究科學再現,尤其寫實性繪畫的色彩需要符合視覺生理平衡、空間混合以及心理平衡的色彩搭配,是以科學理論為指導;而民族織錦“性喜華彩”,色線織錦、織采為文,織錦色彩取自植物的原色,《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曾記載“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
二十世紀法國超現實主義畫家馬克·夏加爾說過:“相鄰的顏色都是好朋友,互補的顏色都是戀人。”從中國各民族傳統織錦中可以發現,民族織錦紋樣設色自由,不受自然物象原色的拘束,其紋樣色彩具有幾個特點:一是善用對比色且在同幅作品中會采用多種對比色;二是善用色彩間隔及連綴,使各塊面顏色有序排列,間隔跳躍,形成一定的節奏韻律感。對民族織錦色彩圖案的借鑒主要有直接運用和間接運用兩種方法。直接運用是直接將元素素材的完整形式或局部形式嫁接過來;間接運用是在吸取文化內涵的基礎上,抓取其“神”,是一種對民族文化神韻的引申運用?,F代盤扣設計的配色方案取決于盤扣類型和盤扣的裝飾性用途。盤扣從材料工藝上分為軟盤和硬盤兩種形式;制作類型有單色填芯、雙色填芯、單色不填芯和雙色不填芯四種。通過直接借鑒或間接借鑒民族織錦紋樣,歸納提取出相鄰色搭配、間隔色搭配、互補色搭配三種典型配色樣本進行色譜分析,融合現代盤扣設計理念,簡化為盤扣創作的配色方案(如表2)。
表2 民族織錦紋圖譜分析——色譜
“退暈”手法是一種民藝上的稱法,也是土家錦中常用的一種紋樣色彩類型。退暈是通過色彩的漸變和層層推移達到恰到好處的秩序排列。在實際運用中可以有同類色由深到淺的明度漸變、類似色的層層推移過渡以及對比色的秩序和諧,使得作品達到秩序統一的美感?,F代盤扣的創新性設計主要體現在裝飾功能方面,填芯元素在現代創意設計中也越發多元性,填芯材料除了傳統的填充棉花,還可以用刺繡填珠的方式增加亮點;填芯面料則選用與盤扣牙條同材質,一般以純色為主,也有花色或其他紋樣圖案。在盤扣填芯設計中借鑒“退暈”手法,可以在填芯面料上進行再創造,通過用水彩或丙烯顏料在坯布上進行色彩暈染過渡(如圖3),使盤扣作品富有靈性動感,增加了盤扣藝術的裝飾性效果。
圖3 學生盤扣作品《囿魚赤心》
隱喻是一種認知現象,視覺隱喻簡言之即用特殊手法對常見的形象進行加工處理,轉化為可視的具有深意的意象視覺信息。隱喻藝術中的“象征”一詞常被當作是一種純符號,傳統上使用區別性的“徽志”或“屬相”來區別上帝、圣徒或擬人化形象。這些象征就是符號,它們像代碼一樣通過傳統延續下來。各民族織錦紋樣中有很多這樣的象征符號,如傣錦紋樣中的孔雀、大象被傣族一直視為美麗、善良的吉祥物,用孔雀紋織成的傣錦圖案造型、花紋變化多,有對稱的獨立紋樣、也有橫排列的二方連續圖案,常用在結婚喜慶織物上;還用與佛有關的事物來象征,如用馬、象、獅子、蓮花、菩提樹等,分別寓意佛的托胎、誕生、出家、成道、說法等。旗袍盤扣雖然形小,卻承載著中國人精神文明的點點滴滴,盤扣編結作為一種裝飾藝術始于唐宋時代,已“不是純個人審美情感的恣意物化,而是一種被文化身份所共同認可的文化符號系統。”“包卷錦繡,繩編盤結”傳遞的是吉祥寓意和美好祝愿。而人腦具有感知和同化新經驗的容量,在進行盤扣創意設計過程中,象征“瑞意吉祥”的云紋、隱喻“繁衍生息”的鳥獸紋都可以轉化為新經驗或同化為已有經驗的補充,在完全不同的現象之間找到對等,并用一種現象替代另一種現象(如圖4),這也是盤扣創作的感性考慮因素。
