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子淇 王湘濤
摘 要: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UGC視頻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開始向PGC、OGC模式融合轉型。文章以UGC短視頻剪輯為切入點,探析其獨特的時間和空間結構特征,尋找適合短視頻發展的敘事結構和策略,以提升短視頻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關鍵詞:融媒體;UGC視頻剪輯;時空結構
注:本文系長春光華學院青年科研基金項目“融媒體環境下UGC視頻剪輯手法的傳承與革新”(QNJJ2019018)研究成果。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給予了UGC視頻(用戶原創內容視頻)制作與傳播的新機遇。UGC視頻在內容上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和碎片化的特點,用戶即拍即看,并通過自媒體平臺或社交平臺傳播視頻,滿足用戶自身的認知需求和情感需求。UGC視頻在剪輯的時空結構上具有獨特的時間屬性和空間屬性,本文通過探究UGC視頻剪輯的時空結構特征,為UGC優質視頻的創作提供“加速度”,以促進UGC視頻內容質量的提升。
一、與現實相符的連續時間是用戶的首要表達方式
UGC視頻創作以用戶自身為主體,用戶通過拍攝視頻記錄自身的日常生活,并依托視頻網站和自媒體平臺對視頻進行傳播,從而在視頻創作與傳播獲得內容性、社交性的過程中滿足自身需求。UGC視頻的創作在時間上具有現實的、正在進行的敘事成效,而與現實相符的連續時間就成為用戶的首要表達方式。
(一)UGC視頻的用戶生產特性決定了其在時間創造上的局限性
UGC視頻的內容生產是用戶的參與式行為之一,社會信任感和感知娛樂性是用戶創作內容的主要驅動因素。UGC視頻的核心在于內容生產,而UGC視頻的用戶生產特性決定了其在時間創造上的局限性。
入門門檻較低,沒有嚴格的技術要求與限制,不需要使用專業的攝影機及復雜的后期剪輯技術,這是UGC視頻制作的突出特點。大多數用戶都以長鏡頭的拍攝手法和“流水賬”式的敘事方式記錄和拍攝現實生活,在對時間的創造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內容生產是UGC視頻的核心。隨著碎片化娛樂時代的到來,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迅速崛起,UGC短視頻的內容也更偏向于生活化,如用戶自拍,用鏡頭記錄日常生活等,且其在時間上體現的是現在進行時樣式的現實時間。
后PC時代,UGC視頻制作的目的是娛樂大眾、大眾娛樂。用戶創作的視頻能夠“即拍即傳”“即傳即看”,讓受眾最大限度地獲得視覺、情感體驗。幽默、搞笑的內容成為UGC視頻創作的主要方向,而有創意的視頻也會使流量獲得爆炸式增長。UGC視頻的娛樂性推動了視頻內容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但準入門檻的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UGC視頻在時間上的創新性和自由度。
(二)直播與直播回放的盛行限制了UGC視頻在時間上的自由度
網絡直播的發展植根于UGC,直播是UGC視頻發展進程中催生的新興視頻形態。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信息資源創作與組織模式,網絡直播可以讓每一個用戶成為直播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1]。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89億,其中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6.17億,占網民整體的62.4%[2]。當今時代下的“直播+內容”模式呈現出向細分化、垂直化發展的趨勢,在時間創造上增強了與現實時間的契合度,但這同時也使得UGC視頻在時間上的自由度缺失。而基于直播平臺的直播回放模式無論是從內容還是表現形式上來看,都是對影像表達時間的二次限制。
二、對完整空間的堅守與隨意性轉換相對應
UGC視頻是互聯網發展進程中衍生出來的新興產物,其自身具有獨特的時空屬性和時空藝術表現形式,多以造型、語言及聲音等元素進行空間塑造,但在剪輯技巧運用方面的缺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品本身的藝術性。
(一)以人為主體的自述式、記錄式連續空間
