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鑫 侯鵬松

摘 要:會議攝影是會務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攝影師對會議工作、會議活動進行的歷史記錄。文章介紹了會議攝影的注意事項,分析了會議攝影的實用技巧,并探究了如何全面地反映一場會議內(nèi)容,最后對攝影后期處理軟件進行了簡述。
關鍵詞:會議攝影;拍攝機位;攝影技巧
一、會議攝影的注意事項
(一)會議拍攝前的注意事項
在會議拍攝前,攝影者首先要了解會議的內(nèi)容、主要參會領導、會場環(huán)境,同時還要檢查相機的電量是否充足、備用電池是否攜帶、存儲卡的空間是否夠用。
(二)會議拍攝時的注意事項
在會議拍攝的過程中,攝影者應注意以下六個方面:第一,檢查快門速度是否合適,應保證所拍攝圖片的清晰度,使用手持情況下1/125以上的安全快門;第二,注意會標,照片中的會議主題要突出;第三,注意主席臺上人物的姿態(tài);第四,注意發(fā)言人的表情和神態(tài),在主題人物抬頭時抓拍其認真或者微笑的表情,切勿抓拍主題人物表情夸張以及打哈欠、揉眼睛之類的照片;第五,注意觀察觀眾席上人物的狀態(tài),抓住會議前5分鐘觀眾精神飽滿的時間段進行拍攝;第六,注意拍攝頻率不要太高,回看一下拍攝過的照片,如果夠用的話就可以暫停拍攝。過多的拍攝不僅會影響會議的正常開展, 還會增加后期挑選照片時的工作量。
(三)會議拍攝中的機位選擇及注意事項
一是會議拍攝中的機位選擇。會議拍攝中的機位選擇要根據(jù)會議室的大小狀況來定,以下是最常見的兩種會議室拍攝機位選擇類型。一種是大型會議室拍攝的機位選擇,如圖1所示;另一種是小型會議室拍攝的機位選擇,如圖2所示。
二是會議拍攝中不同拍攝機位的注意事項。不同的拍攝機位,其拍攝的側(cè)重點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特別需要注意的事項:如果想要拍攝會議的大全景,應注重突出主題,反映會場的全貌,例如圖1中的機位1和圖2中的機位1和機位5;而如果想要拍攝會議的側(cè)全景,也應注重突出主題,反映會場的全貌,同時構圖時要注意主題人物的層次,例如圖1中的機位3和機位8,圖2中的機位2和機位8。
(四)室內(nèi)會議攝影的注意事項
在拍攝室內(nèi)會議照片時,攝影師要保持畫面水平線的平衡,給人穩(wěn)重感。一般在拍攝全景時,攝影師應遵循橫平豎直的原則,“橫”以主席臺上方的會標為準,“豎”以主席臺兩則的參考物為準。
小會議室往往窗戶比較多,外面進來的光線比較亮,如果不使用閃光燈,照片中人物的臉部很可能是黑的。因此,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閃光燈。如果沒有閃光燈或者現(xiàn)場不適合使用閃光燈,那么就需要攝影師背對著窗戶或者使用測逆光進行拍攝,使拍攝盡量避開強光。
在拍攝領導和嘉賓發(fā)言的特寫鏡頭時,攝影師應注意不要在主席臺正面進行拍攝,因為如果主席臺較高,就容易拍出領導只露出一個腦袋的畫面,這樣就不好看了。另外,攝影師還要注意領導周邊的一些干擾因素,盡量避免將這些元素納入鏡頭中。這種情況下,攝影師可站在離主席臺較近的位置,這樣就不會讓其他與會人員對畫面造成干擾,也不會因拍攝距離過遠需要調(diào)整鏡頭而造成抖動。
二、會議攝影的實用技巧
一是人物特寫的拍攝。人物特寫是會議拍攝的重頭戲。比如在拍攝正在主席臺上講話的演講人、臺下的嘉賓觀眾等人物時,不管是近距離拍攝還是遠距離拍攝,攝影師都應該使用連拍功能和閃光燈。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近距離拍攝時,攝影師一定要把閃光燈向上調(diào)一點,使閃光燈朝向天花板,利用反射光來對人物的臉部進行補光。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會使人物臉上過于光亮。如果相機有防紅眼功能,一定要打開這個設置,否則拍出來的照片中人物的眼睛很有可能泛著紅光。如果使用長焦鏡頭進行拍攝,那么就可以將閃光燈直接對著鏡頭前方的被攝人物。如果攝影師使用的相機比較高級,相機的圖像感應器解析力也比較高,那在光線尚可的情況下就沒有必要開閃光燈了,最多只需要把ISO調(diào)高到ISO400至ISO800即可。如果現(xiàn)場的條件不允許開閃光燈,相機設備也不高端,那就要借助三腳架來幫忙了,攝影師只要在拍攝時稍微減慢點快門,也能得到曝光準確的清晰照片。