圖4 學生盤扣作品《孔雀》
易學中有“世間萬事萬物皆有數”。在中國傳統的世界觀里,“天”是流轉的、動態的,而“地”是穩定的、亙古不變的。傳統圖案中的數皆來自于生活和自然。龍、鳳、風、雷這些飛翔的、不斷變化的東西,在天上動才有生命,才有時空萬物的生生不息,所以在民族織錦紋中經常出現龍紋、雷紋等常見紋樣。這些紋樣中的格律圖案也經??梢钥吹綌档囊蛩兀绯蓪Φ暮@從形式上看是對稱的美,從內容上看是生活圓滿的美;還有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圖案,這些紋樣的位置和韻律感也是由數來掌控,以連續排列或交替重復形式構成有規律的圖,蘊藏著嚴謹的法則,有“數”就有“理”,有“理”就有“規矩”。同樣,旗袍作為傳統文化精髓的載體,在盤扣的用量上是推崇奇數的。數字用在衣服上,生者用陽數,用奇數;死者才用陰數,用偶數,所以旗袍盤扣數量根據長短一般用三、五、九顆扣?;谥袊鴤鹘y的數理規矩,在轉化民族織錦紋樣進行創意盤扣設計過程中,其圖形設計也要有規范,如蝙蝠紋設計,因“蝠”與“?!敝C音,根據蝙蝠數量不同,其組成形式與數理內涵要考慮關聯性。一只要倒掛,寓意“福到”;兩只意為雙福;三只意為康寧;四只表示修好德;五只繞壽字,寓意“五福捧壽”(如圖5),與萬字搭配則寓意“福壽萬代”。這是盤扣創作的理性考慮因素。
圖5 五福捧壽(來源網絡)
我國傳統手工藝的精妙之處在于通過傳統的圖案構圖充分展現,這些富有藝術感的構圖不僅具有多重變化,而且隨性自由,具有多樣性的特征[7]。民族織錦紋樣中可提取轉化的紋樣組織圖案主要有三種類型:自由型圖案、幾何型圖案和具象圖案?;诿褡蹇楀\紋樣中提取出的圖譜和色譜結果,運用旋轉、重復、鏡像、復制、組合、演變等現代設計的組織轉化形式(如表3),形成盤扣圖案設計過程中有法可依的創作路徑。
表3 現代盤扣圖案轉化路徑及成品
3.3.1 單幅紋樣轉化。單幅式構圖是與周圍圖案沒有連續重復的一種獨立性較強的個體單位組織。其紋樣轉化是在織錦紋樣中選取一個主要基本圖案,可以是紋樣中的動物或植物裝飾,提取出來后通過簡化演變和一筆構成處理轉化成單獨紋樣,構成寫實風格盤花扣設計草圖。
3.3.2 疊加紋樣轉化。此法是在織錦紋樣中選取若干基本圖案組合在一起,圖案既不對稱也無重復,提取出來后采用圓形、方形等幾何形或異形外緣裝飾處理轉換成適合紋樣,構成寫意風格盤花扣設計草圖。
3.3.3 重復紋樣轉化。此法是在織錦紋樣中選取一種或幾種基本圖案,按照一定的規則或順序向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做循環連續的延伸;也可向四方做重復發展的伸展,最終根據盤扣功能性或裝飾性要求轉化成連續紋樣,構成裝飾風格盤花扣設計草圖。
在民族文化復興的新時代,本文通過對傳統民族織錦圖案的研究和傳播,使之為傳統盤扣手作技藝的創新發展提供豐富的物質滋養,使盤扣設計作品成為現代生活裝飾美學中代表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