在UGC視頻創作中,極簡的“物質”空間是創作者常常采用的空間表現形式。在以人為主體進行的創作中,自述式和記錄式的連續空間能直觀地展現用戶的生活環境,通過社交平臺或網絡視頻平臺進行傳播與分享,讓更多的受眾從中獲得情感認同。
(二)以聲音串聯起的“空間跳躍”
在影視作品中,聲音元素可以作為空間轉換的依據。由于UGC視頻以制作者的主觀意愿或者想法來進行時空的轉換,因而時常忽略剪輯中的空間關聯性,導致畫面組接出現“空間跳躍”感。視頻制作用戶常把注意力放在內容的主觀表達層面,如從普通的人物形象到帥氣的人物形象的轉換,將音效作為畫面組接的依據,再輔以平臺自帶的影視特效(粒子、煙霧等),從而完成作品的制作。
三、以“短”見長的敘事風格限制剪輯對時空的多維度選擇
UGC短視頻具有內容多樣化、傳播速度快、創作成本低及制作周期短的特點,在視頻領域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而其自身隱藏的商業屬性也促使許多用戶依托短視頻平臺進行嘗試,這無疑給UGC短視頻優質內容的批量生產提供了可能。隨著網絡媒體結構的變革,短視頻已經成為最受青睞的新興信息共享方式和接收方式之一,但UGC短視頻自身的敘事技巧與風格,限制了剪輯對短視頻時空的多維度創造。
(一)一鏡到底的敘事風格限制剪輯技巧的運用
一鏡到底的敘事風格可以給觀眾帶來真實的、直觀的視覺感受,容易讓觀眾產生情感共鳴,加之其對制作技術的要求較低,深受大眾喜愛。但一鏡到底屬于鏡頭內部蒙太奇,動靜原則、轉場、匹配等鏡頭間的組接技巧都無法施展,畫面效果更多是依靠前期攝像,后期剪輯能夠施展的空間極其有限。
(二)戲劇性敘事結構打破剪輯畫面的連續性
UGC短視頻的創作技巧有其自身的獨特屬性,不能把長視頻的創作技巧照搬過來。短視頻受時長和用戶需求的限制,創作內容中不宜建立矛盾沖突,往往單刀直入,一開場就進入內容的高潮階段,并以高潮結束作為整個視頻的結尾。短視頻的創作是為了博得用戶的眼球,因而弱化了常規剪輯技巧的使用,其以反轉為主的戲劇性敘事結構打破了剪輯畫面的連續性,作品通常不遵循完整、連續的敘事原則。
(三)視頻時長影響場景空間的多樣化選擇
UGC短視頻最顯著的特點是時間較短,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視頻的創作,因而其在空間選擇上就會受到限制。如微視頻中用長鏡頭記錄生活以及幽默搞笑的對話等,其場景空間的選擇運用就相對單一。而優質的UGC短視頻則會選擇一到兩個不同的場景空間進行敘事,但故事情節的設計相較于長視頻來說是簡單的,所以說時長是影響場景空間選擇的因素之一。
(四)個性化的敘事結構與策略影響剪輯思維的表達
在網絡時代,受眾的注意力極易被分散,多一秒的無意義鏡頭對于短視頻來說都可能會造成用戶的流失[3]。傳統的長視頻制作在剪輯上會充分運用剪輯的邏輯規律及原則,從而創作出貼合大眾觀影思維的作品,在作品中剪輯思維可以得到很好的表達與體現。由于UGC短視頻具有個性化的敘事結構與敘事策略,其陌生化的創作理念貫穿于視頻創作的全過程。用戶通過自行設計內容,選擇與運用空間,在音樂與特效元素的加持下,提升短視頻的參與體驗感。這樣的短視頻主要是用戶的主觀意愿或想法的表達,忽視了剪輯技巧和手段的運用,進而影響了剪輯思維的表達。
在UGC短視頻的創作過程中,剪輯思維和技巧被弱化,從而影響了剪輯對敘事時空的調度。短視頻是碎片化娛樂時代背景下的產物,要結合時代屬性及其自身屬性進行創作,輔以一定的剪輯思維和技巧進行影像的表達,從而更好地滿足當代人的需求。
總之,UGC視頻依托融媒體時代的特性打開了一片藍海,但大量同質化、低俗化內容的出現,給其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UGC視頻已經依托時代屬性及自身屬性向PGC(專業生產內容)、OGC(職業生產內容)模式轉型。對于短視頻而言,未來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剪輯思維與技巧在短視頻創作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視頻創作者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以專業化、藝術化的思維去探索短視頻的時空結構特性,為短視頻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宋可,鄭廣嘉.試析UGC模式下網絡直播植入廣告的失范與規范:以第一矩陣直播平臺為例[J].揚州職業大學學報,2020(4):25-29.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OL].(2021-02-03)[2021-06-09].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84/202102/t20210203_71364.htm.
[3]付彬彬.淺析短視頻敘事技巧[J].戲劇之家,2017(23):53-54.
作者單位:
長春光華學院