二是全景照片的拍攝。在拍攝全景時,攝影師應使用廣角鏡頭。廣角鏡頭的焦距較短,因此它既可以保證較快的快門速度,又能保證畫質(zhì)的清晰度。在拍攝全景照片時,一般對畫面中間進行測光,這樣也可以兼顧到兩邊。此外,在拍攝會場全景時,不建議攝影師使用閃光燈,因為全景的拍攝一般要使用廣角鏡頭,如果使用閃光燈來拍攝,近處人物的面部會過于發(fā)白,而遠處人物的面部會偏暗,曝光不足。解決這些問題的主要辦法就是用三腳架進行拍攝,適當?shù)匮娱L相機的曝光時間,這樣就不需要使用閃光燈了。
三是頒獎現(xiàn)場的拍攝。在拍攝頒獎、領獎這些動態(tài)環(huán)境下的照片時,攝影師應使用手持拍攝的方法,打開閃光燈進行拍攝,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快門速度,確保曝光的合適,從而把動態(tài)的人物清晰地拍攝下來。否則利用手持拍攝很有可能會把人物拍虛或使人像出現(xiàn)欠曝的情況。另外,在使用閃光燈進行近距離拍攝時,拍攝手法與上述人物特寫的拍攝手法大同小異,也要把閃光燈向上調(diào),靠反射來對人物臉部進行補光。而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攝影師最好不要使用閃光燈,而應使用三腳架進行拍攝。不過由于在室內(nèi)沒有使用閃光燈,雖然相機的快門速度足夠固定人物,但在手持拍攝的情況下,要想使照片不糊還是非常考驗攝影師的技術的,因此攝影師在按快門時應盡量輕柔,使相機的震動幅度達到最小。此外,如果有條件的話,攝影師還可以使用有定時拍攝功能的數(shù)字快門線來進行輔助拍攝,把按快門的工作交給設備。
四是會議LED屏背景的拍攝。在會議中經(jīng)常會見到LED大屏,攝影師如果稍不注意就會把站在LED大屏前發(fā)言的人拍成大黑臉。由于LED屏的亮度過高,發(fā)言人又經(jīng)常是背對著LED大屏的,要想使拍攝出的人物曝光正常,就要將相機對準人物,并用點測光來增加攝影的EV值或者利用閃光燈進行補光。此外,攝影師還應根據(jù)屏幕的刷新率來將快門速度調(diào)整為1/30~1/50,只有這樣才能得到LED屏和人物面部都正常曝光的照片。
三、如何全面地反映一場會議內(nèi)容
完整的一場會議攝影報道記錄可以通過一組圖片來反映的。這組圖片至少要傳達出以下幾個方面的信息:第一,開的什么會?對應圖片是會場大全景;第二,參加會議的領導有哪些?對應圖片是主席臺;第三,會議由誰主持,會議發(fā)言人有哪些?對應圖片是講話發(fā)言特寫;第四,參加會議的單位有哪些?對應圖片是觀眾席。除此之外,攝影師還要邊拍邊查看拍攝效果,這四個方面每一方面的內(nèi)容要都最少要有3~5張可以使用的照片。
四、關于攝影后期處理軟件的簡述
Adobe Photoshop一直是攝影師常用的圖像處理軟件,該軟件功能強大,應用范圍較廣,主要用來處理由像素所構成的數(shù)字圖像。使用該軟件中的眾多編修與繪圖工具,可以有效地進行圖片編輯工作。Adobe Photoshop軟件的功能:圖像編輯、圖像合成、校色調(diào)色、特效制作等。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是專為攝影師定制的一款圖像處理軟件。該軟件除了有強大的圖像處理功能外,還有非常好用的照片管理功能。此外,該軟件還支持RAW圖像格式,而非Adobe Photoshop那樣需要通過借助Camera Raw濾鏡來實現(xiàn)校色調(diào)色的功能。相較于Adobe Photoshop,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不支持使用圖層功能,但是得益于它與Adobe Photoshop同屬Adboe公司的產(chǎn)品,能與Adobe Photoshop實現(xiàn)很好的交互。
參考文獻:
[1]于雪波.淺談高職圖像處理技術課程改革與實踐[J].技術與教育, 2015(4):53-55.
作者單位:
河南水利與環(huán)境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