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相坤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進步,社會整體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在現代人精神文化追求日益提升的情況下,各種科學技術開始被應用到精神文化產品的打造中,如全息影像技術就是一種新興的視覺敘事媒介技術,其能夠給觀者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文章以全息影像藝術為研究對象,對全息影像進行概述,闡述了全息影像視覺敘事的主要形式,并分析了在全息影像下的沉浸式視覺敘事體驗。
關鍵詞:全息影像;沉浸式視覺;視覺敘事
一、全息影像的概述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敘事無處不在。所謂敘事,簡單來說就是講故事,敘事是人類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種手段。人類世界在發(fā)展演進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敘事進行交流,并對知識和文化進行傳承。視覺敘事是以普通敘事為基礎的一種融合多維度的敘事藝術,通過視覺的方式來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講述。
視覺敘事有著十分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在不斷的發(fā)展和演變過程中媒介的積極作用逐漸顯示出來,并且逐漸占據不可替代的位置。簡而言之,視覺敘事媒介的更新與改變直接影響著視覺敘事的整體發(fā)展。如今科學技術水平在不斷提高,視覺敘事媒介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在豐富的媒介的加持之下,視覺敘事的形式與結構也在不斷發(fā)生改變,并且呈現出多樣化的發(fā)展趨勢。
如今視覺敘事媒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全息影像,全息影像具有極強的場景還原性和精準性,能夠對原物體的三維信息進行實時準確的記錄,這是全息影像最具優(yōu)勢的一個功能。從目前的發(fā)展情況來看,雖然我國一直致力于提高全息影像技術水平,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現有技術仍然不夠成熟。觀者在觀看全息影像時需要借助一些設備,當然,也有一些觀者裸眼就能夠觀看的全息影像。
二、全息影像視覺敘事的主要形式
(一)全息影像的敘事主體
全息影像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傳統視覺敘事的形式,能夠給觀者帶來不同的視覺體驗和情感體驗,相對于傳統的視覺敘事,全息影像能夠讓觀者有更強烈的情感共鳴,同時也能帶來更大的視覺震撼。全息影像與傳統視覺敘事主體有著極大的區(qū)別,傳統視覺敘事主體主要是以一些二維化或虛擬場景為主體,這就使得觀者在觀看的過程中會有一種局限感。全息影像所展現出來的則是三維視覺效果,該種視覺效果不僅直接,還更加真實,觀者在觀看的過程中很容易就會受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情感共鳴,從而形成一種客觀情感和主管情感交融的狀態(tài)。全息影像所展現出的事物和場景都更加真實,這會使得觀者更容易接受所傳達出的信息。相關實驗顯示,將一把真實的破舊的椅子和全息影像所展現出的椅子放在一起,觀者無法通過觀看的方式分辨哪個是真實的椅子。通過這一實驗就足以看出全息影像所展現出的場景的真實性。
觀者處在全息影像的敘事環(huán)境中,自身的角色會潛移默化地發(fā)生轉變。在傳統的視覺敘事中觀者屬于一種被告知的客體狀態(tài),但是在全息影像的視覺敘事中,觀者則能由客體轉化為主體。除此之外,全息影像還能夠成為敘事的目的和手段。LBJ(勒布朗·詹姆斯英文名字的縮寫)圖書館中就應用了全息影像技術,原有的文檔經過后期的技術處理可以以靜態(tài)或者是動態(tài)的方式展現到觀者面前。
(二)全息影像的敘事時間
傳統的視覺敘事是以線性為主,會按照故事的時間順序來進行講解,這就使得觀者的思維會呈現出一種定式結構。全息影像不僅采用了傳統的線性時間結構,還融入了非線性結構。線性與非線性共存敘事形式的優(yōu)勢在于每個行為都是相對獨立的,觀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時間進行掌握。例如,某策展方在對“劍”文化進行展示的過程中采用了全息影像的方式,其不是以“劍”的歷史時間線為主軸,而是以劍上的花紋或者是配飾為不同的敘事元素,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敘事元素,不同的敘事元素能夠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線。
(三)全息影像的敘事空間
對于全息影像的敘事空間來說,每個故事都是一次空間實踐。全息影像的敘事空間會對空間進行重構,其本質上與傳統的物理空間有著非常大的區(qū)別。全息影像視覺敘事是將虛實進行結合。例如,故宮博物院通過全息影像技術展示出來的乾隆畫像,極具生命力,動態(tài)感十足,觀者在觀看的過程中仿佛身臨其境,不由自主就有一種代入感。全息影像能夠對空間進行有效拓展,所展現出的畫面立體感十足,不再受空間的限制和約束,能夠從視覺上給觀者帶來一種延伸感,使得整個敘事內容變得更加豐富。
目前,部分藝術畫廊會采用全息影像技術,原本靜態(tài)的圖片能夠轉化為動態(tài)的,圖片中的人物、小動物仿佛都在跳躍,追逐玩耍的路線能夠串聯起一個故事。這就使得觀者不再是單一地對某一個作品進行欣賞,觀者可以對多樣化的敘事元素進行搜索,將各種碎片化的信息連接在一起。在此基礎之上能夠帶給觀者別樣的視覺體驗感。
(四)全息影像的交互敘事
交互敘事簡單來說是指人機交互,人機交互就是人與全息影像之間的交互,全息影像能夠給交互敘事提供一個開放性較高且非線性的環(huán)境,能夠從多維度來對故事進行講解。觀者的角色也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在敘事中成為參與者。在HagarQim巨石神殿的展現中,生活在新石器時期的部落居民經過全息影像再現于真實的神殿,他們是祭司或是農夫與村婦,觀者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群體與其溝通交流,全息人物都會提前設置好智能回復語言,會根據不同的指令作出不同的回復,這一過程能夠讓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當時的實際情況。
三、全息影像的沉浸式視覺敘事體驗
(一)增強觀者對敘事的認知與理解
之所以一直強調全息影像能夠給觀者帶來別樣的視覺體驗感,是因為沉浸式視覺敘事能夠極大地增強觀眾對于敘事的認知和理解。傳統模式下的敘事注重的是營造一個二維化的空間,并且主要采用的是一些虛構的場景,這樣就無法給觀者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而沉浸式的視覺敘事能對觀者的視覺進行強化,讓觀者由客體轉化為主體,整個時空結構和交互模式都會產生變化。全息影像所展現的是一個三維立體式的影像,能夠將現實世界的物體融入影像中,使人們在觀看的過程中有極強的真實感和立場性,這也是為什么全息影像的沉浸式視覺敘事能給人們帶來如此震撼的視覺體驗感。
(二)能夠將意識與行為進行融合
沉浸體驗指的是意識和行為之間的融合,想要對人們的意識進行改變,必須有一個真實可信的情境,外界情境的營造對于人們意識和主觀體驗感有著極大的影響。全息影像能夠將物體的相關信息最為真實地展現出來,它所呈現的三維立體圖像能夠充分結合物理環(huán)境的信息,因此具有極強的真實性。與此同時,全息影像還能夠在原有的情景基礎之上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來增強真實世界的情感。例如,在林肯博物館中就應用了全息影像技術,在全息影像技術之下,林肯與真實演員的對話、爭論等多種場景能夠給觀者帶來極具沖擊性的視覺體驗。觀者仿佛能夠親口聽到林肯的敘述,這種極為真實的沉浸式視覺敘事會讓觀者有一種無法抽離的體驗感,仿佛真正置身于情境中。以全息影像形式來開展的視覺敘事能夠激發(fā)出人們強烈的情感共鳴,同時也能有更好的情感反饋與情感交流。
(三)充分吸引觀者的注意力
傳統的視覺敘事往往是以一些虛擬的場景為基礎來吸引觀者的注意力,但是由于場景都是虛構的,人們無法對其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全息影像沉浸式的現場體驗則能有效吸引觀者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觀者的參與度,觀者往往都是主動參與整個敘事過程中的,因而能夠對敘事內容有著更加深刻的記憶和了解。在對全息影像視覺敘事進行理解的過程中,可以將其看作傳統視覺趨勢的外在延伸,它能夠將敘事和觀者更巧妙地連接在一起,通過沉浸式的現場敘事體驗不斷提高觀者的參與度,以情感搭建的方式來拉近敘事故事內容與觀者之間的距離,這樣能夠賦予敘事全新的意義。
四、結語
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全息影像技術的出現能夠給人們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全息影像下的沉浸式視覺敘事不僅能夠讓人們的情感獲得更好的共鳴,還能加深觀者對于敘事的認知和理解,使得觀者的意識和行為能夠進行更好的融合,在吸引觀者注意力的同時,拉近故事與觀者之間的距離,這樣才能讓觀者全方位地了解敘述故事的內涵。
參考文獻:
[1]黃澤垚.基于全息影像的沉浸式視覺敘事探析[J].新媒體研究,2019(12):18-19.
[2]王開.沉浸體驗在博物館展覽中的應用探索[J].博物館管理,2019(1):50-59.
[3]羅丹.“場所”語境下藝術立體化的呈現與全息影像技術[J].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18(10):91-92.
作者單位:
魯迅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